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秉持着“阵线干部不坐空调房,不待在沙龙里”的理念,阵线在义安省各级开展了艰苦卓绝的基层工作,为帮助贫困人口首先从意识和思想上摆脱贫困这一核心目标而奋斗奋斗,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切实有效的扶贫方案,为全省消除饥饿和减贫工作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在义安省,谈到消除饥饿和减贫,许多人高度赞赏琼柳县祖国阵线委员会近年来推行的“勇敢的穷人”模式。在琼义沿海地区(琼柳县),每个人都对胡氏珠一家长期贫困的处境深表同情。胡氏珠一家五口,四人是劳动年龄,但由于疾病和诸多限制与困难,他们的生活十分艰难,只能勉强糊口。
如何摆脱贫困不仅是周女士一家的问题,也是乡、村阵线干部们关心的问题。2020年,琼义乡祖国阵线委员会联合村阵线工作委员会,开展“勇敢的穷人”项目,携手指导、陪伴、精神上和实际行动上支持周女士,帮助她下定决心写脱贫申请,并立志摆脱贫困。


以往农闲时节,周女士一家只能领到几袋大米和几瓶食用油。而这一次,祖国阵线的基金资助他们购买了一头价值超过一千万越南盾的奶牛,帮助他们建立可持续的生计。祖国阵线的工作人员还亲自联系了一家当地的木工坊,为周女士家的二儿子安排了一份工作。当公社推行与农产品消费相关的新经济模式,例如种植辣椒、土豆等时,祖国阵线与公社农民协会协调,为周女士一家创造参与条件,增加收入,并指导他们改造自家菜园,种植蔬菜出售。如今,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周女士自信地说道:“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我们家能像今天这样摆脱贫困。再也不用前功尽弃,后顾之忧了!”
何氏珠女士一家是琼柳县500多个“勇敢的穷人”家庭之一,他们从2020年初至今“勇敢地”登记参加了琼柳县祖国阵线发起的“勇敢的穷人”计划,并承诺摆脱贫困。

琼柳县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范氏海燕表示:“这项计划的构想源于影响和改变贫困人口及贫困家庭的思想和意识,使他们有摆脱贫困的意识和意愿,而祖国阵线将提供‘钓竿’支持。如果我们只采取一种方式进行影响,将会非常困难,而且一旦停止支持,他们很可能会重新陷入贫困。”
以此为指导,琼銮县首次举办了以“可持续减贫方案”为主题的“奠基”会议。贫困民众作为候选人,与阵线干部共同制定并展示了他们的脱贫计划和策略。在此基础上,琼銮县及各乡镇祖国阵线委员会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来帮助他们。“我们与各乡合作,从多方面提供支持,例如:引入职业培训,并为学员提供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在培训后创办生产经营企业;提供无息贷款,用于养殖牲畜、家禽或投资贸易……”范氏海燕同志补充道。


在了解义安省各级祖国阵线委员会主持的民生扶持模式的过程中,我们(PV)亲身经历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展现了在安城稻米区从事阵线工作的干部的创造力和责任心;那就是,想要免费获得800万越南盾购买牛的贫困人口必须去学校学习并获得养牛证书。
来自春城乡第八村的张氏香女士是安城县职业学院举办的养牛培训班的毕业生之一。她兴奋地说:“2020年,我家获得了800万越南盾的购牛补贴,条件是我要有‘养牛证书’。起初,我也很犹豫,因为我的家乡是务农的,所以当我说我要去学养牛的时候,大家都笑了。但是学习之后,我意识到自己在养牛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很匮乏。在老师们热情细致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可以应用到实践中的实用知识。”

有了养牛补贴,香女士一家终于摆脱了贫困。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她始终对区、乡的祖国阵线干部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才让她一家过上了如今的生活。在安城县,不仅香女士一家,还有数百户贫困和半贫困家庭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养牛补贴。这些补贴来自区祖国阵线委员会每年向全县各级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公务员和教师募集的资金。
安城县党委群众动员委员会主任、祖国阵线委员会主席阮功珠表示:“每人捐献一天的工资,这意味着该基金每年可筹集约7亿越南盾。我们从上述募集资金中,派往各乡镇和各村的祖国阵线工作委员会,对贫困和近贫困家庭进行评估,并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购买种牛的财政援助。评估完成后,这些家庭将前往县职业学院免费学习养牛技术。获得证书后,他们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牛,祖国阵线将发放援助金……”除了祖国阵线提供的无需偿还的援助金外,家庭还需自行筹集购买种牛的剩余款项。如果家庭无力筹集,祖国阵线将联系县社会政策银行提供贷款。这种方法触及了“孩子的痛苦就是主人的痛苦”的心理,使每个贫困和近贫困家庭更加勤奋努力,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付出更多努力,也为更多贫困和近贫困的人创造获得援助的机会。

在整个义安省,与祖国阵线各级活动相结合,涌现出许多富有创意的模式和方法来帮助贫困和近贫困家庭,例如,向贫困的祥阳县家庭提供2000万至5000万越南盾的无息贷款,用于投资育肥牛,三年内收回本金后,再转贷给其他贫困家庭;又如,在偏远的边境县奇山推行的“帮助村民自力更生”模式,迅速帮助许多面临困境、疾病和意外事故的家庭渡过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