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年前,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春天。1930年的春天不仅是宇宙规律的春天,也是理想、爱情和对幸福渴望的春天。这个春天是无数个在异乡、在敌人潜伏下,在寒夜里辛勤劳作,为越南人民探索、研究和选择革命道路而结出的花朵和果实。这个春天浸透并结晶着汗水的咸味、泪水的辛辣味、爱情的苦涩味,以及当时爱国青年跌宕起伏的情感。这是马列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盟约之春,也是阮爱国领导、组织和主持的越南爱国运动的春天。

为了迎接那美好的春天,年轻的阮爱国经过了一番苦心研究、分析和筛选。他没有走前辈们的救国之路,因为他意识到:潘周桢先生要求法国人改革,“无异于向敌人求饶”;潘佩珠先生希望日本帮忙驱逐法国人,“无异于前门放虎归山,后门放豹子”;黄花探先生虽然直接抗法,但“仍然带有封建主义的色彩”。”[1]阮爱国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口号“自由、平等、博爱”著名;北美革命与《独立宣言》1776年《人权宣言》等几次资产阶级革命,但他意识到这些仍然不能满足越南人民的革命要求。最终,他找到了并决定效仿世界无产阶级领袖列宁在1917年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遗产。
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组织和人事准备,阮爱国于 1930 年 2 月在中国香港九龙召集并主持成立越南共产党会议,批准简要平台、简要战略、简要计划和简要章程他起草的党的纲领,明确规定了越南革命路线。他还在建党之际发表了号召。大会批准的文件包括:第一个政治纲领党的。

越南共产党的诞生,标志着越南人民在外敌侵略下受奴役、受苦难的“黑夜”的结束,开启了越南革命的伟大转折点,结束了领导危机和方向危机。正如胡志明主席总结的那样:“我们的党是真正伟大的。自从被法国帝国主义侵略以来,我们的国家一直是殖民地,我们的人民一直是他们国家的奴隶,我们的祖国被残酷的敌人的铁蹄践踏。几十年没有党,形势一片黑暗,走投无路。”“党的红旗像冉冉升起的太阳,划破黑夜,照亮我们人民在胜利的道路上稳步前进的道路。”[2]。

我党诞生了,明确地阐明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凝聚力量,团结统一了全民族,使他们拥有相同的思想、意识和革命行动,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此外,我党主张越南革命是世界革命运动的一部分,因此得到了世界革命的大力支持,为世界人民争取和平、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斗争做出了许多积极贡献。我党在94年的历史中,召开了13次代表大会,领导革命,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一是,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粉碎了法国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现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我国民族带入了独立自由的时代。党根据国内和世界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处理了许多关系,特别是民族任务和民主任务之间的关系,动员全民力量,利用国际上的有利时机。时机一到,我党迅速高举民族独立的旗帜,发动各地群众起义,最终发展到全国夺取政权的总起义,最终取得了1945年八月革命的胜利。在这15年里,党一直处于秘密活动状态。党每时每刻都面临着法国殖民者极其野蛮的恐怖政策。许多领导人和党员英勇牺牲,但是由于他们坚信党最终一定胜利,革命一定成功,党员的数量不断增长,党的力量不断增强。

1945年八月革命是越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它结束了法国殖民统治80多年和日本法西斯统治近5年,政权回归人民,结束了越南几千年的封建制度。我国人民从奴隶地位上升为国家和生活的主人。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亚洲殖民地国家的首次成功实践,同时也是实现科学社会主义进程的第三步。如果说1871年巴黎公社是马克思恩格斯新型国家理论的具体体现,那么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则是列宁在新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945年八月革命是阮爱国——胡志明领袖在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越南实际过程中的成果。
第二,1954年奠边府大捷和1975年春季大捷等抗战胜利,解放了民族,统一了国家,保卫了祖国,履行了国际义务。新生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也面临重重困难。

面对“千钧一发”的境况,年仅15岁的胡志明主席和我们党充分发挥创造力,娴熟稳重地驾驶越南革命航船,渡过险滩,驶向光荣的彼岸。党和胡伯伯带领我国人民,在抗法建国两制的路线指引下,投入第二次抗法战争,践行“全民、全面、长期、自力更生”的方针。最终,经过56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战胜了法国殖民者。“挖山、睡地道、连绵不断的雨、饭团、血与泥混合,坚定不移的勇气、坚定不移的意志”,我们取得了震惊世界的隆重奠边府大捷,迫使法国殖民主义者签署日内瓦协定,撤军,在承认印度支那三国国家主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平,胜利结束了抗法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战争。

然而,由于当时力量对比和复杂的世界政治局势,我国暂时分裂为两个地区,两种不同的政权:北方获得解放,走向社会主义;南方则暂时被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统治。全国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事业尚未完成,因为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不断实施其永久分裂我国、将我国变成新型殖民地的阴谋。越南人民既要顾及治愈战争创伤、恢复经济,逐步将北方推向社会主义,又要继续推进南方人民民族民主革命,走向国家和平统一。在此过程中,我党最大程度地发扬独立自主精神,根据新形势确定适当的步骤,指明正确道路,带领人民同时完成北方社会主义革命和南方民族民主革命两项任务,带领国家稳步走向胜利。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21年的英勇战斗(1954-1975),彻底粉碎了美帝国主义及其傀儡和附庸势力的战争阴谋。1975年春,以历史性的胡志明战役为高潮的伟大胜利,结束了抗美救国、解放南方、统一祖国的伟大斗争。这场胜利使我国民族进入了独立统一的新纪元,全国迈向社会主义,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南亚局势,造福了和平进步力量,为缓和世界总体局势、巩固国际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3]。

第三,革新事业、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社会的胜利,使国家以全新、正确、符合越南国情的认识和思维,继续向社会主义过渡。抗美救国战争结束后,我党凭借在革命战争现实中不断磨练出的勇气,继续提出路线和政策,领导人民克服战争的后果,在各个领域建设和发展国家。在此过程中,我党还领导人民在西南和北方边境抗击两次侵略战争,捍卫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履行国际义务。然而,面对新时期革命任务的要求,长期以来,集中式、官僚主义、补贴式的管理体制已不适应现实,并暴露出某些局限性和弱点,导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历了一段停滞和社会经济危机时期。但真正值得骄傲的是,我们党及时总结现实,找到原因和解决办法,规划民族复兴之路,开启了新的伟大转折。

我党不断发展越南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补充完善了国家全面建设、党的建设和整顿路线。近40年来,越南进行革新、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融入国际社会,取得了许多令人骄傲的成就,成为在国际舞台上地位日益提升的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民主不断扩大,政治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得到维护……
越南被国际友人视为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典型,是东盟地区投资吸引力最高的国家。越南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GDP)1990年仅为140亿美元,2010年达到1160亿美元,到2022年将达到4090亿美元。1990年人均GDP仅为250美元,2010年达到1331美元,到2022年将达到4110美元。迄今为止,越南已与189个(共19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224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投资关系;签署了16个新一代自由贸易协定(FTA);拥有16个战略伙伴,其中11个为全面战略伙伴;参加了500多个双边和多边国际协议。


94年来革命的伟大胜利,是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争取独立、自由和社会主义而战的不可战胜的战斗力的胜利。这是鲜活的现实,是我们党的作用和伟大的证明。胡志明主席曾写道:“我们党的伟大之处在于,除了阶级、人民、民族的利益之外,我们党没有任何其他的利益。”“只要有一个越南人被剥削或贫困,党就会感到难过,认为是自己没有尽到责任。”[4]。
我们始终铭记胡志明主席的忠告:“吃果子的时候,要记住栽树的人。在今天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我们要缅怀我们党和人民的英雄烈士。”……党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无数爱国志士的辛勤付出和无数党员干部的奉献与牺牲。为了今天能够享受独立统一的越南的繁荣、自由、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祖国而牺牲,在边疆、荒野、毒水、荒原上浴血奋战的先烈们的恩情。

迎接这个春天,我们要缅怀过去的春天,举起一杯温暖的春酒,互相祝福新年快乐,同时更加要感恩党、感恩胡伯伯、感恩英雄、感恩烈士、感恩有功之士。感恩立志、感恩奋斗、感恩奉献,为建设富强美丽的祖国、与世界强国并肩而立贡献力量;坚决斗争和驳斥各种错误敌对观点,以及政治思想、道德、生活方式的堕落、“自我转化”、“自我转化”等。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越南有权享有自由和独立,事实上已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的国家。全体越南人民决心奉献全部精神和力量、生命和财产,来维护这一自由和独立。”这一宣言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将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人们对强大、繁荣和幸福的渴望。2021-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指出:“激发发展国家的热情,大力弘扬越南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时代力量,动员一切资源,在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30年成为拥有现代工业和高收入水平的发展中国家,到2045年成为高收入的发达国家”。全党、全民、全军的责任是携手并进,团结一致,实现这一目标,回报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对那些要求“政治多元化、多党反对”和“共产党使命崩溃”幻想的破坏性言论。
越南共产党是全民族的政党,根植于人民心中,植根于革命的历史基础和伟大胜利的印记。对党、对胡伯伯以及所有为革命作出贡献的人们的感恩之心,必须与建设强盛越南的愿望紧密相连。建设富民强国、民主公平、文明幸福的越南,才是报答感恩之心最实际的方式。迎接新年,注入新的动力,提升责任担当,实现建设强国的愿望,也就是继承和发扬94年前春天的雄风。

[1] 陈丹进:《胡主席生平事迹》,河内真理出版社,1975年,第12-13页。
[2] 胡志明全集第12卷,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401页
[3]《世界歌颂我国人民的伟大胜利》,真理出版社,河内,1977年,第23页。
[4]《胡志明全集》第12卷,河内国家政治出版社,2011年,第4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