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地区退伍军人引领新农村建设
(Baonghean) - 在兴安北乡(兴原县),捐地扩路运动正在大多数村庄如火如荼地开展,旨在建设宽敞的道路系统,服务于人民的生活,并早日带领该乡迈向新农村建设的终点线。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来自宗教地区的退伍军人。
![]() |
兴安北乡(兴原县)居民的道路和房屋日益美丽宽敞。摄影:孔建 |
与以往不同,兴安北乡(兴原)6A村的村内道路现已拓宽,出行更加便捷,村庄景观也更加开阔美丽。村民们一致认为,道路的拓宽得益于村长兼老兵协会主席阮廷焕教友的大力支持。阮廷焕先生积极动员民众捐地修路,他的家人更是带头参与了捐地运动。
“家门前的路还比较窄,不符合新农村标准,我们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把栅栏往里移,拓宽一下路。我们家捐的面积总共大概有100平方米。”2,失去了一点土地,但有了更便捷的道路”。
看到黄先生捐地开路,邻近的几户人家也自发地把篱笆搬到自家菜园里。几天后,整条路就被拓宽、拉直了。
![]() |
阮廷焕先生,现住兴安北乡(Hung Nguyen)6A村。他家的篱笆被拆迁,用于捐赠土地开路。摄影:孔建 |
阮廷焕先生补充说,不仅他家门前的路,村里大部分的鱼骨路都拓宽了。这得益于村里居民的共识和自发行动。6A村90%的居民是天主教徒,除了修建乡村道路外,村民们还积极参与修建文化屋和土地改作,决心不输给其他村子。阮廷焕先生分享道:“作为一名曾经参军的天主教徒,我始终鼓励信教的人们要始终过着‘美好的生活,美好的宗教’的生活,和谐地履行作为天主的牧羊人和作为社会公民的职责。许多人听从了我的建议,积极响应新农村建设运动。”
在6B村,我们见到了退伍军人协会副主席范忠绒先生,他也是一位积极捐献土地建设新农村的教友。在实施土地转用、土地整合和地块交换政策的过程中,乡人民委员会工作组最初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大多数农户不愿放弃自己的土地。范忠绒先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退伍军人的职责,于是说服妻子和孩子捐献了1.3亿平方米的土地。2稻田用于修建内部道路。同时,动员村民效仿。最终,15户人家同意捐赠稻田,总面积近1500平方米。2修建内部道路,方便生产和收获。
![]() |
兴安北乡 (Hung Nguyen) 6B 村的 Pham Trong Nhung 先生一家已经放弃了近 4000 万2花园用地拓宽道路。图片:Cong Kien |
我和妻子有六个孩子,两个女儿,四个儿子。起初,没有人同意捐献自己的农田,因为家里没有土地用于生产,孩子们又不得不远行以赚取更多收入。我仔细分析了利弊,最终大家都同意了。更令人高兴的是,其他家庭也纷纷效仿。
此外,房子后面的鱼骨路仍然很窄,车辆通行困难,尤其是在收获季节。趁着社区和公社动员开路的机会,范忠绒一家主动把篱笆移进了菜园,让出了近40米。2园地用于开辟道路。多亏了园地,后面的农户也纷纷同意捐献土地,道路现在变得更宽阔,只等着浇筑混凝土,让出行更加便捷清洁。与阮廷焕先生一样,阮先生也强调,作为一名退伍军人,自愿捐献土地是必要的,重要的是要为教区居民树立榜样,支持新农村建设运动。
回到兴安北,我们还听到了教友范仲道(Pham Trong Dao)一家的故事。范仲道是老兵协会主席,也是第五村前线工作委员会主席。他家刚刚投资5000多万越南盾,修建了一扇宽敞的大门。不久,公社实施了扩建农村道路的政策,范仲道家门前的路仍然很窄,因此被列入需要扩建的道路名单。得知这一消息后,范仲道无需组织上门宣传动员,便主动拆除了大门,将栅栏移了进去。
![]() |
兴安北乡5村文化馆。摄影:Thanh Le |
众所周知,这里是商业和贸易的黄金地段,但他的家人同意捐出 2000 万美元2被认为是扩建道路的“黄金地段”。作为前线工作委员会主席,范仲道先生还动员村民自愿拆除围栏,腾出土地用于扩建道路。
兴安北乡退伍军人协会主席阮如鸿表示:“全乡共有11个村,天主教徒占64%,其中3个村全是天主教徒,7个村天主教徒户数较多,1个村天主教徒户数较少。全乡干部群众正努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早日建成,目前主要工作是开路、土地转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这要归功于天主教退伍军人捐献土地、动员群众实施的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