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车沿着陡峭的道路前往Pieng Luong安置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安静的空间,道路规划得相当漂亮,宽敞的房屋鳞次栉比,许多花园里种满了鲜花和蔬菜,有些房屋还规划了畜禽养殖区、鱼塘……
2022年3月迁入安置区的何氏夙女士和魏文贵先生正与一众工人携手,为宽敞房屋的最后阶段做准备。他们激动地说道:“我们家原本住在忠清乡的希亚村,房子紧邻溪流,紧邻48号国道,那里有山体滑坡的危险。地势狭窄,没有土地可以耕种。我们想搬到一个新的地方。现在有关部门为我们创造了条件,让我们搬到了平良安置区,我们非常高兴。在寸土寸金的时代,能有一块地长期安居下来实属不易。而且这里地势平坦,基础设施全由国家投资,还有1500万越南盾的安置补助金。我们只要盖好房子,就能安心安居。现在下雨天,我们也能安心睡觉了,不用担心下雨天的雨水。” “山体滑坡,随时都要逃跑。”桂先生分享道。

对面,右边是忠清村梁氏福女士(1998年出生)和丈夫何文娥先生安置区最宽敞的房子。梁女士和丈夫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于2021年底搬到了平良村,现在一切都逐渐稳定下来。梁女士还在房子后面翻修了一小块地,用来种植蔬菜,改善生活。“在老村,因为没有土地,我们和丈夫的父母、哥哥嫂子住在一起。现在我们终于可以在这里安顿下来,开始新的生活,全家人都非常兴奋,激动……”
据悉,2009年,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的批准,政府总理和乂安省人民委员会根据2009年3月18日第843/QD-UBND号决定实施了归合县周城乡游牧民族定居安置项目。据此,对边良定居安置项目进行了检查、勘察和规划,以进行内部迁移。根据计划,2009年至2011年在归合县周城乡建设边良安置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投资近187亿越盾。该项目的目标是帮助位于丁河滑坡风险区的5个村(Tien Thanh、Trung Thanh、Co村、Bon村和Na An)的50户居民(共217人)重新定居。自2009年以来,已实施了以下建设项目:平整土地,为Pieng Luong地区的50户居民分配土地,修建内部道路,建设电力线路系统和一座变电站,以及在安置区内建设自来水系统……

但十余年后,由于缺乏投资资金,建设进程被迫停止,导致项目长期搁置。2019年,Pieng Luong项目继续由县人民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作为投资方实施。截至2021年10月21日,项目管理委员会已移交场地并开始在Pieng Luong安置区建造房屋,重新批准了来自7个村的50户家庭,包括:Co村,Na Han村,Tien Thanh村,Trung Thanh村,Cai村,Cham Hieng村,Binh Tien村...据Chau Thanh乡人民委员会主席梁文海先生介绍:Pieng Luong安置区每户分配到370-400平方米的土地,并提供1500万越南盾的交通和搬迁补助。此外,还向30/50户条件最困难的家庭提供了每户价值1500万越南盾的种牛。这些家庭包括贫困户、兄弟姐妹和子女较多的家庭、房屋面临山体滑坡风险的家庭以及确实需要住宅用地的家庭。目前,已有11户家庭迁入永久住所,一些家庭正在建造和竣工房屋。

平良安置区项目的投入使用,将继续服务于山体滑坡风险地区的安置工作,解决当地群众住房短缺的问题。就像蔡村金文天先生家的情况一样,他们一家五口是2021年10月第一批迁入安置区建房的居民之一。“以前,我们家住在河边,每次发洪水,我们都担心山体滑坡。现在能住在这里,就不用再担心了……”金文天先生的儿子金文光(2000年出生)说道。
对于罗文廷先生来说,由于橙剂的影响,他的健康状况不佳,而且他的家人在田清村生活困难。能够搬到平良安置区,并得到一头种牛的支持来维持生计,简直是“梦想成真”。“这里一切顺利,我们家目前正在盖房子,牛还在老地方,等房子建好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地安顿下来了。”文廷先生表示。


除了新家的喜悦,Pieng Luong安置区的居民也因为现有供水系统不稳定而感到担忧。“洪水过后,管道受损,有时无法获得干净的水,我们不得不向当地水源要水,最近才恢复供水。”在Pieng Luong安置区安顿下来的居民梁氏福女士说道。
珠清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郎世美证实:暴风雨过后,乡政府派出工作组前往平良村自来水项目现场检查,发现泄洪道坝体70%被岩石和沙子掩埋。2个泥浆过滤池和通往主水箱的管道上游取水池也被岩石、沙子和垃圾掩埋了60%以上,导致输水管道堵塞,无法通过管道和主水箱回水。由于输水管道(长约3.9公里)修建在陡峭的山坡和岩石山腰上,没有坚实的支撑,导致输水管道断成3段,洪水过后不断遭到破坏。
地面方面,堤坝周围发生多起山体滑坡,具体如下:梁文春先生家土地所在地堤坝侵蚀面积达2米宽,1.5米深。平良安置区体育场地所在地堤坝侵蚀面积达2处,每处面积达1米宽,1米深。当地政府已向归合县人民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要求派出小组对平良安置区自来水项目进行检查,同时采取措施制定修复方案和预算。自来水项目停水两个多月后,现已修复并恢复供水。

但为了确保长期稳定,Pieng Luong安置区目前有4个水箱,因此安置区居民希望能打几口水井,以防雨季发生意外。此外,人们还担心暴风雨来临时周边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目前,已有4户人家发生山体滑坡,Ha Van Hieu先生新建的房子出现裂缝,他不敢搬进去。据我们观察,裂缝相当宽,从院子里穿过院子,穿过房子一直延伸到后面。房子的柱子也出现了垂直裂缝,露出了房子的地基。不仅是房子内部的裂缝,更让Hieu先生一家担心的是,他家身后的路堤出现了一条宽阔的裂缝,滑动弧度约为80-100,最宽的裂缝近30厘米,深0.5米-1米。长时间的降雨导致 Hieu 先生家后面的房屋附近发生山体滑坡,部分围栏倒塌并被埋在岩石和土壤中。
面对上述山体滑坡现象,不仅平良安置区、仙清村的居民,就连周清乡的官员也都希望区人民委员会和项目管理委员会能够尽快找到解决方案,克服这一难题,让居民能够长久安居。“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修建堤坝,防止山体滑坡。”周清乡的一位官员表示。
此外,现实情况是,通往Pieng Luong的道路长约100米,路面泥泞湿滑,出行不便。而居民主要都是带着小孩的年轻家庭。安置区的学生需要到公社上学,因此人们希望道路能够修缮,方便出行。“在安置区,男人去很远的地方工作,女人则留在家中。比如我家有两个小孩,每天要来回接送他们上学好几次,下雨天路滑,太阳下雨天路又脏又脏,我已经摔倒好几次了,所以我希望能有一个更便捷的交通系统,确保安全。此外,Pieng Luong安置区地处偏僻的高山上,我们居民也希望能够有社区活动的支持,确保居民聚集活动的需求,并在区域道路系统中安装路灯。”梁氏福女士表示。
周青乡领导表示:“乡政府与安置区群众共渡难关,计划投资5亿越南盾,完成通往平良村的道路建设,帮助群众安居乐业。目前,除了已经入住的居民外,还有约15户居民正在兴建房屋,部分居民已外出务工。按照计划,截至今年12月底,尚未入住的居民将考虑安排其他居民入住。预计建成并稳定后,地方政府将把平良村并入仙青村。”
尽管困难重重,但平良安置区却燃起了新生活的希望。虽然这里的居民来自周清乡的各个村,大多数人生活都很困难,但他们团结互助,互相帮助,安顿下来,努力工作,迈向更加富裕幸福的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