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粒离开田地”

从久居的城市喧嚣,到这片私密而广阔的空间。我离开“民宿”,回到故乡,回到这个从未让我感到离别的地方。跋涉数百公里,我来到了村口,小河边的稻米村……

我的车停在路边一棵枝繁叶茂的榕树下,它四季常青,抵御着中原地区的风雨。全村的人都不知道这棵榕树是何时诞生的,也不知道是谁呵护它、栽种它。我只听说,我村的创始人来这里建村的时候,这棵榕树就已经巍然屹立,披着那样翠绿的树冠。我走近那棵树,心中感慨万千,突然一丝感慨涌上心头,因为我仿佛在哪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看到了我那凄惨却又顽皮真实的童年。那时候的孩子们,无忧无虑,无忧无虑,互相依偎,互相依靠着长大,如今却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难得能够重逢。

夏末凉爽的风从远处的田野吹进榕树下,吹得我的头发一缕一缕飘扬,沾满旅途尘土和汗水的旧衬衫下摆也飘动着,拂过我的身体。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到榕树下,独自一人迎接田野里吹来的清新洁净的风了。

我试图在那片特别的空间里多待一会儿。傍晚时分,天色渐渐暗下来,但阳光却还未散去。宁静的云朵后,粉色的光芒闪耀着。乡间空旷,泥泞的平原间,路边,依稀可见人们匆匆回村的身影。有的步行,有的骑着摩托车,有的推着自行车。田野里静谧祥和的氛围,将我的心紧紧拥抱,充盈其中。稻田里传来麻雀叽叽喳喳的嬉闹声,还有开始呱呱叫的青蛙。望向村子的尽头,薄薄的夕阳洒在村子背面,薄薄的一层薄薄的薄雾,多么美丽啊。此时的村子,灯火也开始一同亮起。

我顺着高低起伏的稻田走去,渐渐靠近田野。稻花初绽,香气依然浓郁纯净,金黄的嫩花约有一寸长,笔直地伸展着,等待着夜幕降临,露珠落下,它们轻轻地呼吸着天地的夜香,一天过去,稻穗依然饱满。望着此时还捧着稻穗的田野,我走近摘了几穗,天真地享受着。那份甜蜜,让我怀念起以前的日子,怀念起以前每天只会放牛割草的时光,每到这个时候,我都会在田野里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从别人的田里抓起一把把稻穗吃,一把把玩。

回到这里,我越来越意识到,我其实就是一粒米。一粒米虽小,却蕴含着如此多的精华。那粒米,是父亲、母亲、村庄和故土无尽关爱的结晶。我始终被那双手呵护和滋养,让我永远健康,永远想着那金黄灿烂、沉甸甸的丰收。

离开田野,离开故土,离开父母,稻粒是否也同样难过?人与田、田与人的双重记忆,渐渐远去。但田野的心,父母的心愿,让稻粒始终不允许自己被遗忘,不允许白蚁啃食。在城市的某个角落,稻粒依然选择寻找“泥土的气息”,在其中孵化,然后就这样发芽,随着时间的流逝变绿,在田野里劳作,然后开花,结果。


文章:Tran Viet Hoang
插图: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