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村传说

陈公奉 DNUM_BGZAJZCACC 09:00

(Baonghean.vn)- 有一种力量促使我写下我的家乡的“神圣灵魂”,我出生、成长、见证并与这些“乡村灵魂”“共同生活”的地方。因为我觉得,如果我不记录它们,这些“乡村灵魂”就会逐渐消逝,逐渐从村里孩子们的记忆中消失。

于是我开始谈论我村里的榕树。

昔日,我的家乡永绥村,是一个宁静而充满诗意的村庄,堪称具有越南乡村诸多典型特征的村庄,“榕树、渡口、大院”,童年的记忆里,每天下午,万山寺的钟声悠然响起,仿佛从大院的弧形屋顶上传来,从大院不远处那棵参天大榕树的叶梢上传来……然而,那些“乡村灵魂之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已渐渐成为遥远的过去,仿佛从未存在于我挚爱的永绥村。

竹石村(李城、安城)的榕树。图片来源:义安报。

如同村舍、佛塔、神龛、水井等等,村里榕树的形象总能唤起我对故土的熟悉感。因为,当我长大认出它的时候,那棵榕树已经矗立在沙洲的西南角,距离村子后方有近十几户人家。通常,在北部或中北部地区的村庄,榕树会被种植在村前、村头、村中等通风良好的地方,或者种植在村舍、寺庙、神龛等神灵居住的地方,村民们会将榕树视为神明,祈求子孙后代平安生产生活,并以此来保佑他们。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村里的榕树离村子这么“远”?

或许是因为过去(李朝及之前),我们村的先民从悬崖上的洞穴迁居到郎、黎两座山的北坡(当时村名永兴),榕树就长在村前和村中,靠近通往佛塔的道路和佛塔井。到了陈朝(约1270年),在上国公陈国康和状元白辽的建议下,村子迁到了这两座山的南坡,村名叫做克永(后来叫永绥),也就有了现在的位置。房子可以搬,但榕树不能,因为那时的榕树大概已经很高很茂盛了。

安城县美清乡10村的古榕树。图片来源:Huy Thu

当我们长大后,我们看到“Cử Đa Làng”像一个强壮的男人,他的身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泛着银色,两根粗大的树枝像两条强壮的手臂,骄傲地向东西方向伸展,第三根树枝(中间)像“一个强壮的男人的头”一样指向蓝天,仰望着北方古老的万山塔。

这棵“老树”高约二十米,树干约两人合抱,没有侧根。西侧最大的一根枝条“张开双臂”,指向通往宝塔的小路,仿佛要为过往行人遮荫。每根枝条下都长满了小枝。我村的长辈们认为,榕树有三根枝条。根据风水学,榕树象征着天时、地利、人和。

我村里的榕树是红芽榕,叶片大而厚,呈椭圆形,顶端尖,叶片背面绿色,无毛。背面颜色较浅,有一层薄而光滑的绒毛。根据古老的信仰,红芽榕不仅是顽强生命力和长寿的象征,是人类灵性和神力的象征,而且易于生长,易生,荫蔽性广,花色艳丽,因此许多村庄选择种植这种榕树,为子孙后代“带来祝福”。与松树和柏树一样,榕树在冬天不会落叶。它能够抵御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终年常绿。

村里没人知道这棵榕树究竟是什么时候建的。据我祖母(生于1888年)说,这棵榕树从我们祖先时代就建了。也就是说,它建了很久,她出生长大的时候,就看到一棵高大粗壮的榕树矗立在那里。还有我祖母说,根据老人们的说法:“从前,万山寺附近的树上住着一群鹦鹉,它们有着绿色的羽毛、红色的喙和灰色的腿。它们每天都出去觅食,衔着从其他地区飞来的成熟榕树种子,飞到我们村子上空,栖息在莫方村附近的树上,不小心把种子掉落在地上。对土地和乡村的热爱之情便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至今仍屹立的古榕树。” 也有人说,这棵榕树是村里的祖先栽种的,用来遮荫,为村子增添风景。另一些人说,这棵榕树是由一位掌管万山塔的僧人种植的……

村里榕树的树荫下。图片:Huy Thu

古人非常重视栽种榕树,因为榕树是村落的象征,不但如此,它还是神灵居住的地方,也是人们休息纳凉的地方,所以栽种榕树被视为一件重要的事,所以人们选择老人​​、达官贵人、有威望的人来栽种。

在S形狭长地带,几乎所有村庄的榕树对越南人民来说都是神圣的。围绕着这些榕树,人们流传着许多传说,相信榕树是神灵居住的地方。古人还认为:由于古榕树积聚了天地灵气、村灵、国灵,因此非常神圣,拥有自己的生命。

村民们告诉我,有一次东边的榕树枝倒了,村长命人把榕树枝砍掉,以防灾祸。奇怪的是,爬上去砍的人都吓得不得不滑到树根上。村民们都说着同一个故事:一个白发白须的老者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把他拽了下去,耳边还响着一个声音:“砍榕树枝,祸害三代。” 最终,没人敢砍榕树枝,它就这样茁壮成长,直到被砍断的那一天。

榕树、水井和集体住宅早已是义安村落的熟悉景象。图中:Tru Phap 集体住宅(安城村)。图片由 Huy Thu 提供

我小时候,荣村还很穷,家家户户都是茅草屋顶和泥墙。更糟糕的是,每到夏天,村里就会发生火灾,有时几栋相邻的房子都会被烧毁。当时,村民们说是“库波”放火烧的。“库波”住在一棵榕树下。“库波”像孙悟空一样四处游荡。并不是所有房子都会被烧毁,“库波”烧房子的原因只有“库波”自己知道。“库波”烧得很狡猾,房子会从屋顶往下烧,从里往外烧,从稻草和竹筒之间绑的木条开始烧,很难修补。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独自外出,都不敢去榕树下,因为小时候,听到大人这么说,我们就会信以为真。直到我长大后才意识到,“库波”只是传说中的人物,并非真实存在。

还记得,在区立中学读高中的时候,几乎每天早上都要独自走过村里的榕树,走过沙洲、佛塔、佛塔井,下到好杰村,穿过文田,再到安仁,过丁桥才能去学校。很多天都阴雨绵绵,刮着风,为了准时到校,我不得不天还没亮就早早出门。有一次,我戴着“长柯”的叶子帽,披着雨衣,刚走到榕树下,寒风呼啸,突然听到“咚”的一声,好像有人倒在了榕树下。我脊背冰凉,心跳加速。我一路跑到佛塔池后面的小鱼沟,才敢放慢脚步。过了一会儿,在蒙蒙细雨的昏暗光线下,我“战战兢兢”地回头,幸好没有“鬼”追我。那天晚上,我回到家告诉了父亲。父亲说:“没有鬼。如果有,那榕树就是神仙住的地方。鬼怪也不敢住在榕树上。”父亲安慰我说:“榕树的精灵,木棉树的鬼。”

如今,每次回到家乡,路过那棵老榕树(如今是鲍措先生之子环先生的家),我都会驻足发呆,希望找到儿时那棵榕树的身影。无数的回忆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想起村里的那棵榕树,我的心突然隐隐作痛,心底深处有什么东西隐隐作痛……

可是,那棵榕树已经不存在了,它永远地消失在村子里了。村里的那棵老榕树,只存在于老一辈人的记忆里。

噢,我村的榕树!

特色义安报纸

最新的

x
多村传说
供电内容管理系统-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