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克甘村,几乎人人都认识潘文朗先生——一位技艺精湛的图昂鼓艺人。朗先生说,他小时候经常跟着父亲去公社院子和寺庙院子里看图昂鼓表演。父亲也表演图昂鼓,所以图昂鼓的鼓声、双弦拍子的节奏以及图昂鼓手们五彩缤纷的面孔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血液。和克甘村的许多农民一样,朗先生也不知道图昂鼓是什么时候传入这片土地的,他只知道这种传统艺术一直伴随着从四面八方来此务工的人们,并深深地扎根于此,直到今天。

“这出戏很奇特,第一次看的人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恨不得马上就去演,而那些真正被它吸引、沉浸其中的人,就再也停不下来了。”朗先生说道。随后,他热情地回忆起自己二十多岁那段他称之为“黄金时代”的时光,那时他能出色地演绎《忠哲传》、《刘平传》等古剧。年轻时,他对表演充满热情,即使到了晚年,他对戏剧的热情也丝毫未减,日夜操劳,指导年轻一代。
朗先生为吉甘村的童剧团编排和教授的剧目深受热爱童剧的村民和艺术家们的喜爱。吉甘童剧俱乐部主席邓文辉先生说:“朗先生对指导吉甘童剧演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歌喉动人,熟知大部分古代故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有将古代故事搬上舞台的天赋,即使剧本已残缺不全。他善于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与人交流,尤其擅长肢体语言,他对童剧的热情更是深深吸引了年轻一代。”

邓文辉先生也是吉甘村的一位童谣艺人,拥有四十余年的从业经验。他的父亲邓文香是一位擅长扮演戴帽演员的艺人,曾被中央童谣剧团选中。和世代童谣艺人一样,邓文辉先生也继承了父亲的童谣基因,从小就被鼓声、琴声、拍板声以及童谣故事中将领们的肢体语言深深吸引。
那时,村里的“童子军”演员年纪都很小,他才二十岁,却总是担纲主角,尤其擅长扮演将军。他演技精湛,每次登台都能让村民和公社的人们欢呼雀跃,时而落泪,时而开怀大笑。“我们演戏演得特别开心,都忘了吃饭睡觉,风雨无阻,每天晚上都去排练。”——许先生谈起演戏时,眼中闪烁着光芒。
与许先生同龄的还有今年70岁的黎克泰先生。他自幼便专攻木偶戏和忠将角色。他们那一代人为戏曲而生,为戏曲而死,即便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只要一听到戏鼓声,便会立刻赶去排练。

“那时候,能被招进朝圣团是全家的荣耀。我们打包好饭菜,满怀热情地去排练。有时晚上还下着毛毛雨,刮着冷风,但我们依然从下午五点骑车到晚上十一点,点燃火炬后出发。”戴先生回忆起那段日子,满是喜悦和悲伤:比如上台时突然忘词,提词员大声提醒观众,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还有服装不够,有人没衣服穿,有人没鞋子穿……当时的朝圣舞台主要是用竹子在田野里的小土堆上匆匆搭建的。然而,只要火炬一点燃,鼓声一响,四面八方的人就会像过节一样涌过来。戴先生说,四十年的朝圣生涯,就是四十年他一直生活在那热闹非凡的氛围中,他对朝圣的热情从未消退。

如今,在基甘村,除了繁忙的收割季节,还有着村民们前往河内领取道坦奖的激动人心的故事。饰演男主角的黄氏蓉女士以及其他激动不已的男女演员们分享道:“我们非常高兴和自豪能够站在领奖台上领奖。基甘祥村不仅赢得了村民们的喜爱,也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这项殊荣。”

邓女士说,在表彰仪式上,她表演了《美珠-仲水》的选段,令全场观众激动不已。人们惊叹于一位农民竟能如此精湛地演戏,也对她出众的歌舞表演能力感到惊喜,纷纷好奇这些农民是从哪里学来的。随后,在招待会上,她又应邀再次表演,令在场的许多演员和观众都感动不已。
谈及以越南传统艺术“Tuong”创始人命名的奖项,Ke Gam Tuong俱乐部主席邓文辉先生表示:“多年来,我们为Tuong艺术倾注了无数心血和热情,如今能够获得这个奖项,我们感到无比欣喜。这个奖项激励我们继续传播和传承,让Tuong艺术在Ke Gam社区永存,永流不息。”
在吉甘村,歌谣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这片土地的文化象征。“从老人到小孩,年轻人或老年人都能唱歌谣。”邓文辉先生说道。这虽是对歌谣运动的普遍评价,但真正理解并能将歌谣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人却寥寥无几。要唱好歌谣,除了天赋之外,还需要具备角色魅力。有些人“钉”在某一类角色上,难以转换角色。歌谣爱好者都知道,歌谣主要有四类角色:将军、女演员、老翁和男演员。每类角色都需要一位合适的演员,通过体态、面部表情、眼神、台词、笑容,甚至举手抬脚等动作来展现角色魅力。因此,除了荣誉的喜悦之外,吉甘歌谣爱好者也面临着诸多担忧,因为歌谣演员的职业生涯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Ke Gam 戏曲团目前有 17 名成员,其中最年轻的成员已经……50 岁了!

据辉先生说,如今基甘村的歌舞团已不再有像潘朗、邓香、潘龙那样个性鲜明的人物……过去的歌舞团也拥有技艺精湛的乐师,只需吹奏小号、笛子、鼓和二胡,就能营造出热烈的歌舞氛围。如今,虽然乐器还在,但像以前那样技艺精湛的乐师却已不在。因此,基甘村的歌舞爱好者最痛心的事情是如何培养年轻一代像他们的前辈那样热爱歌舞。“如果说年轻一代对歌舞的热爱,现在仅仅体现在响应、观看和支持上。只要有歌舞表演,就会有老少男女观众。只要有歌舞表演……”阮克泰先生的话还没说完。 “只要它还存在……”这种想法需要传承下去,希望让Tuong的声音永远回荡,因为在每个Ke Gam人的内心深处,Tuong都是村庄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它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