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志明主席是我党的创始人、领导者和导师。他的思想、道德和作风是我党一切行动的思想基础和指南针。自革命胜利初期起,胡志明主席就经常教育干部和党员提高革命道德,讲廉洁,反对腐败、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等。


他认为,浪费就是不加区别地消费,浪费人民和国家的劳力、时间、金钱和物质财富。他认为,浪费劳力就是干少数人能干的事,却用很多人;由于计算不周,调集几百人到工地,却干不成事,或者人多、事少;人员安排不当,管理人员过多,直接生产者过少。浪费时间就是干一天、一个会期就能干完的事,却要花好几天;浪费金钱,浪费国家、机关、单位的物质财富;个人“挥霍无度,宴请宾客,挥霍无度,挥霍如流”,浪费物资和材料。例如,银行不善于运用货币,造成货币停滞,不利于生产发展;经济部门制定不切实际、不适应形势的计划,导致政府亏损,做一些不合法的事情,做完还要毁掉重来等等。由此可见,浪费就是不合理的支出,浪费就是患了“炫耀病”,造成不必要的开支。浪费有时比贪污造成的物质损失更大,所以胡志明主席指出:“浪费虽然没有把公款据为己有,但其结果对人民和政府仍然非常有害,有时比贪污的危害更大。”(1)因此,他号召在国家机关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坚决反对浪费,要反对浪费性地消耗人民和国家财富。反对浪费与勤俭节约息息相关,胡志明主席认为,要为革命事业作出贡献,就要节省劳力、节省时间、节省金钱……因此,所有人民、所有机关都要节约。他认为,节约是国家进步的规律,是经济体制的运作方式,不仅穷国要节约,富国也要节约。事实上,如果节约,就不能浪费,浪费就意味着不节约。

经过35年多的革新,我国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成就。然而,一些干部、党员、机关单位和群众仍然普遍存在浪费现象。许多机关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浪费人力,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却没有按照中央和政府的要求精简机构。结果,一些公务员由于工作安排与岗位不符,导致“早上打伞上班,下午打伞下班”的现象依然存在。许多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浪费时间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不必要的会议仍然普遍存在,会议内容冗长,结论不明确等,效率不高。
一些机关、单位负责人利用党的干部轮换政策,大范围轮换公务员和公职人员,使干部工作不踏实,工作不专心,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不足,从而造成“跑”得好就稳、不用轮换、“跑”得不好就轮换的现象,不仅浪费人力、降低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干部对党组织和政府的信任。
一些项目由于投资政策不正确或投资不及时,造成资金浪费,如工厂建起来了,但由于投入材料不足、没有产出市场而无法运转;市场建起来了,人们却不去;一些项目占用大片土地,却几十年不实施;一些项目建设组织不同步、不科学,如新修交通道路,却挖地铺设电线和水管;一些项目由于建设时间过长而增加了资金……不仅消耗大量材料,而且破坏了景观和环境,项目质量薄弱、质量差,给国家造成浪费。一些房地产项目在规划批准后,为了投资者的利益,随意调整规划,减少学校、幼儿园、文化馆、公园、树木等的面积,这不仅直接影响到项目区人民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景观、城市环境,浪费了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精力。一些地方利用旅游发展政策,举办各种庆典、奠基仪式、耗资巨大、浪费巨大的工程项目开工典礼等。上述浪费现象和统计数字,违背了胡志明的思想,违背了党的路线政策和国家的政策,必须予以制止和及时纠正。

胡志明主席明确指出浪费的根源在于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每个干部、党员乃至每个人内心深处的障碍,是造成许多缺点、错误和其他障碍的根本原因。他指出:“个人主义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时刻警惕、坚决杜绝的危险敌人。” 个人主义者的表现是:“他们不关心人民的生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忘记每一枚硬币、每一粒米都是人民的血汗,从而导致铺张浪费。他们认为自己有权过上奢侈和享乐的生活,从而导致贪污、放荡,甚至犯罪。所有上述错误都是个人主义的产物。”(2)。
为逐步克服上述不足,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思想认识,组织好日常工作。特别是要强化干部、党员的模范责任,切实做到“位高权重,工作生活两不误,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各级党委要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不断创新,完善政治体制机构和人员配置,精简机构,有效运转(省、区、基层),满足新时期各项任务的要求。实践表明,政治体制初步得到精简,一些领域公务员和公职人员有所减少,但机构编制仍然臃肿,一些地方人员编制有所增加。在科技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特别是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许多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提高人民认识的同时,所有与人民直接相关的政策、法律文件都应同步有效落实。应及早研究大幅精简中层机构数量,继续构建精简高效运转的政治体系。大力精简人员编制、充分利用人才是重要举措,有助于切实有效地推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今后,各主管部门应及时补充和完善机制、政策、法律、组织和个人的责任,特别是领导干部在反对浪费、推行勤俭节约、更好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作用方面的责任。组织好“民知、民议、民做、民查、民督、民受惠”的方针。越南祖国阵线和社会政治组织继续加强监督和社会批评责任,在所有经济社会领域积极推行勤俭节约、反对浪费。结合上述措施,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巡视检查工作,对浪费、不节约的行为,坚决依法严肃处理。


浪费国家、个别干部、党员、公务员、公职人员和公民的劳动、时间、人才、资源和金钱的现象仍然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职能部门和整个政治系统的领导和指导,有效防止和打击浪费,厉行节约。
(1)《胡志明全集》,河内国家政治真理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357页
(2)《胡志明全集》,上引,第14卷,第46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