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眼中的“孝”

光伏:孝道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对于2000年以后出生的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个“热门”话题。您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

阮道水杨:孝是每个人奋斗的源泉,似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与孝有关,并因此帮助人们变得更好。这在科技竞赛中也是一个比较新的主题。所以一年多前,当我听到关于“孝”的故事时,我就对这个话题十分珍惜。

Lãnh đạo Sở Giáo dục và Đào tạo trao giải Nhất cho Quang Sáng và Thùy Dương
教育培训厅领导向 Quang Sang 和 Thuy Duong 颁发了一等奖。

我们也看到,每天在大众媒体上,很容易找到孩子不尊重父母的故事和案例,其中许多案例涉及高中生。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现实,需要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地维护民族的良好文化价值观做出贡献。

湖南广盛:参与这个课题时,我犹豫了很久,因为“孝”的范畴有很多。我上网查资料,去省图书馆查阅了大量文献,最终我们决定选择“家庭孝道建设与亲子关系”这个主题。的确,长期以来,我们谈论了很多关于孝道的话题,简单地认为孩子要勤奋、听话、听父母的话……但实际上,这并非易事,因为难免会有分歧。因此,自从开展这个课题以来,我读到了很多关于家庭行为的故事,有时我会被自己的行为“吓一跳”。

光伏:我认为,评委们看到你的主题,一定会对收集文献和开发内容以评估学生观点的过程印象深刻。那么,你如何联系全市2000多名高中生参与这个项目呢?

Học sinh Quang Sáng và Thùy Dương đang giới thiệu về đề tài
学生 Quang Sang 和 Thuy Duong 正在介绍主题。

湖南广盛:为了了解研究区域学生家庭孝道的现状和理解程度,我们以“您如何理解家庭孝道”为题,向该市多所高中(例如:潘佩珠天才高中、黎越传高中、黄树康高中)的260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为此,我们走访了每所学校,并联系老师,以便与学生取得联系。虽然工作相当辛苦,但效果良好。

阮道水杨:调查中我们设置了不少问题,例如“您从哪里获取家庭孝道的内容?”、“以下哪些标准才算符合家庭孝道?”、“您如何回应父母的劝告?”、“您通常在什么时间、多长时间与父母交谈、倾诉?”……此外,我们还在学校对部分家长和老师进行了调查,了解不同代际之间的思维差异。结果同样出乎意料。例如,对于“如果亲人生病了,你会怎么做?”这个问题,78%的学生选择询问健康状况,56%的学生懂得鼓励,22%的学生表示会在亲人生病时照顾他们。遗憾的是,在2636名受访学生中,仍有290名学生(占11%)选择在亲人生病时无动于衷。

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研究区域内高中生在关心、鼓励、照顾患病亲属等行为的落实程度主要处于不规范的水平,参与调查的1898名学生/参与调查的2636名学生占比72%。或者说,当我们问到“如果家长有建议,学生会如何回应”时,只有39%的学生选择听而不予理睬,而22%的学生则选择不听而去;17%的学生表示,他们曾因为自认为正确而与家长争论。这说明家长和学生之间尚未找到共同的声音,很多学生对孝道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我们正从中寻找解决方案,以缩小这种差距。

Thu thập lấy ý kiến của thầy cô giáo
收集教师意见

PV:您说的是解决方案。是指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支持这个主题,比如组织学生参与撰写“家庭日记”,讲解摄影展等等……

阮道水杨:关于“家庭日记”,一开始只有我和桑两个作者组一起做。后来我发现它很有效,因为我们每天都会记录白天帮父母做的任务,以及家长的评价。我们班的同学也从自己的日记中得到反馈,之后其他班的很多同学也参与进来,带来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通过白天做的每一件事,我们能看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做得不好的地方,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关注和鼓励。

湖南广盛:其实,日记里也有一些琐碎的故事,比如一个学生写到今天自己洗了碗,父母却说“碗没洗干净”,我们看完之后都觉得挺开心的。但也有一些故事,因为日记,学生们可以分享。比如,有个十年级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被父母训斥了一顿,心里很难过。但紧接着,在日记的最后,父母也分享了训斥孩子的理由。然而,这只是“表面”,因为实质上,父母希望孩子努力,希望孩子努力,这样才能看到孩子每天的进步。现实生活中,父母之间能够每天互相理解、互相分享的情况很少,但多亏了“家庭日记”,我们似乎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像我一样,我也曾责怪过父母,但后来我们意识到,父母都是经验丰富的人,他们的建议源于他们的经验和对孩子的爱。所以,做儿女的要感恩父母,孝顺父母,而不是没心没肺,只知道玩,关心社会上其他的事情。

Học sinh Trường THPT Huỳnh Thúc Kháng tham gia triển lãm ảnh về vấn đề hiếu nghĩa trong gia đình
黄叔康高中学生参加家庭孝道摄影展。

PV:在学生时代,做一个科研课题当然不容易。那么对你来说,当两个人在两个不同的班级学习,一个主修文学,另一个主修历史时,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参与这个项目后,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阮道水杨: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在实施问题的范围和实施方法上存在很多冲突。不过,从九年级开始,我就参加过省级科技竞赛,也参加过学校的学术社团,所以我认为我有一些经验。但这是我第一次参与一个有这么多其他学校学生参与的大型项目。

湖南广盛:虽然也有一些争议,但在实施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大胆提出了很多关于主题的拓展想法,也得到了老师们的认可。例如,我们得到了文化体育部的支持,举办了“孝道主题绘画展”,并参与了作品的呈现。

Nhóm tác giả thực hiện dự án cùng các bạn tham gia thực nghiệm tại một gia đình văn hóa trên địa bàn thành phố Vinh
项目团队和他们的朋友在荣市的一个文化家庭参加了实验。

与两个具有典型文化背景的家庭一起组织实践体验也意义非凡。我们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可以直接聆听家乡居民的真实故事,与几代人交流分享,并从这些家庭取得的成就中受到启发。此外,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了解了如何从家庭中培养行为习惯、父母的角色以及子女的责任。由此,我们在感知层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知道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家庭中的孝道。

这次比赛之后,虽然我们被评委会授予了一等奖,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最大的收获。我们在项目过程中收获的是,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对家庭负责。

作者团队也希望,本课题所试验和提出的措施,能够为普及家庭中适当的孝道知识和行为技能,为维护和弘扬民族高尚的道德价值观,特别是家庭中的道德价值观做出贡献。

PV:感谢你们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