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兴原,我们亲眼见证了这里曾经存在的许多高科技农业模式。在兴灵乡曾经种植玉米、土豆、豆类和花生的冲积土地上,如今建起了温室和网箱,种植着各种蔬菜、水果、瓜类、黄瓜、西红柿、百合、台湾番石榴等。
Vfresh Garden高科技有机农业服务合作社董事长兼经理阮文达先生表示,2021年初,他从建筑工程师“转行”到农业经济,并成立了自己的合作社。他的第一个想法和模式是“1投入,2产出”的鱼菜共生农业模式,即养殖鲶鱼收获经济鱼类,同时利用水和经过微生物处理的鱼粪为农作物施肥,完全不使用合成肥料、农药、泥土等。这种模式既降低了投入成本,又能生产出清洁的有机农产品。

目前,达先生在1公顷的土地上建造了4个温室和网箱,并划分为4个生产区,包括两个采用以色列技术的生产区;一个采用Aquaponics模式的鱼类养殖和蔬菜种植区;以及一个种植了300多棵树的台湾番石榴种植区。未来的方向将专注于采用Aquaponics模式进行生产,创造消费趋势日益增长的有机农产品。
沿着长条状冲积地,龙沙乡6.5多公顷曾经休耕的土地,如今已种满绿油油的牛蒡参、南瓜、黄瓜、番石榴……清荣清洁农产品供销合作社经理阮文成说,合作社采用高科技生产工艺种植了2多公顷牛蒡参,已经历了3个采收季。如果以鲜参的价格扣除成本计算,每公顷可创收2亿多越南盾。然而,为了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合作社除了销售鲜参和干参外,还组织进行一些产品的深加工,如茶包、牛蒡提取物、牛蒡粉等,或为调味品加工厂提供原料。目前,牛蒡参产品已在河内、广宁、海防、岘港等地的合作社超市和代理商处销售。目前,合作社正在继续向政府建议扩大占地面积,建设工厂,对牛蒡参产品进行深加工。

作为兴元县冲积平原地区首个以色列高科技农业模式,兴盛乡富盛农业服务合作社在四年的生产实践中,以甜瓜、草莓、西红柿、黄瓜等主要作物为代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年收入达3.5亿至4亿越南盾/公顷。除了经济效益外,近年来,一些家庭和学校也选择这种高科技农业模式作为体验目的地。合作社主任阮文山先生表示,未来将开发体验式农业服务组合,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模式的经济效益。
县委副书记、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黎范雄同志表示,吸引和创造条件为组织和个人在林河冲积地建设高科技示范区是本县农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旨在发挥冲积地的潜力和优势,这些土地长期以来只种植玉米、土豆、花生等少数传统作物,效益低下或处于休耕状态。通过这些价值链生产模式,目的是推广和帮助已建成示范区的居民将农业生产观念转变为农业经济观念,例如兴盛乡和龙舍乡的高科技示范区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同时,从示范区中支持建设符合OCOP标准的地方特色产品。



除了引导冲积地区高科技农业模式的转变和建设外,近年来,雄原县还坚持引导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的转变,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应用,创造清洁农产品,提高经济价值。
除了三个冲积地高科技农业模式外,雄通乡和雄福乡还建设了温室大棚和网屋模式。雄原县恢复并扩大了雄忠乡的Xa Doai柑橘种植面积,达到17公顷;引进3B头奶牛在林江沿岸的雄灵、龙舍、春林、珠仁等乡饲养;在雄新、珠仁、雄成、龙舍、雄灵等乡规划蔬菜种植区;实施企业对接模式,在春林乡种植土豆,在雄新乡种植大蒜。

该县的外围乡,包括兴忠乡、兴安南乡和兴安北乡,致力于将混合山地花园改造成春节期间的观赏桃树和果树,例如菠萝蜜、苹果、番石榴、番荔枝、各种柠檬(目前,兴安南乡的清洁柠檬已拥有可追溯代码),并配合散养鸡的养殖。特别是,该县已规划了5600多公顷水稻种植,以生产优质商品稻,占75%,其中大田45个,逐步打造了兴原香米品牌。各地区都规划了畜牧业,每个地区都以家庭农场为重点,目前全县共有158个家庭农场……
黎范雄同志说,从实际出发,在分析本区毗邻荣市、靠近工业园区、农产品消费旺盛、特别是清洁优质农产品消费旺盛、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冲积地面积近1000公顷)等优势的基础上,本区人民委员会已出台2021-2025年本区农业生产高科技应用项目。

该项目旨在实现农业生产的新突破,为在种植、畜牧和水产养殖领域构建可持续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奠定基础,促进规模化、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商品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实现这一目标,该区依托土地、气候和气候优势,规划了三个与重点农产品相关的产区,重点培育和发展重点农产品。同时,还专门制定了一系列投资扶持政策,涵盖灌溉、电力、交通、温室大棚建设、网箱养殖、新型制种模式等。
通过系统规划,结合每个地区特定动植物群体的方向,同时提出适当的政策,加上领导层的坚定决心,我们相信,兴原县农业将在未来时期内创造新的转变,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