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年前的1959年5月4日,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经过2年的建设,荣市发电厂在法国SIFA发电厂(滨水)的土地上正式落成,其装机容量为8000千瓦。

荣市发电厂——越南社会主义工业的第一个结晶——是越南电力工业最早的培训中心之一。该电厂投入运营,为义安省和河静省的工业、农业、国防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提供电力。为纪念这一重要事件,《人民报》于1959年5月4日刊登文章:“荣市发电厂拔地而起,为整个城市带来了光明。经过九到十年的战争,荣市-滨水码头比以往更加繁忙。荣市发电厂最初对义安省的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该发电厂为当地工农业提供电力,得益于电力,义安省西南部超过17000公顷的稻田有了灌溉用水。电力还供应给工厂、水厂、砖厂、水泥厂、建筑工地、合作社、机械公司、机构和城镇居民,使他们拥有充足的照明。此外,电力还服务于广播电台、剧院、电影院、医院等场所……”
1957年6月15日,荣市发电厂荣幸地迎来了敬爱的胡志明主席莅临现场。胡志明主席与干部和工人们会面交谈时指出:“你们受命管理这笔宝贵的财富。请尽全力,不要让贫困和落后再次回到我们苏联故土义静。”

过去65年来,义安电力公司一代又一代的员工始终秉承胡志明主席的教诲。胡志明主席当年对荣电厂员工的谆谆教诲和关爱,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如同指路明灯,激励着我们每个人克服重重困难,建设和发展今天的义安电力公司。
1965年至1975年被认为是荣市发电厂历史上最光荣、最英勇的时期。在长达十年的抗美战争中,荣市发电厂成为了美军的活靶子,成为了美军空军的轰炸目标。

秉持着“祖国需要电力如同身体需要血液”的行动口号,工厂全体员工毫不犹豫地牺牲奉献,英勇坚守在炉灶和机器旁,奋勇作战,创造性地生产,克服重重危险,保障了生产和战斗的电力供应。在此期间,工厂还推行了多项创新举措,组织生产,进行技术改进以适应战时需求,扩建柴油电站,并建造了3/2火力发电厂……工厂在艰苦卓绝的岁月、无数的牺牲和损失中,被摧毁又重建了26次。“敌人进攻,我们重建;敌人再进攻,我们重建”;“主烟囱倒了,我们就做波纹铁皮烟囱;波纹铁皮烟囱倒了,我们就挖地下烟道迷惑敌人”;“我们坚守阵地,誓死捍卫潮流,为生命而活。”
那时,红城人民始终怀着信念和希望,期盼着工厂能够继续运转。它真正成为了胡志明市电工们的信仰和骄傲,也配得上义安省工会联合会授予的绣有“勇猛战斗,创新工作,光荣胜利”十二字金字旗帜的荣誉。同样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荣电厂的14名干部和工人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他们手中仍紧握着工作工具,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荣电厂的金色历史。“在苏联故土义静,电力从未中断过。”

1975年4月30日,春季总攻取得胜利,南方完全解放,国家统一。荣市发电厂开始进入修复和发展阶段。电厂逐步恢复,增设了柴油机,3/2号火力发电厂被拆除并运回滨水。
1983年2月8日,荣市发电厂首次并入国家电网。当时正值电力供应紧张时期,电力生产极其困难,因为电力供应无法满足生产和生活的发展需求。

1984年8月13日,奠荣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奠荣发电厂更名为义静电力局。伴随名称的变更,其组织结构、任务和职能也发生了变化。从此,除了为政治目的生产电力外,它还承担了售电的职责,同时还负责该地区的电力国家管理,确保电力供应和使用符合法律规定。
义静省电力局扩大了中低压电网系统的建设和发展,以便直接为该地区的居民用户供电。电力局设立了多个分支机构,负责按照规划区域管理电网,以确保用户电力供应稳定,并为企业运营提供便利。

1985年10月,历经诸多波折,由于北方电力供应增加,滨水火力发电厂正式停止运营。该厂从最初为政治目的生产电力,转变为从电网接收电力并出售。经过近30年的运营,荣市发电厂完成了其辉煌的历史使命,成为越南国家和越南电力工业史上一个举足轻重的生产单位。

1967年初,在抗美保卫祖国英雄和效仿战士大会上,该厂被党和国家认定为英雄单位,授予黄玉攸和张光谭两位同志“劳动英雄”称号,并向优秀集体和个人颁发了30余枚各类奖章。该厂共有5名干部和职工同志当选为国会代表。
为了赞扬这些成就,越南纪录片工作室制作了一部影片。“水流永不停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运营期间,该厂曾多次荣幸地接待过党政领导人,如胡志明主席、武元甲将军、国家副主席孙德胜、副总理黎圣宜、副总理杜梅等。

1991年9月30日,义静省电力局拆分为两个行政管理单位,分别称为义安省电力局和河静省电力局。当时,义安省电力局管理着2400多公里高压线路、21座中配变电站和近1400座变电站,总装机容量超过53.1万千伏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新增80多座各类变电站,输电线路近200公里,电网系统快速发展并覆盖复杂区域。
到1996年1月,义安省全部19个县、市、镇都接入了国家电网,包括该省最后四个山区县——祥阳县、奇山县、归州县和归峰县。同年,义安省电力局更名为义安电力公司,并逐步推行生产经营方面的创新。

鉴于永兴电厂在越南民族英雄历史时期所作出的贡献,2007年,文化和信息部决定将永兴电厂历史遗址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不仅是抗美战争时期的历史见证,也是胡志明时代越南革命英雄主义的象征,更是苏联祖国电工最英勇光辉历史的见证。义安电力公司深知永兴电厂的价值和历史意义,多年来始终致力于保护这一历史遗址。
除了保留原厂区的部分建筑外,公司还对厂区内的许多设施进行了保护、翻新和修复,例如烟囱、苏联时期的炉窑生产控制中心、位于榕决山腹地的D6隧道系统以及传统馆内收藏的众多文物。每年6月4日,公司和退休联络委员会都会举行敬香仪式,缅怀为苏联祖国永不停歇的电力供应而英勇牺牲的烈士。


2010年是公司成立和发展史上的一个新里程碑。2010年4月14日,越南电力集团决定将义安电力公司更名为北方电力公司旗下的义安电力有限公司,并将旗下各电力分支机构统一更名为“电力公司”。此次模式转变标志着公司顺应国家发展趋势,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完善管理体系,公司进行了组织结构重组,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精简、高效、专业化和高效率,并致力于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
这一阶段也是公司落实党、政府和义安省政府制定的重大目标计划的阶段,即全面接管农村低压电网,直接向居民用户售电,确保民众享受到政府规定的电价,并实现义安省所有乡镇100%通电。截至2018年底,公司已基本完成农村低压电网的接管工作,并开始直接向义安省用户售电。

义安省电力公司持续投资电力源项目,投入数千亿越南盾建设输配电网,为南锦、黄梅、洞海、VSIP等经济区、工业园区、工厂提供电力供应。公司采用直接向工业园区内每位客户售电的机制,确保电力供应稳定,为企业扩大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吸引了众多投资项目,为该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到 2024 年,为所有没有国家电网的村庄和小镇提供电力,改善人们的生活。
为表彰其对国家建设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2019年,值此其传统传承60周年之际,义安电力公司荣获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主席颁发的二等劳动勋章。

义安电力公司至今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许多运营领域仍然清晰可见。
目前,义安电力公司共有员工1431人,其中女性员工424人(占29.6%)。该公司管理和运营29座110千伏变电站,总容量1924兆伏安;33座中间变电站,总容量193兆伏安;7447座配电站,总容量2727兆伏安;管理近1000公里110千伏线路和超过24000公里中低压线路;年商业用电量超过46.13亿千瓦时;年营业收入近9万亿越南盾;直接向超过10.73亿用户售电。
公司每年都努力寻求不同的资金来源,投资于电网系统的升级改造,减少事故发生,保持合理的运行方式,提高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满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圆满完成北方电力公司制定的所有计划目标,确保持续、安全、稳定地供电,并提供日益优质的服务;降低电力损耗,提高平均售价,增加收入……

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近年来,义安电力公司实施了许多综合解决方案,应用科学技术进步,推进数字化企业发展,成功构建了多元化、现代化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了客户服务的便捷性,并快速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在越南电力集团和北方电力公司的政策指导下,义安电力公司采取了一系列行动,积极改善了与客户的沟通关系,并按照其宗旨与客户建立了平等合作关系。“创新 – 专业 – 行动 – 效率”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指数。

在此过程中,公司全体领导和员工不断创新改革,以创造精神为己任,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满足祖国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司在社会保障、客户感恩、消除饥饿、减贫、建设新农村、保障劳动安全、推进企业文化、学习文化、5S管理、推广节电节约、践行节约、减少浪费等方面,同步开展了多项意义深远且切实有效的活动。
为山区、偏远地区、边境和岛屿地区供电的项目,以及为工业园区和重点经济区服务的电力工程,真正提振了义安省人民和企业的信心。


在接下来的征程中,尽管仍有许多困难和挑战,义安电力公司全体员工将继续保持和发扬现有成就,努力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继续发挥保障安全优质电力供应的作用,服务于胡志明主席挚爱的祖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努力将公司建设得更加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和越南电力行业的共同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