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上是越南水产协会常务副主席、水产经济与规划研究所原所长阮柱海副教授在对越共中央政治局关于2020年前乂安省发展方向和任务第26号决议实施十年总结进行评论时提出的建议。
提出上述建议的依据是,义安省海岸线长达82公里,具有巨大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例如地方管理的水域面积高达4230平方海里。该省的海洋和沿海地区位于国际和区域间贸易路线的中心,位于中部地区的南北和东西轴线上。

目前,在义安省的经济结构中,包括宜禄、演州、琼琉、门卢市、黄梅市和荣市(考虑到即将扩建为沿海城市)在内的沿海地区是该省非常重要的驱动力。2021年,上述6个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0.44%,其余15个地区仅占49.56%。人均增加值达5847万越南盾,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34倍。
从2020-2025年任期伊始,省党部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确定:可持续地发挥潜力和优势,加快海洋和沿海经济发展速度;把发展海洋和岛屿经济与维护领土主权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建设和发展经济区、工业园区、物流服务区、沿海城市,朝着生态示范方向发展,吸引投资者,是义安省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解决方案。


国家评估委员会批准的2021-2030年乂安省规划(展望2050年)确定了主要发展方向,包括:2个增长动力区、3个战略突破、4条经济走廊、5个发展支柱区、6个城市中心。
尤其可以看出,发展沿海和海洋地区是该省实现突破性发展的核心优先事项之一。规划特别在沿海地区确定了两个增长驱动区,即扩建后的荣市(将门罗镇及宜禄县、雄原县的部分乡并入荣市)和扩建后的义安经济区(将更名为东南经济区)。同时,在义安省的四条经济走廊中,东部沿海走廊(连接1号国道、南北高速公路、沿海公路、国家铁路和海路)被视为主要走廊。



落实海洋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省委常委会关于加强党的领导,提高实施2030年和2045年可持续发展海洋经济战略成效的决议已讨论并将于近期印发。这标志着我省发展理念和战略的重大转变,具体明确了发展投资的重点和方向,避免分散和低效,但今后一个时期,应基本优先将投资资源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创造突破,为西部发展注入动力。
因此,到2030年,沿海地区经济将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7%至60%。人均增加值将达到约2.48亿越南盾。计划投资部部长范鸿光同志表示,这些数字和目标是经过仔细考量,并基于具体情况,确保切实可行。
为实现上述目标,义安省集中资源最大限度完成沿海地区的重点任务,即培育两大增长动力(荣市发展成为沿海城市;东南经济区发展成为推动海洋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与此同时,义安省还形成了东部经济走廊,这是一条长约90公里的海上经济走廊。该走廊的半径在该省其他三条经济走廊中最为宽阔,因为该地区地势平坦,与其他路线和交通方式连接便捷。
沿海经济走廊的发展将与城市发展、高科技产业、综合服务业和海洋经济部门相结合;将与其余经济走廊联系起来,作为该省发展的动力,包括:胡志明路经济走廊、7号国道经济走廊和48号国道经济走廊;与海洋建立东西方向(老挝-边境口岸-海港,西部-大海)的区域联系;与南北方向(清化、河静)的区域联系,以便在各次区域之间以及各省之间建立分工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吸引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素质,转变劳动力结构。


然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并引导两大增长引擎区发展、打造东部经济走廊和建设三大沿海城市中心,需要有重点、有重点、有优先。为此,省委常委会确定了促进义安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四大优先事项,具体如下:同步发展交通运输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吸引投资;发展旅游业和沿海城市;发展渔业、水产养殖业和水产品及海鲜产品开发。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和发展海洋经济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每个沿海国家的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义安省是具有诸多优势的地区之一,有望为成功实施至2030年、展望2045年越南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正如越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省国会代表团团长、省人民议会主席泰成贵同志在讨论该内容的省委常委会会议上强调的那样,实施过程是量化的,确保适合我省的实际,并展现活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