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茂上游渔村的感受!

通往琼胜乡的路比我十年前刚来时方便多了。我从纸桥镇出发,沿着1A国道向北行驶到琼春路口(黄梅镇),然后沿着48E国道返回琼胜乡。长期以来,每当黄梅镇或琼柳县的1A国道被洪水淹没时,这条路就成了车辆的避洪通道。在群山环抱之中,武茂湖渐渐显露出来。雨季时,湖水上涨,水位逼近公路。远处,山脊上仍留有银色的泥痕。

琼胜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胡建成先生热情地与我们握手,并赞叹道:“过去,一提到琼胜,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个偏远的山区乡镇。但现在,这里水源充足,武茂灌溉湖每年产出数百吨水产品,年均产值超过100亿越南盾。得益于武茂湖的水源,全乡耕地面积已达每年1229公顷,种植水稻、玉米、甘蔗、菠萝、橙子、橘子等作物……”

Hồ Vực Mấu vào mùa khô, dấu tích về những cánh đồng sản xuất của người dân trước đây lại hiện ra. Ảnh: Long Hồ
旱季时节,武茂湖畔会显露出昔日农田的痕迹。照片:龙浩

从地图上看,琼胜乡完全位于武茂湖盆地内,总自然面积达4010.12公顷。湖水如同血管般蜿蜒流淌在相思树和菠萝山丘间,无意间造就了片片葱郁的绿洲。武茂湖是迄今为止该省最大的人工水库。湖水源自黄梅河,黄梅河发源于义丹县和琼柳县西部的溪流。

黄梅河最初发源于清化省西南部的如春县和如城县,流经义丹县,蜿蜒穿过琼柳县西部的山林地带,全长44公里,然后向东流入昆河口。如今,黄梅河的上游是琼胜乡和新胜乡的木瓯湖。自木瓯湖建成以来,黄梅河的长度已缩短至仅19.4公里。

据宁越交副教授所著《琼流文化地理》记载,唐宣宗皇帝(860-874年)统治时期,高边省动员民众开凿了两条运河——黄梅运河和杜坎运河,以便将水引向大海。黄梅运河从清化省的静嘉市流经琼峪市的东泉、帝乐、卓智、新安等村庄,最终汇入农端-黄梅堤坝,在通往琼立、琼芳的交汇处与黄梅河下游汇合,最终流入昆河口……

Hồ Vực Mấu. Ảnh: Google Maps
毛湖。图片来源:谷歌地图

琼胜乡的许多长者还提到,在法国殖民时期,殖民政府曾计划修建一座水坝,截断黄梅河,灌溉黄梅地区,同时还将杜良巴拉的水引至奠安琼田。然而,由于战争,这项计划未能实施。直到1978年国家统一后,武茂湖才开始修建。十年间,青年志愿者们动手挖掘并建造了数百万立方米的土石。1983年,武茂湖部分区域开始灌溉;到1988年,整个水库建成,成为一个清凉的水库,为黄梅地区广阔的黄金季节提供灌溉。

目前,武克毛湖的流域面积达215平方公里。2该水库正常水位为21米,加固水位为22.72米。水库区域从新胜乡延伸至琼胜乡,再到琼庄乡,库容约7500万立方米。该水库负责为超过3431公顷的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为400公顷的水产养殖提供用水,并为黄梅镇10个坊和乡以及琼柳县其他一些乡的14万多人提供生活用水。

武茂湖位于河口附近,而为其引水灌溉的黄迈河河道不长,坡度也不大。武茂湖流域年平均降雨量可达1594毫米。雨季从每年的8月持续到11月,因此这段时间也容易发生洪水。

Hệ thống cửa xả hồ Vực Mấu. Ảnh: Tư liệu
武茂湖泄洪闸系统。照片:文档

根据计算,如果湖水位达到正常水位21-21.5米,新胜乡和琼胜乡将有8户人家受淹;如果达到21.61米,将有19户人家院子被淹;如果上升到22.72米,琼胜乡和新胜乡将有487户人家受淹,其中琼胜乡413户,新胜乡74户。此外,武茂湖若开启3个泄洪闸泄洪,将影响5363人;若开启4个泄洪闸,将影响13502人;若按设计开启5个泄洪闸,将影响26789人。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如果武茂湖的水位保持在正确的设计水位,就能防止黄梅镇被淹,但相反,湖泊上游的大片居民区将会被淹。

或许,许多人看到这些数字会感到震惊,但对于琼胜乡的居民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自1988年水库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琼胜乡的居民早已习惯了与洪水共存。然而,琼胜乡的洪水与河流溪流沿岸的洪水有所不同。这里的洪水涨落缓慢,随着武茂水坝泄洪闸的开启而涨落。他们以一种异乎寻常的平静迎接洪水的到来。

追溯历史,琼胜乡成立于1954年。建乡初期,琼胜乡的乡民们需要学习种植水稻、开垦农田和牧场。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琼柳县委推行了沿海乡民向琼胜乡迁移的政策,以发展新的经济。许多原本以划船和捕鱼为生的家庭转而拿起锄头和犁,开垦新的土地。渐渐地,琼迪、琼芳、梅雄、琼坝、琼玉等新村庄相继建立起来。

Ảnh: Long Hồ - Tiến Đông
照片:龙浩 - 天东

现任5号村前线工作委员会主任阮文国先生,原籍琼迪(今黄梅镇),回忆说,1967年,他只有10岁,就随父母来到琼胜镇生活。那时,在阮文国先生纯真的孩童眼中,浮现出一幅画面:一群人肩扛重物,沿着黄梅河一路向西,渐渐消失在群山和森林深处。

“我们刚来这里的时候,黄迈河上游还有很多小溪流。习惯务农的农户很快就适应了新的生活,但习惯捕鱼的农户却遇到了一些困难。我们带来的渔网和工具只能存放在厨房的阁楼里,”郭先生动情地回忆道。

后来,武茂湖形成后,老渔村的村民们终于有机会展现他们的捕鱼技艺。5号村目前有246户人家,几乎每户人家都有一艘三板船和一张渔网。其中,超过半数的家庭以在武茂湖捕鱼为主要收入来源。

Bè nuôi cá lồng trong lòng hồ Vực Mấu. Ảnh: Hồ Đình Chiến
Vuc Mau 湖的鱼笼。照片:何庭建
Thả trâu bên hồ Vực Mấu. Ảnh: Long Hồ
在武茂湖放生水牛。照片:龙浩

阮越海先生是5号村的一名渔民,除了在几块承包稻田里干活外,他几乎每天都在武茂湖上捕鱼。他平均每天能捕捞2-3吨鱼,收入40-50万越南盾。

谈到为了防止黄梅镇发生洪水,进而导致琼胜乡受灾,政府将武茂湖水位维持在21米以上,琼胜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清先生、郭先生以及我们遇到的许多民众都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即便湖水位上升到22.72米,琼胜乡整个中心区域也可能会遭受严重洪涝灾害。

目前,在郭先生家后院,靠近湖边的地方,建起了一道水位线标记。标记用红白相间的线条标示,以2013年的洪峰水位为标准。九月底的那场洪水过后,水位已经下降,但淤泥痕迹依然清晰可见。每到雨季,无需亲戚打听,只要走到后院抬头看看水位,就能了解老家的水位情况。

2010年,琼胜县琼柳县人民委员会修建了5公顷的安置区,用于安置水库周围的54户居民。然而,与2013年洪峰相比,许多居民已经抬高了菜园和房屋的地基,因此他们决定不再搬迁,而是选择在洪水来临时共同生活。

琼胜乡人民为了蓄水修建武茂水库,牺牲了数千公顷土地,每年都承受着巨大的损失,以维持水库水位,减少下游地区的洪灾。如今,他们和其他许多地方一样,携手并进,致力于打造现代化乡村,总投资超过4760亿越南盾;其中,人民捐款、捐地、捐工程、捐树,并投资房屋翻新,总额超过2790亿越南盾……琼胜乡党委、政府和人民也正努力争取在2025年之前达到现代化乡村标准。

三十多年来,武茂湖的湖水一直向下游流淌,而上游地区的居民也见证了这座灌溉水库水位的涨落。送别我们前往下游时,郭先生坚定地说:“如果我们上游的居民能够通过开垦菜园、抬高房屋地基来应对洪水,以此换取下游居民的安全,那么这也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Hồ Vực Mấu nhìn từ trên cao. Ảnh: Hồ Đình Chiến
从高空俯瞰茂湖。照片:胡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