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原县是毗邻荣市的平原县,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基础设施完善。“一临市场,二临河”指的是贸易、经商、工作和生活都十分便利。兴原县兼具两者:毗邻荣市一级城区,沿林江延伸,从兴利县、兴盛县、春林县,再经龙舍县、兴灵县。在2020-2025年期间,兴原县的目标是建设成为一个较为发达的县级行政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成为荣市的卫星城。综合评估兴原县的各项优势和潜力,可以肯定,上述目标是切实可行的。

2020-2025年任期已过半,该县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奋斗并已取得积极成果。雄原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黎范雄表示,2023年该县经济增长率达16.5%,2024年第一季度达14.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200万越南盾/年,比2022年增加200万越南盾;2023年贫困率为1.33%。目前,该县17个乡全部达到新农村标准,17个乡中有4个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1个乡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雄原县力争在2024年第二季度向省提交该县达到新农村标准的复核报告。


雄原县凭借其毗邻荣市的优势,率先制定了2021年至2030年期间的县级区域规划,并着眼于2050年,并将提交省政府审批。据建设厅评估,雄原县是规划工作做得最好的县级市,其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覆盖率在全省最高。目前,该县已规划了6个城镇,包括:雄福镇、雄通镇、雄州镇、雄安镇、雄新镇和龙舍镇。
具体而言,北部城区选择兴安北乡建设城区,服务于东南经济区与VSIP规划的衔接。中心城区——兴原市仍将作为核心城区,发挥县府作用,对整个兴原县及规划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将城区空间向北扩展,包括部分VSIP工业园区,延伸至1号国道和46号国道,避开荣市。南部城区包括两个城区:兴统-龙沙城区和兴福城区。

近年来,兴原县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兴原县为吸引项目入驻VSIP工业区做出了重要贡献,截至目前,该工业区入驻率已达97%以上。目前,该县正就兴安南乡兴安工业集群1/500比例尺详细建设规划文件征求各部门、各行业的意见,该集群一期占地30公顷,总投资额约2650亿越盾;正在落实兴美-兴义工业集群建设相关程序。

除了优势之外,“靠近荣市”也给雄原县带来了一些压力。目前,除了VSIP工业园区外,雄原县在招商引资方面也面临一些困难。雄原县的服务贸易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甚至相当薄弱。此外,该县面积本来就较小,现在又要“承担”许多项目,导致区域分割,给该县的发展带来一些困难。因此,该县土地资金的使用必须经济实惠,确保生产和服务链的便利;优先发展高科技项目和生产经营活动,支持相关产业,进一步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值。

在日前与兴原县领导举行的工作会议上,省各部门、行业领导向该县提出了重要解决方案和任务。工贸厅副厅长高明秋表示,为吸引众多项目的投资,兴原县需加快对兴安南工业集群征地、补偿和场地清理的指导,为承包商开展施工创造良好条件;抓紧办理兴美-兴义工业集群的批准成立手续。根据省级规划的整合方案,该县计划建设4个市场、4个贸易中心和超市。因此,建议该县配合各部门、行业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发展该地区的商业基础设施。

兴原县有126处历史文化遗迹,其中国家级12处、省级25处。然而,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服务和旅游活动来提升这些历史遗迹的价值。文化体育局局长陈氏美杏在指导该县这一问题时建议,兴原县应制定发展与旅游相结合的遗产经济项目,重点关注林青山遗迹、王黄梅寺,打造林江沿岸的旅游线路。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也建议,该县应做好遗迹的宣传推广,发展服务业,特别是与生态旅游、历史旅游和精神旅游相结合的服务业。


谈及雄原县面临的困难,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建议雄原县继续弘扬文化传统和革命历史;发扬团结、坚韧、活力、创造和革新精神,领导、指导并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力争在2024年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雄原县要克服困难,发挥其毗邻荣市的区位优势,将经济结构转向以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发展为发展重点;发挥拥有VSIP工业区的优势,吸引工业发展;发展产业集群,吸引投资,其中应注重发展辅助产业”,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说。

除了工业、服务业和城市地区之外,雄原县还需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商品农业,服务荣市市场。全县拥有近1000公顷林河沿岸的冲积土地,适宜种植多种作物,尤其适合发展高科技农业模式。因此,雄原县需继续保持农业生产,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逐步发展有机、清洁、可持续农业;加强科技应用,逐步向绿色经济、循环经济转型,充分发挥林河沿岸冲积土地的优势,确保作物丰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