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军医的战场日记

在老房子里,福山乡(安山)邓维黄先生翻阅着战争日记,找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那里只有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景象,只有战士们的精神和战斗意志,只有战友情谊和后方归属感。

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张,工整挺拔的圆珠笔字迹,都凝聚着这位来自义安西部地区的军医的心声和感受。黄先生分享道:“十二年的军旅生涯,经历了残酷的战斗,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但我依然坚持要保留日记,这是我回国后最宝贵的财富。”

Tập nhật ký chiến trường được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cất giữ cẩn thận trong chiếc hộp sắt;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mở những trang nhật ký chiến trường; Một trang trong tập nhật ký của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这本战争日记被邓维黄先生小心地保存在一个铁盒子里;邓维黄先生翻开了战争日记的一页;邓维黄先生日记中的一页。

日记将老兵邓维黄(1946年出生)带回到他在河内医科大学三年级时的情景。1970年底,抗美援朝战争异常激烈,南方战场急需人力支援,尤其是医务人员来照顾和治疗伤员,邓维黄先生和99名同学被调往战场。

这位医学院学生得以回家探望并嫁给了一位乡村学校的老师,然后匆匆赶往首都接受训练,等待着奔赴战场的那一天。1971年初,邓维黄暂时放下了笔,离开了讲学堂,成为一名军医。

他们带到东南战场的行李,除了军装、武器、药品等生活必需品,还包括一本玻璃纸笔记本和几支圆珠笔。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士兵往往非常浪漫,他们习惯于记录每天发生的故事,表达自己作为身处其中的人的感悟。

6 tập nhật ký được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đánh số thứ tự; Những trang nhật ký ông Huỳnh viết trong ngày 30/4 và 1/5/1975 và trong dịp đón Xuân Ất Mão 1975.
日记共6卷,由邓维黄先生编号;日记内容是黄先生于1975年4月30日、5月1日和迎接1975年毛泽东之春时所写。

战争结束后,留下了许多具有文学价值的日记,它们丰富了史料,帮助后代更清楚地了解抗美援朝士兵的生平。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阮文实的《邓水镇日记》和《永远的20岁》。两位作者都在战争中牺牲,但他们的名字将与日记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邓维黄先生比牺牲的战友幸运,他只受了点伤,回到了家乡与家人团聚,并带回了自己的日记。他的日记共分六卷,每卷都有编号,记录了一名医务兵五年(1971-1975)的战争、工作、生活和感悟。

书中有很多页面记录了激烈的战场场景,主要有:凌晨4点30分,B52轰炸机袭击了停车场,但汽车只是被一棵树压扁了。我们正午睡时突然从吊床上跳起来,走到隧道入口时,第一轮炸弹已经爆炸。下午5点,全队渡过了西贡河……死亡确实就在我们面前,几架直升机在周围盘旋,全队只有一支AK,决心一旦被发现,要么被活捉,要么被击毙……

这就是听到战友去世的消息时的痛苦:消息是,释永信在庄邦(Trang Bang,进入敌方坦克阵地)执勤时牺牲。就在昨天,我走进总参谋部大门,看到释永信拿着AK步枪走了出来。我们没来得及说话,只是打了个招呼。就这样!当胜利临近时,释永信将留在这片土地上。再见,释永信!

而那本日记里,也写满了后方传来的亲人离世消息所带来的无尽悲伤:收到妻子的来信。听到你们两位去世的消息,我非常难过。我难过到不知道该向谁倾诉。亲爱的叔叔!我还约好了回来看你们,可是你们已经走了,我又能怎么办呢?1971年1月4日早上,我和你们告别去值班的日子,也是我和你们告别的日子……”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trái) thời quân ngũ. Ảnh: NVCC
邓维黄先生(左)服役期间。图片来源:NVCC

对于常年扛枪的士兵来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迎来停战日,好让自己好好休息,无忧无虑地睡个好觉。而这一天终于来了,士兵邓维黄记录了自己在《巴黎协定》签署第一天的感受:1973年1月28日:经过多年充满艰辛、牺牲、艰辛和激烈的斗争,停战之日终于到来了。根据协议,停火于今天早上7点开始,但周边一些地区仍然能听到震耳欲聋的炮声。过去几天,B52轰炸机有所攻击,但次数有所减少。昨晚,敌人仍有攻击,但次数不多。今天,全国人民的所有希望和期待都已实现。停火的气氛似乎非常愉快。一家人大概正在准备迎接一个多年来从未有过的没有枪声的新年……

在战场中央迎接猫年(1975),战士不禁感慨万千,感动不已。除夕夜,战士吐露了自己的感受:春节30日(1975年2月10日),晚上9点……时间过得真快,战场上的第五个春节了。春天来了,为什么我的心却没有一丝兴奋?是不是因为我在远离部队的地方过春节?或许吧!……现在,父母一定围坐在火堆旁,非常想念我。快要除夕了。如果这个春节我错过了你,父母会更加忧愁难过,家里也会空空荡荡的……

这是黄先生在神圣的除夕夜的心情:“猫年之春,除夕,午夜……除夕夜来到了祖国的每个角落/春天来了,生机勃勃/猫年之春带我们去战斗/这场战斗,胜利将属于我们”。

Những kỷ vật chiến trường được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lưu giữ.
邓维黄先生保存的战争遗物。

与邓水镇女士、阮文德先生等众多英雄烈士不同,军医邓维黄亲身经历了1975年春季大捷,亲眼见证了胜利的时刻和心中无比的喜悦。

那一刻被他记录了下来:4月30日下午5点30分,多么激动和喜悦啊!下午5点,广播宣布西贡彻底解放。我还以为要花几周时间才能迅速攻占西贡呢。今天的气氛完全不同,所有人,无论是参谋人员还是伤员,都兴奋不已,胜利的气氛沸腾了。签署《巴黎协定》那天是快乐的一天,虽然还有敌人,但敌人现在已经无条件投降了。可惜没有摄像机记​​录下大家此刻的心情和今天的气氛。多么激动和快乐啊……”

这些日记都被邓维黄先生小心翼翼地保存在从战场带回来的铁制医药箱里。他还保留着背包、水壶、匕首、手电筒等许多军旅生活的纪念品。

保存着这些纪念品,这位前军医想要永远铭刻自己那段充满活力、英勇无畏的青春岁月。每当子孙聚首,战友们来访,他都会翻阅日记和纪念品,每一页日记,每一件纪念品,都是一个故事……

Ông Đặng Duy Huỳnh (thứ 2, bên sang trái) cùng các bạn đồng khóa Trường Đại học Y khoa Hà Nội. Ảnh: NVCC
邓维黄先生(左二)与河内医科大学的同学们在一起。图片来源:NV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