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舞台上成功塑造胡志明形象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除了表演技巧和化妆的因素外,还要塑造一位既伟大非凡又极其谦逊朴实的国父形象。近年来,关于胡志明的众多优秀舞台作品不断“上演”,充分体现了本省艺术家们勇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
许多戏剧就像一部部活生生的历史电影。有的戏剧始终以胡伯伯为中心,有的则只在少数几个场景中出现;有的则聚焦于胡伯伯人生中的某个事件、一个典型场景或一段时期……

首先,我们必须提到关于胡伯伯的《名人从民歌和民谣中成长》。这部作品讲述了胡伯伯从童年到出国寻找救国之路的故事,于1997年至2007年在全国各地演出,并荣获多项重要奖项。这部作品运用象征性和风格化的艺术手法,通过母亲的形象,用摇篮曲、民歌和家乡民谣,塑造了伟大的灵魂和人格。从在家乡旋律中成长的少年阮生宫,到踏上寻找救国之路的青年阮必成。该剧还包含许多胡伯伯在北宫和回乡探亲的片段。

谈及对胡志明主席的演绎,功勋艺术家谢鸿阳表示:“为了演绎出如此逼真的胡志明主席形象,艺术家必须认真研究、投入精力,深入挖掘所有文献中胡伯伯的生平和性格,同时,从他的手势、声音到举止,找到他身上的独特之处。” “我第一次扮演胡伯伯时,心里不禁感到压力很大,该如何演绎出他的风格和形象?我对着镜子练习了数百遍,关注每一个细节,比如胡伯伯对士兵讲话时常用哪些词,对中部和南部地区人民讲话时常用哪些词,胡伯伯说话时常用短句、语速快而清晰,以及他走动时大步流星的习惯……幸运的是,我在舞台上演绎的胡伯伯形象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此后,谢洪阳变身胡伯伯一百多次,每次都给他带来新的体验,每次都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和怀念胡伯伯的泪水。

第二部作品,人民艺术家洪六认为,是一部生动、具有时代价值的纪录片。这部作品是荣获学习和践行胡志明主席运动特别奖的《胡志明主席的话,祖国的话》。人民艺术家洪六表示:“这部作品上映五个月后,‘学习和践行胡志明主席思想道德作风’运动对当时省传统艺术中心的全体艺术工作者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激励和鼓舞。”此后,演出连演数晚,观众座无虚席,观众席中不时传来阵阵感慨和掌声。迄今为止,这部作品上映十余年来,已在南北、中央和地方演出了数百场。
“每次演出,我们都会认真练习每个角色。很多角色十多年来一直只有一个演员扮演,但每次演出,我们都会充满热情,以最新鲜的心态做好准备。就这样,当我们登上舞台时,我们融入角色,演绎角色的生命,我们的戏总是能达到最高的成功水平。”艺术家谢红阳将胡伯伯回乡探亲的场景,以及胡伯伯的亲切、善良和忠告演绎得惟妙惟肖,台下掌声不断。至今,每逢重要政治事件,义静民歌剧《民之语,国之语》都会被邀请到全省乃至更远的地方巡演。

为了饰演胡伯伯,艺术家不仅要以专业的责任感投入,更要倾注发自内心的情感。人民艺术家安福就是如此。他被选中出演《名人从民歌中成长》中胡伯伯一角,当时正值胡伯伯晚年……安福说:“饰演胡伯伯对演员来说是一个挑战,但如何才能让观众融入角色,让观众分不清日常生活和舞台表演之间的界限,这才是优秀演员的精髓。” 安福还表示,在拍摄这场戏时,他对这位敬爱的领袖怀有特殊的感情,每一句台词都让他潸然泪下……
有趣的是,除了经验丰富的艺术家,许多戏剧在塑造胡伯伯形象时也动员年轻演员的参与。例如,在《祖国永远响起人的名字》一剧中,由维清饰演的少年阮生宫与母亲和弟弟的场景,让观众热泪盈眶。功勋艺术家谢红阳工作繁忙期间,艺术家胡明统在《民之语,国之语》中代替他饰演胡志明主席,也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该剧团年轻演员泰维海凭借其嗓音浑厚流畅的表演,在《名人从民歌中成长,民歌中》中饰演阮生宫一角,荣获银奖。来自安城的演员阮景生也曾在《名流从民歌中长出来,民歌里唱出来》中饰演阮必清一角,被观众称赞“太像了”。

人民艺术家洪吕补充道:“为了开设胡志明主席扮演班,中心派出工作人员学习化妆,以便能够以最佳方式演绎胡志明主席。历代饰演胡伯伯的演员有机会与与胡伯伯风度相符的资深演员——功勋艺术家田海先生直接见面学习,从而达到最佳的表演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