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后海产品价值的提升:第一部分:困难重重

在义安省,渔民们虽然努力维持生计,努力出海捕鱼,但由于捕鱼效率低下、投入成本高昂,他们经常陷入亏损。每次驾着渔船出海,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就像在赌运气,赢或输……

义安省是自然条件优越的省份之一,海岸线长82公里,水系发达。沿海有6个入海口(昆湖、万湖、泰湖、琼湖、罗湖和会湖)。海域面积4230平方海里,海岸咸水面3000多公顷,适宜养殖虾、蟹、贝类等。这为沿海居民开展旅游业、盐业生产、水产品开发以及造船、制冰、水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由于海洋经济尚未发展到与其潜力相称的程度,人类活动造成了污染,水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就目前琼琉县和黄梅镇的重点渔业公社而言,不难看出渔村里弥漫着焦虑的气氛。这种焦虑源于,除了少数几艘生产能力较强的渔船已还清大部分建造新船的贷款外,其余大部分渔船都是通过借贷,尤其是银行贷款来维持运营的。

Tàu cá của ngư dân Nghệ An vươn khơi khai thác hải sản. Ảnh: Xuân Hoàng
义安省渔民的渔船出海捕捞海鲜。图片来源:春黄

确实,以前一艘600CV的渔船每趟油费才1亿越南盾,现在已经涨到1.5亿越南盾了。安先生和其他一些有船的家庭,也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都是借钱自己造船,所以他们虽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还是能够还清债务。但是由于捕鱼活动减少,从春节以来他们只出海一次,身上的钱只够买油。渔民们的困难在于捕鱼效率低,所以油贩们不愿意提前给他们油钱,即使给他们,5000升的油也只能够他们出海几次。

琼龙乡富清村的雇工渔民裴春荣补充道:“往年,今年前4个月,船都出海几十次了,但今年因为油价上涨,海况持续恶劣,只出海两次,其中一次漏油,最后一次收回了所有成本,给家里赚了100多万越南盾。虽然油价上涨了,但如果能出海捕鱼,我们也不怕,因为成本高,产品销量高就足以弥补成本。这次,这艘船是按照第67号法令建造的,油价上涨,捕鱼效率低,困难就加倍甚至三倍。”

据琼琉市和黄梅市渔业协会统计,自去年年底以来,许多渔船亏损不断,导致该地区渔船数量迅速减少。一些渔民虽然热爱自己的工作,但捕鱼效率低下,亏损越来越大,不得不“咬牙切齿”,低价出售渔船以“止损”。

琼立乡农民协会主席黎伯祺介绍,过去,当地渔民主要出售破旧不堪的船只,但近年来,也出售一些状况良好、运行正常的船只。在琼龙、山海(琼鎮)或琼立(黄梅镇)等地,有67艘渔船,以前建造价格为120-140亿越南盾,或者渔民自己建造的价格为30-50亿越南盾,但现在银行只卖8-10亿越南盾,有些渔船渔民仍然接受以5-7亿越南盾的价格出售。具体来说,从2022年初至今,山海乡有10多艘4桅帆船用于鱿鱼捕捞,琼龙乡有近50艘围网捕鱼船,琼立乡有8艘渔船,载重量超过90吨,必须在该地区出售。

琼龙和仙水两地的远洋捕鱼业相同,但四嫂的远洋捕鱼业也大同小异。山海乡四村的洪先生在为新的出海做准备时,拿出了4000万越南盾的燃油收据,说道:“我们家的船在离岸50海里的地方捕鱼。近年来,由于水产资源减少,渔船又比较单一,我们得拼命工作,能攒够燃油钱就算幸运了。每次出海几天,燃油费就要花掉4000万越南盾,所以我们得算一下,总不能随便出海吧。”

山海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黄山先生证实:该乡拥有近100艘专门从事2sao和4sao鱿鱼捕捞和针鱼捕捞出口的船只,这些船只曾经是该省渔业的亮点,并为推动海上物流服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目前该乡渔业正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燃料成本高昂,没有捕捞活动;在过去3年中,每个捕鱼工人的平均收入只有几百万越南盾/月,因此自今年年初以来,总共100艘船只中的一半以上已经停靠码头,总共1200名捕鱼工人中已有近500名工人学习了出海运输和劳务输出证书。

Từ đầu năm tới nay, hàng chục ngư dân xã Quỳnh Lập đã phải ngậm ngùi bán tàu cá. Ảnh: Xuân Hoàng
自今年年初以来,琼拉乡数十名渔民不得不出售他们的渔船。图片:春黄

义安省渔业分局副局长陈如龙表示:2020年至今,无论是琼龙、仙水、琼义(琼闾)的远洋捕捞,还是山海(琼闾)的鱿鱼、带鱼捕捞,琼芳、琼立(黄梅县)的拖网捕捞,以及演州的拖网捕捞,都遇到了困难。已经过去了近5个月,传统的南方渔季已经过去1个月,但出海渔船率却很低,留岸渔船占近40%。虽然渔业产量统计仍在增长,但由于投资成本高、燃料成本高,渔民的收入有所减少。

渔业总局在4月底举行的渔业效率提升研讨会上发布的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捕捞产量和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平均每艘渔船年约41吨。然而,单位捕捞能力的平均产量却大幅下降。具体而言,1985年平均生产率达到1.1吨/渔船/年,而现在仅为0.26吨/渔船/年;劳动力成本仅为每人每月几百万越南盾。

可以说,义安省乃至我国沿海各省的海产品捕捞效率都在下降,原因在于渔船发展过快,捕捞强度过大,远超海洋水产资源的繁殖和再生能力。随着远洋渔船的发展,近海渔船的数量并没有减少,而是在寻找投资和改进的途径,以提高捕捞强度。

在Lach Van渔港(演州),每天都能看到几十对渔船返港,满载着成吨的海鲜,而这些海鲜都是垃圾鱼,具有破坏性。一位因扒鱼工作被捕罚款的演玉乡渔民透露:“在近海捕捞,海鲜价值不高,主要进口给商贩,然后收购给动物饲料加工厂。运气好的话,一趟能赚300万到500万越南盾,刚够工资,运气不好就会被抓,有船的人也不能出海,但船又小又弱,根本出不了远海。”

Tàu cá neo đậu tại cảng cá Lạch Vạn (Diễn Châu). Ảnh: Quang An
停泊在Lach Van渔港(演州)的渔船。图片来源:广安省

除了船队规模小令渔民“苦不堪言”之外,还有许多渔民不顾自身情况,不惜使用电击甚至炸药捕鱼。琼龙乡人民委员会主席陈文元坦言:“与以往相比,虽然破坏性捕鱼的现象有所减少,但仍然有很多渔船和渔民储存和使用这种捕鱼方法。” 近期琼琉县发生的鱼类因腹部破裂被冲上岸而死亡的现象,很可能是被水雷击中造成的。

参加近两年沿海开发检查组发现,渔船存放非法渔具的比例并不小,一旦当局严查,渔民们就会剪掉非法渔具,或者扔掉引信,将其驱散。

根据越南渔业总局海洋研究所2021年7月发布的评估调查,过去5年,北部湾的海产品种类和海产品储量急剧减少。以前,许多物种经常出现,但现在却不复存在。琼龙乡渔民裴文南先生举例说:“以前,在北部湾捕捞到的鲭鱼和金枪鱼很大,但现在几乎非常稀少,非常难得。”

另一方面,由于渔业资源不断减少,加之《北部湾渔业协定》不续签,加上中国每年4月至6月定期禁渔,包括检查和管制共同渔区,民间远洋渔船欲捕鱼,往往不得不潜入河静、广平等南部海域捕鱼。

琼龙水产协会主席武玉札回忆说:“以前我们刚开始由鱿鱼捕捞转为围网捕捞时,每次出海5-7天,捕捞几十吨鱼,每艘船收入10-20亿越南盾。但现在由于水产资源枯竭,捕捞船队密集,几十吨鱼的渔船已经很少见了。仅在北部湾,就有数千艘来自义安、南定、清化、海防等省的远洋渔船,在义安沿海,15米以下的捕捞渔船仍有2000多艘,水产资源的减少是不可避免的。”

据悉,在征求总理意见批准2030年渔业发展规划和2050年愿景的同时,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和渔业总局已限制各省新的捕捞许可证配额,并正在研究支持渔民在繁殖季节禁渔,以恢复水产资源的政策。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