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三合乡继中心村之后第二个正在大力建设新农村的勐帕隆村,我们见到了刚从田间地头回来的1988年出生的雄巴桥村村支书。他讲到:“以前,大家不懂发展家庭经济,生活还很贫困。现在,在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发展适宜的动植物等政策和指导下,大家的思想观念和做事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生产生活更加高效。虽然生活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但比以前好多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全村已达到11个新农村标准!”
说罢,Xong Ba Giay 兴高采烈地带我们参观了村长 Xong Ba Cho 种植的郁郁葱葱的七叶参模型。据悉,Xong Ba Cho 除了种植人参外,还种植红姜黄,饲养了六头水牛和奶牛。“我是村长,我必须‘言行一致’,让村民们相信我、听我的话!我很穷,我该如何宣传,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呢?”Xong Ba Cho 吐露心声。

帕隆村有128户,767人,一个党支部,有26名党员。近年来,为消除饥饿、减少贫困,在村党委、政府的帮助下,青年志愿军9队、三合边防站、党支部、帕隆村管理委员会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发展经济,重点发展畜牧业,饲养奶牛300多头、水牛40多头、猪170头。此外,他们还饲养乌鸡、乌猪、山羊,种植8公顷红姜和20公顷蓼。一些家庭还种植七叶参——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珍贵药材。
此外,帕隆村也是围养和保护1公里以上凉鱼的领先村。随着生产经营理念的转变,村里许多家庭都走上了富裕道路,例如Xong Ba Nanh家庭采用种植苦竹、饲养水牛、山羊和猪的农业模式;Long Nhia Chu家庭采用养殖黑猪的模式……

同样,在会山村,在全村政治系统、驻村职能力量的参与下,在干部、党员、村长和村里有影响力人士的带头带动下,村民积极种植两种水稻作物,以及生姜、木薯、芋头、红姜和菠萝,以增加收入。村代表武巴玛说:“得益于‘手把手’指导,在生产和畜牧业中结合传统方法和运用科技,水稻粒多、玉米穗多、生姜块多。”青年志愿者第九队收购红姜,田间价为4.5-5千越南盾/公斤。
“最近,一些农户还种植高产木薯,卖给三泰乡的商贩,商贩们来收购,价格根据品种不同,在1万到2万越南盾/公斤之间。”武巴马议员带我们参观他家的菠萝和玉米种植区时说道。


三合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阮飞青表示:“以前,在三合乡谈扶贫工作遇到很多困难,因为依赖国家、等着国家帮助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许多人的思想和工作习惯中,甚至包括党员干部。全乡上下都坚信,只有发扬穷人自力更生、敢想敢干的精神,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减贫,为此,全乡政治系统高度重视,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认识,其中的要求是‘党员先行,国家跟进’。
此外,党委、乡政府还注重指导出台贴近实际的决议和行动计划,灵活有效地将扶贫项目与新农村建设计划及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结合起来。同时,成立了工作组,明确任务,落实到各乡干部和村直属公务员,确保落实经济指标和扶贫标准,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其中,许多“智慧群众运动”模式得到认可,例如帕隆村修建乡村公路的模式、会山村种植药用植物的模式、蓬村维护和发展OCOP产品(干笋)的模式等。

由此,人民脱贫致富的愿望被强烈激发,地方经济社会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具体表现为,2022年,全乡水稻种植面积达到53.5亩/52公顷,增长2.9%;玉米种植面积达到73亩/70公顷,增长4.3%;木薯种植面积达到80亩/54公顷,增长48.1%;红姜种植面积达到18亩/15公顷,产量达到367吨,比计划增长20%;生姜种植面积达到8亩/8公顷,达计划的100%。牲畜和家禽总数也比计划和去年同期有所增加,水牛存栏368头,奶牛1276头,生猪902头,山羊217只,家禽14478只。全乡拥有50多个可持续发展的农场。经济模式(饲养水牛和奶牛进行繁殖)。脂肪,种植玉米,红姜黄,饲养山羊,竹鼠,散养黑鸡,黑猪......)。
2020-2025年任期上半年,本公社各项重点计划和项目坚决落实,突出重点,取得实效,30个目标中的16个已完成或超额完成,30个目标中的12个有望在本任期内完成。其中,人均收入达22.23亿越南盾,达大会决议的96%;地区预算收入达18.095亿越南盾,达大会决议的2413%。2020年至今,本公社基础设施投资总额达164.34亿越南盾,建设9个工程,重点是交通、灌溉、生活用水、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此外,公社还呼吁和动员其他支持来源共计15亿越南盾,用于建设2项服务人民生活的工程,并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三合乡是老挝一个乡,与老挝博里康赛省永通县接壤,边境线长14.828公里,有5个村,530户,2452人,分属5个民族:蒙族、西丰族、泰族、高姆族和京族。
为确保“民安、地安、边安”三大平安,党委、政府和武装部队与各村组携手合作,在发展经济、稳定生活、保障安全秩序等方面探索了许多新模式、新做法。例如,面对鲜鱼资源枯竭的威胁——鲜鱼是具有高经济价值的天然特产——三合乡人民委员会批准了该地区水产资源保护项目,同时对违反规定的村内外人员进行了处罚。此外,各村组还根据特定河段(每个村组1公里以上)设立了水产资源保护区,并设立了标志牌,告知群众禁止开采和捕捞。

这也写入了各村的村规民约,村民自觉遵守。三合乡党委书记黎鸿泰介绍说:“一些村庄利用捕鱼所得筹集集体资金(每年1500万至2000万越南盾),像万蒙乡那样安装照明线路,购买设备,像索南乡那样修建社区文化屋的屋顶,或在节假日、春节、民族团结日等节日为村民提供服务……得益于此,2022年三合乡又扩建了3.8公里,用于保护凉鱼源。


另一方面,由于三合乡地形特殊,多为丘陵,坡度陡峭,溪流众多,且与老挝接壤,小路小道众多,存在毒品走私和运输的潜在风险。为了防止三合乡边境地区成为毒品泛滥的地区,党委、政府协调各职能部门,启动并成功实施了“边境禁毒公社”试点,使三合乡成为乂安省及祥阳县首个完成该项目的边境公社。
据此,辖区职能力量直接深入各村、村组家庭进行禁毒法律宣传和普及;组织在人民委员会、乡公安机关、学校悬挂毒品预防控制横幅、标语、宣传牌。指导、配合区公安机关、检察院、人民法院对Phong村非法持有毒品犯罪嫌疑人进行流动审判,在群众认识上产生积极变化;做好记录,将8名嫌疑人送至戒毒所强制戒毒,组织2名嫌疑人进行社区戒毒。
特别是在发现一些人在边境帕隆村非法传播和发展基督教,扰乱人民生活后,三合乡党委、政府指示各部门、各组织配合边防部队成立工作组,定期对该地区进行监督,进行宣传教育,使人民提高警惕,不参与帮助坏人传播和发展非法宗教;集中精力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维护民族文化特色;配合党支部、村委会、村长、贤达、族长等进行打击,动员像刘松棱家这样的皈依基督教的家庭放弃非法传教活动,重建祖祠。同时,实施多项计划,帮助帕隆村建设新农村。因此,到目前为止,该地区没有发生违反边境规定的活动,帕隆村的非法宗教活动得到稳定控制。
此外,为了维护人民和地方的安宁,三合乡党委于2022年4月启动了“千越盾基金”模式,用于扶持贫困户。为此,5个村党支部在社区文化中心设立了“千越盾基金”箱,在乡人民委员会也设立了一个基金箱。据村干部介绍,不仅党员每天捐款1000越盾,而且实际上,许多人在参加村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会议、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时,也都自愿向基金箱捐款。

“1000越南盾基金”箱每季度开放一次。党支部筹集的善款将转入公社的普通基金,用于资助当地一个家庭困难或面临生活变故或风险的家庭。截至目前,已筹集善款8000多万越南盾,用于帮助帕隆村Xong Ba Lu、Xong Ba Chua、Xong Tong Xo三户贫困户拆除破旧的茅草房,以及Vang Mon村Luong Van Than和Kha Van Lanh两户获得树苗支持发展生产、现已脱贫致富的贫困户。

虽然还面临不少困难,贫困户比例仍为262户,占49.62%;近贫户70户,占13.26%,但凭借人民奋起反抗的愿望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团结一致、驻地职能力量的支持,三合边境公社的乡村面貌和各民族人民的生活都呈现出亮丽的色彩。
2022年,三合县委被祥阳县委评为优秀模范单位,这体现了该边境公社“党的意志—人民的心”之间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