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凤蔚在康市场开市那天遇到,来修摩托车的顾客不少。他满头大汗,双手沾满油污,在市场旁边的小修理铺里,像风车一样飞转,熟练地使用着各种修车工具。这时电话响了,他把手机贴到耳边,边接电话。他放下手中的扳手,急忙用旁边的抹布擦去手上残留的润滑油,示意向顾客道歉:“武烈有人肚子疼得厉害,急需就医,家里穷,没钱租摩托车。我联系了队友,但今天早上大家都很忙。现在我得赶紧走了,摩托车还没修好,谁需要我的摩托车就拿去,我回来修好后再送过来。希望大家谅解。”说完,Uy骑上摩托车扬长而去……所有的顾客都乐呵呵地同情Uy,看来这里的人太熟悉Uy突然变得忙碌了。

2018年,攒了一点钱后,Uy买了一辆旧马蒂兹公交车,用来载客运营,赚取额外收入以补贴生活。在载客过程中,Uy遇到过很多处境困难的人,他们经常生病,只有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才敢去看医生或去医院治疗。一位孤独的老太太就属于这种情况,她靠补贴和从菜园里采摘的蔬菜和茶叶拿到市场上卖为生。她头痛了很久,去了区医院,医院建议她去上级医院检查,但由于她情况困难,她一直拖延。疼痛越来越剧烈,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迫使她不得不去看医生。当她拿到车费时,手里拿着用1000、2000、5000越南盾的小硬币凑成的10万越南盾,Uy感到很内疚。于是,Uy 决定免除她的所有车费,甚至用自己的钱给她买面包和牛奶。

从那天起,凡是生活困难或贫困,需要去医院的人,乌伊都会免费接送。渐渐地,乌伊的善举被当地贫困病人知晓,他的“免费”接送次数也随着人们的需求而增加。从此,不按时吃饭、睡眠不足、路上吃方便面或吃个三明治就成了乌伊的常态。 “很多次,老婆刚做好饭,端起碗要吃,有人喊救命,我就扔碗跑。半夜睡觉,电话响了,听到呼救声,我就把毯子扔了,赶紧穿上衣服跑……有一天,送完病人去医院,办完入院手续,上车回家,才发现自己穿错了两只不同颜色的拖鞋。肚子咕咕叫,才想起还没吃晚饭。”黄先生分享道。


后来,黄伊的慈善活动影响巨大,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许多人自愿捐献几十美元、上百美元给黄伊,让他多买点油,用于接送贫困病人。当到医院检查治疗的贫困病人越来越多,超出黄伊的承受能力时,许多有车的人也纷纷和黄伊一起分担。
2022年,阮富伟与在荣市经商的阮忠昌之子阮子黄倡议在清章县成立零洞车队。该县有私家车的7人参加,包括:阮凤伟(清阳,队长)、陈文强(武烈乡)、阮廷孟(行林乡)、陈氏玉耀(勇镇)、洪明(清美乡)、阮友雅(清东乡)和杨上(清灵乡)。他们大多是体力劳动者,开出租车或服务车,收入依靠接送,生活依然困难。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互爱互助的精神,乐于分享,秉持着“少残枝,多残枝”的座右铭。例如,0洞车队队长阮凤威先生,他的妻子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幼儿园当合同教师,每月工资不到400万越南盾;长子常年体弱,父母年迈体弱,他还要照顾年近百岁的祖母,所有开销都花在汽车维修和保养上。“我的经济条件比别人差很多,甚至可以说是拮据。所以,刚开始做慈善的时候,难免会遭到诽谤、质疑甚至鄙视。”阮凤威先生回忆道。
背负恶名的不仅仅是黄先生,卡车队的兄弟们也一样。了解他们兄弟俩处境的人都觉得“蜗牛连壳都带不起来,还扛着一根木桩去蹭青苔”;很多人对队员们的活动持怀疑态度,“他们得从一些机构领‘工资’才能工作,哪来的钱去做慈善”,也有人认为0洞卡车队的慈善活动只是“作秀”,是“打着名声”来抬高自己的名声……

阮凤威和其他团队成员无视恶语、诽谤和嘲讽,默默地做着慈善事业,免费接送贫困病人,呼吁善心人帮助当地不幸的生活和困境。“与其解释,不如行动起来。我相信每个人都会理解并与团队分享。做慈善,不必等到富有或拥有很多钱,只要有一颗爱心就行。做慈善,不必在乎名声,不必在乎得失,只要希望帮助别人,帮助生命,让自己感到安心,就够了。”阮凤威说。


清章乡地域辽阔,与其他乡镇相距甚远,也是民生艰难、民不聊生的地区。天气恶劣时,许多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需要住院治疗,整个团队满负荷运转,但仍无法满足民众的需求。冯威忧心忡忡地说:“目前团队只剩下4名成员,其中3人因为工作繁忙、生活拮据而主动提出离队。4个人负责4个组,但仍然无法应付所有工作。虽然有人求助,但我们不得不同情他们,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太大了。曾经有一个人一天跑了4趟荣市和清章乡的往返,累得筋疲力尽,再加上经济条件有限,根本负担不起。光是汽油费,荣市和清章乡之间的往返就需要20万越南盾。”

最让人担心的是私家车,大多是四座、手动挡,车厢狭小,转运轻症病人容易,转运重症、急诊病人就难了。队员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后排座椅全部拆掉,换上一张折叠床,仔细绑好,再加一张床垫,让病人躺着减轻疼痛。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床铺没有固定,路途颠簸,病人颠簸得浑身酸痛;又不是专车,紧急情况下只能在限速内行驶。而且由于私家车没有配备氧气瓶等医疗设备,在送病人去急诊室方面受到很大限制。
在零号车的陪伴下,阮凤威先生和队员们已经记不清送过多少病人去医院检查治疗。对他们来说,最开心的事莫过于把病人接走,等他们恢复健康后再送回去。如今,加入零号车队伍的人越来越多,阮凤威先生和队员们的愿望是拥有一辆专业的救护车,更好地服务民众,帮助更多的人,帮助贫困人群减少他们所承受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