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撤离令颁布后,Tuong Duong 民众“临时居住”四年的景象

丛健 - 十月 14, 2022 06:42
(Baonghean.vn)——2018年南农河洪水导致良明乡(Tuong Duong)数十户家庭因山体滑坡而失去家园,被迫紧急撤离。四年过去了,生活依然充满艰辛;仍有十多户家庭没有土地搬迁,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屋里。

摇摇欲坠的帐篷

回到良明乡(Tuong Duong),令我们惊讶的是,许多在2018年历史性洪水中受灾严重、面临洪水和山体滑坡风险的家庭,至今仍未迁入安置区。南农河岸边仍然有一些棚屋,里面过着简陋的生活,一无所有。

维氏兰一家是拉村12户因2018年8月洪水影响而必须紧急搬迁的居民之一。由于没有安置用地,老房子因地陷倒塌,兰一家不得不在原址上搭建临时住所。照片:丁宣

Vi Thi Lan 一家是 La 村 12 户必须紧急疏散因受2018年8月洪涝灾害影响,老房子因地陷倒塌,而没有安置地,兰女士一家只好在旧地上搭建了临时棚屋。

兰太太的小屋倚着残垣断壁,用一些杂七杂八的木杆撑着瓦楞铁皮,四周盖着防水布,显得极其简陋和凌乱。一场大雨就会漏水,四处洒落,把里面的家具都淋湿,一阵强风就会把周围的防水布全部吹走。雨下个不停,河水有上涨的迹象,全家人都睡不好,胃口也不好,轮流监测水位,以便及时撤离。

兰太太的婆婆年逾八旬,整天坐在床上,周围一片空虚,苍老的眼睛望着河面,仿佛在等待着什么。照片:丁宣

与其他同等情况的家庭相比,兰女士家境更加艰难,全家老弱病残。不久前,她的丈夫因病去世。腊村的人们至今仍记得兰女士丈夫出殡的那天,天空瓢泼大雨,放在茅屋里的棺材因漏水而湿透,家人也从头到脚都湿透了。

目睹这一幕的吊唁者们禁不住泪流满面,不仅为逝者惋惜,也为那些不得不继续忍受这种勉强生活的生者感到惋惜。如今,兰太太的婆婆已年逾八十,终日坐在床上,周围一片空虚,苍老的双眼望着河面,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罗文全(Lo Van Toan)一家在拉村安置区搭建临时帐篷。图片:丁宣(Dinh Tuyen)

魏氏兰女士吐露:“四年多来,我们家一直生活在混乱、拥挤的​​环境中,总是焦虑、担忧、等待、期盼。我们只希望早日能有一块地,盖一栋小房子,这样我们就能有个更舒适的住处……”

爬过一段相当长的斜坡,我们到达了该区域。重新安置拉村位于半山腰。一些家庭已经开始打地基、砌墙,但面临着建筑用水的困难。由于缺乏建房资金,罗文全(Lo Van Toan)一家来到这里,用几块瓦楞铁皮搭在柱子上,周围堆满了防水油布、破席子和麻袋,搭建了一间临时棚屋,棚屋正面仍然空空如也。

罗文全家帐篷里一片狼藉。摄影:丁宣

Toan先生家的厨房位于“四风”的中间。图片:Dinh Tuyen

里面摆满了各种家具,还有用来装水的塑料罐。小罗氏文美(Toan先生的女儿)说:“晚上我没法坐下来学习很久,因为风吹进来,很冷,而且没有桌子,所以坐在床上学习很快就会累。”

在位于南农河民众居住在岌岌可危帐篷中的景象屡见不鲜。4年多来,数十户家庭不得不接受临时生活,等待搬迁到更安全的新住所。

希望生活早日稳定

良明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魏廷福表示,2018年的历史性洪水引发了山体滑坡,冲毁了明芳村、索普马村、拉村和寇村31户居民的房屋。与此同时,南农水电站的建设也迫使34户居民因洪水风险而搬迁。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同意为两类家庭建造两个安置区:受洪水影响的家庭和受南农水电站建设影响的家庭。

拉村安置区已基本完工。图:丁选

梁明乡地形以高山为主,居民主要居住在河流沿岸,因此寻找土地和建设安置区并不容易。经过勘测,襄阳区已选定两处场地进行清理,建设两个安置区。

明芳村第一区共有17块土地,供2018年8月受洪灾影响的17户家庭使用(受灾户总数为31户,缺少14块土地)。2020年,该安置区竣工并组织居民抽签选择土地。

一些家庭在拉村安置区建起了房屋。图片来源:丁选

但随后不久,暴雨连绵,堤坝、堤身不断坍塌,出现裂缝。省领导视察后,要求暂时停止搬迁,重新勘察地质,只有得出安全的结论后,才能入驻。

阮福先生表示,2022年7月,地质专家勘察后表示,该地区仅顶板坍塌,深度未受影响,因此可以继续建设安置区。然而,到目前为止,上级领导尚未指示当地组织人员搬迁至新址。

拉村安置区已建成道路、电网和水箱。图片:丁选

截至目前,17户中已有11户提出无偿搬迁请求,剩余6户中已有2户在安置区内建房居住。

值得一提的是,在拉村,受2018年8月洪灾严重影响,需要紧急撤离的31户居民中,有12户是其中之一。明芳村安置区只有17块地,但这14户居民没有土地可以搬迁,仍然在原有的土地上过着焦虑不安的生活。

明芳村安置区一角。摄影:孔基恩

按照机械计算,明芳村安置区仍有11块土地(属于11户不需要住在那里的家庭,因为他们已经在其他地方购买了更合理的土地,但因为这些家庭已经抽签,当然,他们仍然想保留在安置区的权利)。

拉村第二安置区共规划34块土地,安置因南农水电站建设而需要搬迁的34户居民。目前,安置区已基本完工,道路、电网、水箱等设施已建成,部分居民已收集材料并搭建房屋地基。

由于搬迁安置工作困难重重,许多家庭至今仍居住在简陋的临时棚屋中。图片:丁选

然而,由于施工周期较长,34户居民中已有14户主动寻找安置点并搬迁至新址,其余20户有安置需求,这意味着该村剩余土地14块。当地政府计划将拉村因施工原因无地可安置的12户居民进行合并。水力发电但不被接受,因为它不在项目范围内。

由于上述问题和困难,许多家庭仍然居住在摇摇欲坠的临时棚屋中。四年多来,已有8人死于这些棚屋……

两处安置区建设已实施四年,但安置工作仍然混乱不堪,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这些困难包括缺乏土地、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等。尤其是在明芳安置区,居民至今尚未收到地质勘探结果通知,能否居住尚不明朗。我们希望各级各部门继续重视指导和解决问题,确保居民生活早日稳定下来。

Vi Dinh Phuc 先生 - 梁明公社(Tuong Duong)人民委员会主席

Luong Minh 公社(Tuong Duong)的安置区一片混乱。剪辑:Cong Kien - Dinh Tuyen

分享你的观点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