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师陈俊越(Tran Tuan Viet)常常习惯在岁末年初“总结”自己一年的工作。除了建筑师和信息技术工作之外,他每年的行程往往与走遍全国各地,记录国家、家乡、风景和人物的影像息息相关。

2022年,陈俊越的行程“更加丰富”,因为他要开展外交领域的摄影书项目。虽然他没有分享太多成果,但像许多之前的项目一样,陈俊越表示很高兴能再次用自己的照片向世界讲述越南的故事。在旧年的最后一个月,他还参加了一个面向业余摄影师的摄影比赛,担任评委。在这个新的角色中,虽然他不再是手持相机的人,但能够评判照片,看到那些“宁静、有意义的瞬间,讲述着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总是让他感到难忘。
陈俊越是一位业余摄影师,毕业于越南建设大学。后来,他进入了信息技术领域,因此并没有把摄影作为自己的主业。然而,谈及摄影,陈俊越表示自己与这个职业有着“缘分”,因此尽管真正涉足摄影领域才十年,但他却迅速崭露头角,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7年,他首次涉足摄影领域,作品《制香》(Making Incense)刊登于《国家地理》(NatGeo)全球版“地球愿景”栏目,并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2017年12月,他凭借作品《天娥》(Thien Nga)再次荣获第九届国际艺术摄影大赛金奖,成为四位荣获金奖的越南作家之一。过去两年,他为谷歌艺术与文化项目“越南奇观”(Wonders of Vietnam)贡献了1000多张照片。该项目是谷歌在新冠疫情期间支持越南旅游业的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向国际游客展示越南和越南人民的美丽风光。
摄影师陈俊越在分享自己的摄影作品时表示,他尊重每件作品的真实性。因此,在多年摄影生涯和体验过各种摄影流派之后,他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那就是讲故事。他创作这一风格的灵感来源于风景、国家、人物、风俗和劳动人民等主题。

透过陈俊越的照片,观者也能感受到摄影师充满人性、情感和感动的视角,即使他所表达的主题非常简单、平凡,却也能将平和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融入照片之中。

陈俊越出生于1983年,在荣市长大。后来,他上了大学,并在河内工作了二十多年,但他仍然保留着乂族的口音,以及乂族人的淳朴与淳朴。他还表示,受“乂族性格”的影响,他性格中偏保守、追求完美,而且……比较本土化;因此,目前生活中,他的朋友仍然以乂族人为主。

至于完美主义,在摄影领域体现得最为明显。陈俊越谈到他第四次重返广平省的韩松洞,尽管他曾在这个著名的洞穴拍摄过许多著名的照片。原因很简单,因为之前的一些旅行中,一些安全助理记录了许多精彩瞬间,但他却没有幸运地捕捉到。他愿意投入时间、热情,甚至辛勤劳动去“追寻”这些特别的瞬间,这也是他从事摄影行业时秉持的朴素理念:尊重真实,尊重真正的价值,而不是照片和安排。
陈俊越对故土眷恋不已,他计划着重返故乡,为这片“充满回忆、美景、热爱土地、热爱人民”的土地拍摄特别的照片。他虽然离家多年,但每次回家,无论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他都始终保持着一个从远方归来的孩童般的情感。远离家乡,他总是怀念荣市,无论是长氏坊他家的旧公寓楼,还是他儿时就读的忠都坊小学和中学。这所学校也是他“孕育”未来建筑师梦想的数学专科学校。

陈俊越还表示,他想尽快拍摄一组连接义安和河静两省的林江照片。在这条路上,曾经有一位在荣市读书的学生,每天骑车回到母亲在义春的家乡,在那里他开始做梦,被夕阳、晨曦、芦苇荡、河上的船夫所感动……

不久的将来,陈俊越会继续用他自己的方式讲述越南的故事、义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