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夏的阳光炙烤着大地,盐田里弥漫着咸咸的蒸汽,灼烧着皮肤。正午时分,新胜盐村的盐工们还在“面朝天,背朝天”地汲水翻地灌溉。体力劳动非常辛苦,但收入却不够,适龄劳动者纷纷尝试转行:做生意、做建筑工、当工人……所以现在盐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学生了。
因此,有些年份盐价低迷,人们不得不放弃盐田,收起水桶和手推车,将独轮车存放起来。盐田里长满了野草和空心菜;仓库紧闭,寂静无声;即使在盐季,盐田也空无一人……

盐业正面临消失和衰落的风险。“如果盐田改种其他作物,就再也出不了盐了。盐价一年低一年高,制盐既辛苦又痛苦,但盐农依然心怀这份职业,依然想继续做下去。我只希望盐粒能更值钱,盐农的日子能好过些。” 胜利盐业合作社(琼吕县安和乡)主任裴春田先生忧心忡忡地说。

陈氏红探(1992年生,琼吕县琼文乡)担心家乡的盐被工业盐淹没,也为祖传的传统职业面临消失而感到悲痛,她始终在思考一件事:如何减轻盐农的苦难,如何让琼吕县的“白色黄金”升值。她的这些担忧得到了丈夫——“发明大王”——工程师胡春荣的积极支持。
陈氏红探分享道:“盐农在制盐过程中,只收割盐粒,而把盐水(收割盐粒后滴下的水)倾倒排放,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经检测,这是‘海之精华’,水中含有多达60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是制盐工艺的精髓,所以我们称之为‘盐蜜’。”如何挖掘这片“白色金矿”的资源价值,是盐乡儿女荣、谭父子共同关心的问题。



Vinh、Tham和他们的同事们花了五年时间走遍越南所有的盐田,结识了众多盐业专家,并参与了国内外许多盐业研究项目。Vinh本人还自费前往北欧一些地区,学习常年在寒冷气候下生产盐的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聆听了盐田里盐农的经验和民间知识,例如北方盐农只能在寒冷但阳光明媚的冬季采收的苦盐配方,以及人们在炎热的夏日正午采收盐花的方式。
工艺流程完成后,我们开始设计和发明配套设备生产线,以便大规模生产线生产。如何从盐糖蜜中分离出不同类型的矿物盐,原理是什么,是采用热处理还是冷处理……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团队于2021年完成了工艺流程和配套设备生产线,申请了3项专利,正式研发出自己独特的盐糖蜜多层分离海洋矿物技术,为家乡盐粒的深加工奠定了基础。“琼吕县每年糖蜜产量约为3万吨,既浪费又污染环境。现在,我们以每公斤500-600越南盾的价格从民众手中收购这些糖蜜,价格只有原盐的一半。因此,盐农从这些以前被浪费的盐副产品中获得了50%的额外收入。”工程师胡春荣说。


不仅如此,谭荣夫妇还想通过盐业项目将琼吕沙盐推向市场,逐步打造琼吕盐的品牌。“琼吕沙盐是具有自身特色的传统手工盐,富含多种海洋矿物质,其中含有镁、钾、钙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但遗憾的是,琼吕手工沙盐尚未注册商标,也没有进行推广以凸显其价值。因此,市场仍然无法区分工业盐和琼吕沙盐,导致琼盐被等同于进口工业盐,并被低估。因此,我们要努力打造琼吕沙盐的品牌和价值”,胡春荣担心道。

谭荣夫妇一步步坚持不懈,坚定不移地努力让消费者了解琼闾砂晒盐的价值。目前,公司拥有4条产品线,22种主打产品,其中3种已获得琼闾盐的OCOP认证。谭荣夫妇和同事们走遍各地,想方设法让琼闾盐加工产品摆上货架、超市,以及在展会和研讨会上展示。
而这份坚持的“甜蜜果实”是,琼盐产品已初步获得消费者的积极反响。胡春荣说:“6个月内销售了15,000份产品,问题不在于收入或利润,但最让我们高兴的是自豪感,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家乡盐田的灵魂。”


随着琼盐产品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谭、荣和他们的同事们(我称他们为“新一代盐农”)正致力于将盐出口到国外市场。正如荣所说,盐是人类的必需品,是一种跨国商品,具有国际性。人类历史也见证了各国通过丝绸之路和海上航线进行盐贸易,从而实现文化和经济交流。因此,盐市场是一个全球市场。琼琉传统沙晒盐是一种独特而特殊的盐,采用沙晒法生产,成本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基于传统沙晒盐的深加工盐产品确保了卫生、安全和质量,因此出口是不久的将来的目标。

为了不久的将来,为琼盐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让盐业繁荣昌盛、永续经营,他们——新一代盐农正在为实现让琼盐“漂洋过海”的梦想而不断努力。
最近,Vinh、Tham和他们的同事们继续为家乡盐村谱写新的篇章,那就是将安化盐村打造成为义安省的旅游胜地。他们希望将安化市打造成旅游胜地。“游客来到安化盐村,可以与当地人一起吃、住、体验制盐的流程。他们的停留时间也会延长,从而带动其他服务的发展。特别是,盐村的产品将更加知名,琼琉砂盐品牌也将因此而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Ho Xuan Vinh透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