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清水乡水山村,阮士权先生(95岁,入党75年)不仅因为是当地最年长的老党员,还因为自己在推动经济发展等活动中堪称楷模,深受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敬重。带我们参观了占地1公顷多的果园,园内有各种柑橘、柚子、番石榴、菠萝蜜、苹果……环绕着屋后的大山丘,阮士权先生的儿媳阮氏莲女士高兴地说:“这个果园是我公公的主意,他说土地不能浪费,所以从2015年起,他就和子孙们商量租用机械来挖地种果树……”

清水公社党委常委阮廷战先生补充道:“阮权先生一家是公社勤奋好学、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虽然儿孙众多,但一家人团结和谐。阮权先生有7个孩子,27个孙子,55个曾孙,目前与他的儿子阮思永先生(75岁)一家生活在一起。阮思永先生也是一位模范党员,是公社农民协会主席任期最长的记录保持者!”……
从低谷起步,为了实现2023年力争达到新农村建设终点线的目标,清水公社党委注重发挥干部党员的模范作用,宣传动员群众克服等待、依靠他人、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的思想,发展家庭经济。要想群众听得进去、相信得住,干部党员不能落下!因此,从像阮权先生这样的老党员,到像玉林村村长阮文阳先生这样的村组长,他们始终以身作则,为脱贫致富“开路”。

十年前,Duong 先生是村里第一个种植火龙果树的人。至今,120 棵火龙果树仍然带来不错的收入,村里有 10 户人家跟随村长种植火龙果。此外,村长家还开办了服务业,拥有 1 公顷郁郁葱葱的茶园。Ngoc Lam 村村长 Nguyen Van Duong 带我们参观了村民的畜牧场模型、果园和一望无际的茶田,他说:该村有 231 户人家,865 人,自然总面积为 381.28 公顷。它是改造混合花园和发展山地花园经济的领先村庄之一。目前,有 35-40 户农户生产状况良好,年收入在 5000-5500 万越南盾之间。

特别是像阮氏白菊女士一家这样的先锋党员,他们以养猪、种茶、种果树为模式,年收入达数亿越南盾。此外,该村的茶树种植面积达50多公顷,平均产量达18吨/公顷/年……得益于收入提高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玉林村于2022年迈入新农村建设的终点线。

谈到公社干部党员“勇往直前”的精神,清水公社党委书记武文盛先生表示:“不仅要帮扶贫困户,每一位干部党员都要在投资扶贫开发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干部党员的表率作用,有助于提高‘精干群众动员’工作的实效,增强群众对党和政府机关的信任。”典型的例子是水忠村的阮廷战先生,虽然身兼公社党委常委工作,但仍然投资种植洋槐、茶叶,特别是开发了种植茉莉花的高收入模式(阮廷战先生家种的2棵茉莉花比种水稻的收入高出许多倍,季节开始时的价格是6万越南盾/公斤,目前是3.6万越南盾/公斤)。

青水公社领导表示,青水公社地处山区、边境,生活十分困难,党委、公社政府决心依靠地方优势,宣传发动群众发展经济,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商品生产。
林业经济持续受到重视,人们重视发展原料林种植,并结合保护和丰富森林资本,在保护自然资源和森林环境的同时,创造高经济价值。2023年,该公社的造林总面积预计将达到240公顷,目前的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300公顷。
畜牧业继续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发展,小规模养殖减少,向生物安全方向发展的集约化养殖户增多。目前,水牛和奶牛总存栏量为2800头,生猪存栏量为4000头,山羊存栏量为1600头,家禽存栏量为8万只,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2.1%。

为了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清水乡还着力发展工业生产、小规模工业和服务业,例如生产干茶芽、烧砖以及机械设备维修。特别是,2023年,HDT生态旅游区被评为全省旅游目的地……包括与农业相关的体验活动、餐饮、住宿、娱乐和休闲服务,为该地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


认识到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和局限性,进入2020-2025年任期,清水乡党委、政府集中开展宣传工作,转变认识,让群众明白他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同时,在各村、村推行“民知、民议、民做、民查、民监督”的民主制度。
典型的是,水忠村紧紧围绕“国家与人民携手共进”的宗旨,善于“善于动员群众”,赢得了群众的支持,拓宽了多条交通线路,新建了体育场和村文化馆。水忠村党支部书记阮永强表示:“许多党员家庭本着带头作用、服务社会的精神,在农村交通建设中发挥了表率作用,带动全村效仿。”

例如,阮士巴先生家捐款2000万越南盾,阮士雄先生家捐款1000万越南盾,老兵阮士祺家捐款5000多万越南盾……由此,凝聚了民众共识,截至目前,水忠村农村交通道路已基本实现封闭。仅2023年,该村就修建了9条道路,目前正在浇筑剩余2条道路的混凝土。该村耗资18亿越南盾的新文化馆也已竣工,民众每户捐款50万越南盾,用于购置文化馆内的设施。


此外,村里各组织也各自承担一个项目或部分工作,为村子迈向新农村贡献力量,如退伍军人协会承担了水井系统的建设,老年协会动员购买扩音器装备文化馆,妇女协会和农民协会承担了2个排球场的建设……
在玉林村,捐地、拆篱笆、建门、建棚、拓宽道路的精神也受到村民的热烈拥护。据玉林村管理委员会介绍:“以前,村里的道路又小又窄,只有3.5到4米宽。当村里出台政策要把道路拓宽到7米以上时,村民们自发捐出土地和土地上的财物,为修路清理场地。例如,陈文山先生一家捐出了45米长的用石头砌成的坚固篱笆;阮文阳村长一家捐出了67平方米的土地……”
得益于“精干群众运动”,截至目前,玉林村80%的道路已铺设混凝土。2023年,该村将规划10条道路,每户出资100万越南盾,部分家庭出资超过2000万越南盾用于修建道路。该村还指导各自治小组动员群众做好电力线路、石板路的铺设、垃圾清运、环境保护等工作,打造绿色、洁净、美丽的村容村貌。

清水公社党委书记武文盛表示:“近年来,公社大力开展宣传动员工作,认为这是激发人民强大力量的‘钥匙’。自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全系统已向民众筹集善款超过61亿越南盾,修建了近10公里水泥路、4.7公里坡度路;动员民众捐献了550米围栏、6700平方米住宅用地和多年生作物种植用地。”
公社还同步部署,调动资源,开展中心湖岸菜市场、公社卫生站垃圾分类屋、老人儿童游乐场所、区域内中小学院子、围栏、教室等民生工程……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清水乡另一大亮点是始终确保安全、秩序和边境安全。清水乡与老挝接壤边境长达6595公里,为创造发展势头,清水乡党委、政府始终与驻地部队密切配合,做好对干部群众特别是边境地区干部群众的宣传普及工作。
大力推广和推广“预防和控制家庭暴力”俱乐部、“改造犯错人员重返社会”俱乐部、自我管理小组模式、边境地区课程、基层调解小组、48个摄像头的安保摄像头模式等一批典型高效模式,有效服务于辖区安全稳定工作。目前,该公社已建立16个法制书架,各类法律书籍共计2354册,5个妇女法律俱乐部,对提高群众法制意识、保障妇女儿童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通过上述法制宣传普及工作,有助于提高群众法制意识、边境保卫意识,维护边境安全秩序,在边境地区筑牢“民心阵地”。凭借良好的宣传防控工作,2022年,清水乡被评为“无毒边境乡”。
谈及家乡的变化,玉林村95岁的潘氏文女士表示:“今年,公社力争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目前已达到17/19的标准),我们大家都很兴奋。只要政策正确,符合民意,一切公开透明,干部党员在各项活动中始终发挥表率作用,那么大家都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