


翁黄梅寺位于越南义安省南部,1A国道旁,距荣市2公里。该寺位于形似鹤矿的地势上,毗邻木河,又名“木黑灵图”。

这座庙建于黎朝后期(17世纪),位于春岩村(现为兴元县兴盛乡5号村),旨在纪念和感谢皇女关公的功德。根据母神体系,皇女关公是八海同定国王的第十个儿子,八海同定国王是朝廷的神官,是阮道地区的神。目前,该庙仍保留着 传说关黄梅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富足安定的生活。他尤其关心、亲近、救济贫民,在蓝山起义中立下赫赫战功,是一位才将。他身负重伤,骑马返回家乡时殉职。村民们还没来得及埋葬他,白蚁就将他周围的泥土推倒,筑成了一座坟墓。朝廷和百姓都为他哀悼,并在坟墓旁修建了一座庙宇以示纪念。
权黄梅的功绩得到了封建王朝的认可,并被授予“康塞铁车义安、广南、顺和登旭、剑水波朱定、平章权国重苏、泰宇、维国公”的称号。寺内至今仍保存着越南封建王朝颁布的21件皇家法令。

历经岁月的沧桑,历经多次修缮和润色,王皇梅庙依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艺术风格以及众多珍贵的文献和文物。王皇梅庙拥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于2002年被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历史文化遗迹,并于2018年被评为精神文化旅游胜地。2019年,文化体育旅游部将其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8月27日第2970/QD-BVHTTDL号决定)。


皇梅庙会随着庙会的历史而形成和存在。此前,皇梅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1995年,随着庙会的修复,庙会改在每年农历十月九、十日举行,这两天是皇梅官的忌日、新米节/长塔节/下原节,也是后同教信徒的节日。人们认为这一天是圆满的一天,会带来许多美好的事物,而每年的三月十五日只是焚香祭祀的日子。

黄梅王庙会按照隆重的传统仪式举行,包括开幕式、御赐诏书游行、宣告仪式、大祭祀仪式和感恩仪式。黄梅王庙会的独特之处在于与母神崇拜相关的活动,即进行灵媒仪式,以满足信众与神灵沟通、表达愿望和祈愿的信仰需求(母神崇拜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后东关黄梅歌,与歌颂关黄梅光辉功绩的周文歌曲不同,由乐团以乂静民歌风格演绎。他以乂人子弟的典型风格出现,展现了乂人的性格和精神:雄壮、骁勇善战、英勇、优雅、浪漫、热爱文学和诗歌。黄梅庙会是传承民族传统习俗、信仰和仪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平台。

为继续保护、弘扬和传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皇梅庙会”的价值,雄原县文化宣传厅厅长、王皇梅庙遗址管理委员会主任黄氏怀清女士表示,雄原县已重点投入资金扩建、新建和升级改造从精神领域到服务领域的各项设施,已筹集捐款和社会募集资金超过1100亿越南盾。该县还将王皇梅庙会确定为全省重要的精神文化场所,大力宣传、组织活动和管理,提升遗址的价值。同时,雄原县每年都对王皇梅庙会活动进行研究和创新,逐步扩大规模,满足当地人民和来自各地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的黄梅庙会将于2023年11月21日至22日(农历十月九日至十日)举行两天,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扩大了规模,将现代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仪式方面,有木德庙会、开班庙会、开光庙会、御赐游行仪式、甲曹庙会、大德庙会和感恩庙会。为创造吸引力,扩大节日活动空间,为当地人民和游客创造文化享受环境,御赐游行仪式在木江通过公路和水路进行。

此次节日活动精彩纷呈,精彩纷呈。除了16支队伍参赛、吸引200多名运动员的排球比赛,以及吸引数百名来自兴盛乡各村村民的民间舞蹈表演外,王黄梅庙会的亮点还包括龙舟竞渡活动,共有7支队伍参赛,并在木河上举行放花灯仪式,祈求国家和平繁荣,满足了民众和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兴原县精心筹备了开幕式,包括鼓乐表演和精彩的迎宾节目。。
节日期间,各摊位将展示传统手工艺品、特色产品、OCOP产品,满足消费者购物和品尝当地产品的需求。在本届节日期间,组委会还为兴盛乡贫困户和困难户举办了赠送礼物仪式,包括支持兴建10栋房屋,并为学生提供10辆摩托车、100辆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供他们上学;颁发10份奖学金……

举办王皇梅庙会旨在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价值,纪念以王皇梅为主要祭祀对象的神明的功德。该庙会还有助于培养各阶层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园的意识,传承“饮水思源”的传统,同时提升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的义安省,特别是兴原县的祖国和人民的形象。举办该庙会还有助于推动精神文化旅游活动,促进地方其他经济部门按照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将旅游业发展为支柱经济的第08-NQ/TW号决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