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11日至12日,荣市南门坊2号街的扩音器持续广播,呼吁集体住宅区居民前往街坊文化馆,聆听该坊公布1/500比例的荣古城保护与修复详细建设规划调整草案,并征求意见。“这次规划调整非常重要,因为它关系到集体住宅区居民的土地和住房问题。请大家尽量安排时间,准时出席……”——街坊领导的声音清晰地从扩音器中传来。
2月12日晚7点30分,来到二号楼文化馆,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他们大多是老年人,年纪都在60岁左右,甚至有不少70多岁的老人。大家都一样,聚精会神地看着咨询单位提供的,或文化馆墙上、宣传栏上张贴的规划调整图纸。有些地方,因为天黑,灯光不够亮,人们打开手机,仔细查看图纸,寻找自己新居住区的规划位置。二号楼文化馆园区里,人们议论纷纷,讨论着新居住地块的宽窄、交通道路的宽度、预计建几层、楼高等等。

二号街区的文化馆建于年代久远,老旧狭窄,座位仅够区政府官员、咨询单位和几十户居民使用,其余人员或站或坐,或挤在一起查看规划图,场面一度较为混乱。区长宣布开会原因,并请咨询单位代表介绍规划草案后,秩序很快恢复。二号街区内共有药业科技公司、食品公司、三工地和八厂四个住宅区,共计226户居民。药业科技公司住宅区将按照2016年主管部门批准的规划实施;其余三个住宅区将重新规划,包括住宅用地、道路、排水系统等。住宅地块预计宽约4.5米,长约16-18米。建筑高度预计最高为两层,建筑结构类似。楼层高度、建筑细节和颜色必须和谐一致……
咨询单位的信息反馈后,民众的意见反响热烈。他们表示赞同,希望规划能够尽快获批实施,从而消除目前的困境,并让他们和家人能够继续使用这片他们和家人几十年来居住的土地。“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生活极其艰难。因此,我希望项目能够尽快实施。”丁氏环女士没有发表评论,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范友润先生表示:“我同意拟议的规划调整草案,既保障了生活,又美化了景观。我还建议尽快实施规划,而不是拖延下去。我建议必须铺设交通道路。在划分居民住宅用地之前,必须先修建交通道路和排水沟……”与此同时,阮明康先生表示:“我建议加快项目进度。每块土地的面积应该在70到80平方米之间。”2“同时,这个区域有很多四代同堂的房子。如果只建两层,生活保障不上。所以我建议调整用地面积,或者提高建筑高度……”

出生并成长于三号工地居住区、深谙民情民意的南门坊党委常务副书记邓国兰表示:“这已经是第三次规划了。这次规划是根据想留下来的居民的想法和愿望进行的。因此,省、市、坊必须向中央政府、文化部汇报民意,并要求对规划进行调整。所以,对于这样的区域,这样的规划,我们恳请居民提出意见。如果同意,请写在选票上;如果有什么顾虑,咨询单位会详细记录,并向市政府汇报……”
南门坊党委常务副书记讲话后,文化馆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这里,100%的到场居民都赞同规划草案。


同样位于荣城遗址区的南门坊3号街区,分布着5个集体住宅区,包括苏联义安博物馆、义安博物馆、省文化中心、义安图书出版社和体育训练中心,共有105户居民。由于居住条件恶劣,且缺乏土地使用权,居民于2020年2月初向义安报社提交了一份请愿书(《拆除105户居民的‘金箍’》——义安电子报2020年2月29日报道)。
因此,当我们得知南门坊于2023年2月10日为这些住户组织了一次咨询时,我们立即联系了请愿代表阮黄山先生,了解情况。阮黄山先生在电话中说:“在我们这片区域,居民完全同意新的规划草案。具体来说,5个集体住宅小区中,有4个完全同意,只有8号住宅小区的省文化中心集体住宅小区没有完全同意。他们确实有一些问题,但据组长说,这些只是小问题。我相信大家都会同意取消‘金环’……”

联系南门坊人委会获悉,2月10日的会议上,3号街区共有10户居民提出意见,基本都表示赞同,只有8组2户居民的意见没有得到采纳。原因是他们认为咨询单位告知的安置用地宽度太窄,只有4米;而且,在收回土地和安置用地面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他们提出的效益建议也存在差异。
为了客观起见,Cua Nam 坊向我们展示了坊内记录的所有居民意见。读着这些话,我深受感动。他们,以及居住在2号街区集体住宅区的家庭,都希望能够享有自己所居住土地的使用权。因此,正如图书发行公司集体住宅区的Le Thi Xuan女士所说:“我的土地和房子从1990年到现在一直在估价。我真心希望能够有一个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获得土地使用权证,这样我们才能过上稳定的生活。我的土地有95平方米。”2,如果现在重新规划为80米2我也同意规划草案。我觉得大家也应该互相认同,我们是为了大家好。如果哪户的土地减少了,他们也应该为了大家好受一点,这样规划才能早日实施,大家才能早日拿到土地证,安定生活……”或者像阮黄山先生的意见那样:“我代表乂安博物馆集体住宅区。这次大家的意见更明确、更具体,大家都很激动。乂安博物馆集体住宅区的12户人家,没有一户的房屋正面宽度小于3.5米,我们家户同意就地安置……”。

针对这一担忧,Tran Duc Thanh 先生也表示:“我住在中央文化馆集体住宅区。我想代表集体住宅区发表我的意见。据我所知,如果荣市的安置点人口少于8人,则需要150平方米的住房。”2,超过8门火炮,距离为200米2比如,我家房子宽5米,长27米。如果要安置,安置地块的宽度应该在7-8米之间。如果安置地块宽度不够,就应该保持现状,因为安置地块宽度只有4米,面积太小了。我建议咨询单位重新勘测。我个人认为,应该保持现状,只允许面积小于40平方米的户型。2或宽度不足4米的,则进行重新安置……”。
与第八组组长阮绍山先生会面,进行询问。阮绍山先生表示,2月12日晚,第八组29户居民开会商定了规划草案,并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记录。具体来说,29户居民同意就地安置方案,保持现状不变;要求修建道路,方便居民出行;办理土地使用证,稳定居民生活;修缮严重破损的房屋……“总之,本组居民也同意。我们唯一的要求是就地安置,避免拆迁、夷平,以免造成人员伤亡。美化景观、修建道路是对的,但只能疏散相关居民。这是我们的愿望……”

在与南门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晓林讨论第8组民众的关切时,他回答道:“坊希望得到全体民众的共识,使规划早日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为了解决集体住宅区的问题,同时也解决民众的利益。对于民众提出的关切,咨询单位已全部采纳。咨询单位将进行审查,并将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的任何意见添加到规划草案中。对于其他意见,坊将负责与咨询单位合作,向民众澄清,以取得理解、分享和共识……”。
* * * * *
得知义安报三年来一直关注荣城地区9个集体住宅区341户居民的关切和愿望的解决情况后,南门坊领导向我们展示了关于调整1/500比例的详细建设规划的说明草案,以保护和修复荣城。这份说明草案清晰、连贯地阐述了观点、方向、原则、规划思路……关于荣城地区包括住宅在内的工程建筑,都经过了仔细研究,并明确提出不仅不影响遗址和整体景观,还要与遗址和整体景观相协调、相互尊重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一份优秀的规划文件。

对于一些担忧,正如南门坊人民委员会主席邓晓林所说,坊间应该与民众沟通,争取理解和分享。但我希望能够尽快达成共识。我希望与黎氏春女士的想法一致:“我认为大家也应该互相理解,我们是为了大家。如果哪户人家的土地减少,我们也应该为了大家承受一点损失,这样规划才能尽快实施,大家也能尽快拿到土地使用证,稳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