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回到南丹县,我都会对这里的蜕变有新的感受。交通、学校、水渠、广播电视、文化馆、体育娱乐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增加,越来越同步、宽敞、现代化。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日益改善,每个居住区都焕发出新的氛围和精神面貌。

南丹县的特色是通过新农村建设消除了地区间差距,实现了地区间、地方间的均衡发展。例如,南盛公社地处艰苦的半山区,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花生等作物。该县党委、政府和人民创新思路,转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构,发展了许多模式和亮点:在温室大棚内开展蔬菜、根茎和水果种植模式;在数十公顷土地上采用滴灌技术种植果树;种植青南瓜供销售;在笼子里饲养鸽子;饲养黑福寿螺;饲养生物安全的杂交斗鸡,规模达6000只/批。特别是利用丘陵地带的优势,南盛公社目前拥有143个果树养殖和畜牧养殖结合的农场,经济价值很高。

除物质生活外,南城乡人民还享有许多精神生活。各村同步投资建设文化体育机构,农村安全得到保障,农村面貌绿、净、美。特别是,南城乡党委副书记、人民委员会主席陈登科同志表示:该乡已通过县级示范性新农村教育标准评审,为该乡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更加突出的成绩。目前,两所幼儿园和小学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幼儿园达到“绿、净、美、安全、友好”标准;中学正在完成二级标准的评审程序。

南金公社距南丹县中心超过25公里,困难重重。在建设和达到新农村、先进新农村(2022年)的过程中,党委、政府和整个政治系统都参与其中,深入每个村、每个居民区、每个家庭,宣传和动员人们捐献土地,捐出工作日开路;捐钱修建水泥路、照明线路,安装摄像头、交通标志、花坛、树木;修建文化馆、运动场……四年内(2020-2023年)共花费超过200亿越南盾。南金公社的面貌和农村风貌焕然一新。这个山区公社的经济亮点纷呈,如:天仁柠檬合作社,有6种产品符合OCOP标准;合清坝生态旅游景点;大力发展以柠檬树为主的山地花园经济,其中8个山地花园达标。

2015年达到新农村标准,2021年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2022年达到模范新农村标准,除同步进行大范围的基础设施投资外,南义乡拥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环境景观系统:明亮-绿色-洁净-美丽,近13条绿树成荫的道路,紫荆花盛开……每户人家都有3个垃圾桶,可分类投放有机垃圾、无机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人民的经济生活不断改善,打破了水稻单一种植模式,转向种植多种蔬菜水果,发展畜牧业,提供服务。



县委副书记、南丹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红山同志发言:建设新农村既是政策,也是地方发展的现实要求,旨在实现胡志明主席对祖国的愿望:把南丹县建设成为模范县。
为此,落实政府总理关于将南丹县建设成为发展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示范新农村县的第17号决定,2018-2025年阶段,该县各级党委、机关已严格按照先进示范新农村公社、县各项标准的内容进行指导落实。该县开展了建设总部、机关、村、街区、居民区、“亮绿洁美”道路、“安全友好绿洁美”学校的运动,同步发展各项基础设施,打造胡伯伯家乡美丽乡村的全貌。

在指导过程中,南丹县明确政治系统各组织的责任,落实县、乡两级常委会、党委、组织负责人、机关、单位的责任;注重解决困难,县帮乡,乡帮村落实各项标准;尤其注重宣传解释,使人民群众清楚地认识到主体作用,打造内生力量——这是确保成功建设先进模范新农村的重要因素。
结合地方自身实力,南坛县各级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利用中央、省政府的支持以及企业和外地子弟的资源,投资建设和完善区、乡两级文化体育机构;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和革命遗迹;建设和完善与旅游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工程和一些与旅游相关的文化模式、为旅游服务的产品;发展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打造文化生活方式……


南丹县达到先进新农村标准的乡镇数量居全省首位,共有9个乡镇、5个模范新农村标准乡镇(不包括刚刚评定为6个先进新农村标准乡和2个模范新农村标准乡镇的县);达到OCOP标准的产品有69个。
根据总理第17号决定,该县已完成35项/42项有关旅游文化发展方向的示范新农村县标准;其中许多内容和标准超出规定并提前完成,特别是达到先进和示范新农村标准的乡数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