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11日和12日,荣市库南坊2号街区的广播反复播放通知,呼吁集体住宅区的居民前往街区文化中心,听取街区公布的荣古城保护和修复详细建设规划1/500比例尺调整草案,并征求意见。“此次规划调整至关重要,因为它关系到集体住宅区居民的土地和住房问题。请各位尽量安排时间准时参加……”——街区负责人的声音清晰地通过广播传来。
2月12日晚上7点30分到达2号街区文化馆时,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他们大多是老年人,大约60岁左右,甚至有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大家都在仔细查看咨询单位提供的规划调整图纸,或是张贴在文化馆墙壁和公告栏上的图纸。有些地方因为天色已晚,灯光昏暗,人们便打开手机,仔细查看图纸,寻找自己新住宅区的规划位置。2号街区文化馆内一片热闹景象,人们热烈地讨论着新住宅地块的宽度和长度、道路的宽度、预计建造的楼层数、建筑高度等等。

二号街区的文化馆建成已久,又老又窄,仅够容纳区干部、咨询单位和几十户人家。其余的人或站或坐或挤地观看规划图,场面一度混乱。但区长宣布会议缘由并邀请咨询单位代表介绍规划草案后,秩序很快恢复。二号街区共有医药科技公司、食品公司、3号工地和8号厂四个集体住宅区,共计226户。医药科技公司集体住宅区将按照2016年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方案实施;其余三个集体住宅区将进行重新规划,包括住宅用地、道路、排水系统等。住宅地块预计宽约4.5米,长约16-18米。建筑高度预计最高两层,风格统一。楼层高度、建筑细节和颜色必须和谐统一。
在收到咨询单位的信息后,民众的意见相当积极。他们表示赞同,因为他们希望规划能够获得批准并实施,以消除目前的困难,并让他们有权使用他们和家人生活了几十年的土地。“我们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非常艰难。因此,我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尽快实施。”丁氏环女士没有发表评论,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范友润先生评论道:“我同意提交的调整后的规划草案,它既保障了居民的生活,又美化了景观。我也建议尽快实施规划,不要拖延。我建议必须铺设道路。在划分住宅用地之前,必须先修建道路和排水沟……”与此同时,阮明康先生评论道:“我建议加快项目进度。每块土地的面积应该只有70-80平方米。”2与此同时,这一带有很多四代同堂的房子。如果只建两层楼,无法保障居住安全。所以我建议调整用地面积或者增加楼房高度……”。

邓国良先生是库南坊党委常务副书记,他出生并成长于3号工地居民区,深知居民的感受。他说:“这是第三次规划。这次规划是基于希望留在这里的居民的意见和愿望。因此,省、市、坊三级政府不得不向中央政府请示,并向文化部汇报居民的意见和愿望,请求对规划进行调整。鉴于此,我们请居民发表意见,如果同意,请在选票上写下;如果有任何疑虑,咨询单位会详细记录并上报市政府……”
在库南坊党委常务副书记讲话后,文化馆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到场的住户全部表示同意该规划草案。


同样在荣城遗址区,位于Cua Nam坊3号街区,有苏联义静博物馆、义安博物馆、省文化中心、义安图书出版社和体育训练中心的5个集体住宅区,共有105户人家。由于居住条件恶劣且缺乏土地使用权,这些住户于2020年2月初向《义安报》递交了请愿书(相关报道刊登于2020年2月29日《义安电子报》题为《为105户人家拆除“金箍棒”》的文章)。
因此,当我们得知库南坊将于2023年2月10日组织居民收集意见时,我们联系了请愿书中的代表阮黄山先生了解情况。阮黄山先生在电话中说:“在我所在的区域,居民们完全同意新的规划草案。具体来说,5个集体住宅区中,有4个完全同意,只有8号住宅组省文化中心所在的集体住宅区不太同意。他们有一些问题,但据组长说,这些问题都很小。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拆除金环……”

我们联系了库南坊人民委员会,得知在2月10日的会议上,第三区共有10户居民提出了意见。总体而言,居民们表示同意,只有第八组两户居民的意见仍有争议。原因是他们认为咨询单位提供的安置地宽度偏窄,只有4米;此外,他们还就收回土地与安置地面积存在差异时应如何分配福利提出了建议。
为了客观起见,库南坊向我们展示了所有记录在案的居民意见。读着这些文字,我深受感动。他们,以及居住在第二组集体住宅区的居民,都希望享有居住地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正如图书发行公司集体住宅区的黎氏春女士所说:“我的土地和房屋自1990年以来一直被估价。我真心希望能够找到解决办法,让我们获得土地使用权证,从而过上稳定的生活。我的土地面积为95平方米。”2如果现在规划规模缩减到80米2我也同意规划草案。我认为大家应该互相理解,我们是为了所有人。如果任何一户人家的土地面积减少,他们也应该承担一些损失,这样规划才能尽快实施,让每个人都能尽快拿到土地使用权证,稳定生活……”或者正如阮黄山先生所言:“我代表义安博物馆集体住宅区。这次大家的意见更加清晰明确,所以大家都很激动。义安博物馆集体住宅区的12栋房屋临街面均不小于3.5米,我们居民同意就地搬迁……”

关于此事,区政府记录在案的陈德成先生表示:“我住在中央文化院集体居住区。我想代表集体居住区发表意见。据我所知,如果人口少于8人,在荣市的安置费用是150米。”2超过8门炮就是200米2例如,我的房子宽5米,长27米。如果我们搬迁,新址的土地应该有7-8米宽。否则,我们应该维持现状,因为安置地只有4米宽,太小了。我建议咨询单位重新测量。我认为我们应该维持现状,只允许面积小于40平方米的住户搬迁。2如果宽度小于 4 米,则将进行安置……”。
会见了第8居民组组长阮绍山先生并询问相关情况。阮绍山先生表示,2月12日晚,第8组29户居民开会讨论规划草案并提出意见,随后将意见记录提交给相关部门。具体而言,29户居民同意就地安置方案,保持现有区域完整;要求制定道路通行方案,方便居民出行;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手续,以稳定居民生活;修缮房屋,因为房屋已严重破损……“总之,本组居民也同意这些方案。我们唯一的要求是就地安置,避免拆迁夷平,以免对居民造成损害。美化环境、修建道路是必要的,但只搬迁相关居民即可。这是我们的愿望……”

他与库南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孝林讨论了第八组居民的关切,邓孝林回答说:“本坊希望获得全体居民的共识,以便规划方案能尽快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这样既能解决集体房屋区的问题,又能维护居民的利益。对于居民提出的关切,咨询单位已充分接受。咨询单位将进行审查,并将符合法规允许范围内的意见纳入规划草案。对于其他意见,本坊将负责与咨询单位合作,与居民沟通,以求得理解、分享和共识……”
* * * * *
鉴于《义安报》已持续三年关注荣城地区9个集体住宅区341户居民的诉求和愿望,Cua Nam坊领导向我们展示了荣城遗址保护和修复的详细施工规划调整方案的说明性草案,比例尺为1/500。该方案清晰连贯地阐述了各方观点、方向、原则和规划理念。对于包括住宅在内的城内工程建筑,方案经过了仔细研究和充分说明,要求不仅不破坏遗址,还要与遗址和周边景观和谐共存,并予以尊重。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项优秀的规划。

关于一些民众的担忧,正如库南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孝林所言,该坊应与民众沟通,澄清疑虑,增进理解。但我希望尽快达成共识。我希望大家能和黎氏春女士的想法一致:“我认为大家应该互相理解,我们是为了所有人。如果任何一户人家的土地面积减少,我们也应该为所有人承担一些损失,这样规划才能尽快实施,让每个人都能尽快拿到土地使用权证,稳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