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上所述,近年来,许多跨国科技公司选择在义安省寻找机会并决定投资。在外资纷纷涌入越南的背景下,如果考虑到交通基础设施、贸易和服务基础设施等条件,义安省与河内、北江、太原、北宁、海防、广宁等北部省份,以及胡志明市、平阳、同奈等南部省份相比,并不具备太多优势。那么,义安省近年来成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源于我省招商引资的高度政治决心。省党委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决议将“大力改善投资营商环境,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确定为2020-2025年我省三大发展突破口之一。
该省已确定建设富有创造力、服务型政府,以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满意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目标。省委已颁发关于推进行政改革的第5号决议和关于数字化转型的第9号决议;2022年1月24日,义安省颁发决定,批准“2021-2025年阶段改善投资营商环境、提高招商引资效率”项目。目标是克服过去的不足和局限性,旨在创造更加有利、开放和有吸引力的投资营商环境,促进和提高招商引资效率,为经济社会快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其中,义安省还成立了行政改革指导委员会,由省委书记Thai Thanh Quy担任主任(目前,义安省是全国唯一一个由省委书记担任行政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的地区)。
为了统一党员干部的认识、观点和愿望,传达省委常委会的意志和政治决心,2023年5月11日,乂安省委常委会组织召开省委常委会与省机关集团厅级领导、专家对话会。省级桥点厅级领导、专家代表800余人,33个基层网络桥点的省机关集团党员干部5000余人参加对话会。

在这次会议上,乂安省委常委同志强调:省领导班子始终倾听意见、分享经验,客观评价干部素质和能力,包括任何可能出现的失误,但始终致力于妥善有效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对于存在滞后、不力、干扰和问题的地方,将根据反馈意见和公众意见,在审查核实无误后,将领导班子移交给专门人员。省委书记强调:本省对违规干部严肃处理,但对有活力、有创造力、有责任心的干部,将采取激励和关爱措施,使行政改革工作不断取得进展,为推动本省发展作出贡献。
乂安省行政改革指导委员会会议还坦率地指出了舆论反映仍突出、需要纠正的问题。第二次会议(2023年7月27日)已提到,建设厅、自然资源环境厅等专业局部分官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滋事滋事,受到舆论举报。据此,乂安省行政改革指导委员会要求各机关、单位负责人推动落实模范责任,加强对所管理干部、公务员、公职人员和职工队伍在履行职责、履行社会公德和行政改革方面工作的监督、提醒和纠正;克服回避、推卸和畏难担责的现象;坚决撤换和移送在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出现停滞、软弱、违反社会公德和负面舆论的官员。据了解,此后这些单位还有一些专业部门的领导职务调动。



除机构改革外,行政程序改革也被该省视为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吸引投资、预防和打击腐败与消极行为的前提之一。省人民委员会已出台多项文件和计划,旨在审查和简化行政程序,建设电子政务和数字政府。特别是,2022年3月6日,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颁布了第580/QD-UBND号决定,成立跨部门工作组,以推进行政程序改革,改善投资营商环境,开展对外合作。该工作组每月汇总和统计各部门、行业和投资营商相关领域行政程序办理情况,以督促和消除投资者在办理行政程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

2023年3月23日,乂安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了关于2023年全省行政程序改革与简化的第191/KH-UBND号计划,其中共需改革与简化74项行政程序。同时,乂安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各部门、行业、县、市、镇人民委员会制定、颁布并在各机关、单位落实该计划。
迄今为止,所有需办理的行政手续已在国家公共服务门户网站和义安省行政手续信息系统上100%公开。该省将继续按照路线图,至少精简和减少20%的内部行政手续。省、县、乡三级行政手续的提前和按时办理率较高(97.61%)。

内务部部长阮越雄评价说:近期我省行政改革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这体现在省级竞争力指数、行政改革指数的排名结果上;我省招商引资环境更加开放、有吸引力、有效;人民群众和企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特别是,由省委书记主持的省行政改革指导委员会已经启动,在全省干部、公务员和公务员的思想、意识和行动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各部门、各部门和地方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顺畅,推诿扯皮的现象大大减少,各地方之间相互交流、协调配合,努力化解瓶颈和困难,为人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给企业和投资者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义安省一直保持省领导、各部门、行业和投资者之间的定期对话机制,及时解决该地区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省人民委员会主席阮德忠多次强调,省及各部门、行业拥有许多“权利”,但投资者只有一项“权利”,那就是投资或不投资的权利。而要让投资者放心地在本省投资,最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各部门、行业的态度。各部门、行业本着“快速、正确、有效”的精神推进行政程序改革,明确以企业和投资者为中心,服务于合作伙伴。

这清楚地表明,各部门、各地方按照规定将重点项目行政审批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许多项目提交文件后仅需5天即可获得投资登记证。这一变化再次肯定了义安省大力改善投资营商环境的决心和努力,体现了该省“党委、政府永远和企业在一起”的方针。秉承省人委会主席阮德忠多次强调的“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也是本省的困难和障碍”的观点,各部门、各地方主动倾听、了解、反思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积极解决,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解释和辩解”。

黄盛达股份公司领导表示:省、各部门、行业、地方从投资调研阶段就陪同基础设施投资者,办理投资审批手续、场地清理等。此外,公司还得到省、各部门、行业、地方领导对工业园区项目围栏外同步基础设施如道路、110kV变电站等的投资支持,确保工业园区内投资者的生产环境和能源供应,为推动公司在全省工业园区项目的招商引资创造有利条件。

除了省级层面的努力外,各县、市、镇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出台了多项行政改革措施。宜禄县人民委员会主席阮进勇强调:“作为全省招商引资重点地区,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该县已迅速制定了2021-2030年土地利用规划,我们将按照规划向投资者提供信息,为投资者创造民主透明地获取土地信息的条件。同时,该县指示整个政治系统参与到土地审批工作中,以吸引并尽快将投资项目投入运营。”
省领导的指示精神已得到深入贯彻,各部门、各行业、各地方发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变化。黄梅市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范文豪强调:“要发展城市,就必须发展工业。”因此,近年来,该市集中动员全系统力量,做好工业园区的场地清理工作;与投资者搞好关系,派员陪同投资者办理行政手续,排除困难和障碍,确保区域安全有序,为投资者树立信心。
除了努力提高PCI、PAPI和PAR指数外,义安省还发布了一套指标,用于评估该省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地方的管理能力质量(DDCI)。每年,都会评估并公布各部门、分支机构和地方的DDCI结果。DDCI结果是各部门、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和地方切实了解其管理、行政和治理能力的基础。从而提高改进指标的精神和责任,使全省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秉承越共中央政治局第39号决议的精神,义安省必须在行政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改善投资和营商环境,努力将全省竞争力指数PCI、PAR指数和PAPI提高到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