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农历九月和十月,全国各地的民众和游客都涌向位于兴原县兴盛乡的黄梅寺。
来自荣市的游客阮氏珊女士说:“受新冠疫情影响已久,今年的黄梅庙会刚刚恢复,我们全家都非常兴奋。我们不仅在节日期间来黄梅庙,连月圆、大年初一等日子,我们一家人也都会来黄梅庙。”


在民众心中,黄梅先生是信奉母神教的王室官员中的“智者”,深受民众敬仰,全国各地都有人崇拜。然而,信奉母神教的四大宫廷也供奉黄梅先生,但只是次要的崇拜。主庙位于义安省兴元县兴盛乡,该庙也被称为春岩庙(取自春岩村的地名)或莫黑灵图庙(取自风水理论中的地形、山川和河流)。
黄梅寺风景秀丽,山水秀丽。寺前(南面)是宽阔的蓝江河,宛如一条碧绿的丝绸,船只来往穿梭,熙熙攘攘;寺后是蜿蜒的昆木河,两岸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稻田。昆木河对岸是奇兰山、雍贵山和方黄忠道,这些山峰都保留着历史遗迹,松树和桉树林茂密茂盛。
该寺除了风景秀丽之外,长期以来还以其神圣而闻名,主要供奉黄梅先生,此外还供奉宋同玉女、国公太保福观公和将军富国上相观阮维乐。

皇梅庙始建于黎朝(17世纪)。后因历史变迁、战乱和自然灾害,庙宇遭到严重损毁。20世纪末,庙宇得以修复。多年来,政府、当地民众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一直积极参与庙宇的建设。目前,上宫、中宫、下宫三大主体建筑均已建成,其他建筑如仪门、正门、中坛、男女童楼、左右厢房、香炉、陵墓等也在持续修复升级。皇梅庙会的规模已超越了一个村庄和一个地区的界限,吸引了来自南北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参加。

黄梅庙会是弘扬传统文化价值观、培养爱国爱乡精神和“饮水思源”道德观念的盛会。同时,这也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雄原朝圣的机会。雄原是一片拥有悠久文化、历史、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的土地,孕育了众多才华横溢的学者和英雄事迹,他们用生命和事业为祖国和祖国增添了光彩。

2022年王皇梅庙会将于农历十月初九至十日举行。在此之前,从农历九月初九到十月初九,庙里每天都会迎来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朝拜。游客最多的仍然是来自河内、高平、谅山、宁平等北部省份的游客。
来自宁平的游客黄红杏女士说道:“今年我来到皇梅寺,发现寺内环境非常整洁、优美、有序。寺庙管理部门的服务态度也更加专业。对于我和家人来说,皇梅寺是我们每次朝圣精神文化遗产时都会回到的地方。”
在与兴原县文化信息厅厅长黄氏怀清女士交谈中,我们了解到,黄梅庙会是29个省级节日之一。因此,兴原县决心举办规模宏大、隆重、安全、经济的庙会,同时确保精神层面的传承和古老传统的传承。因此,今年除了举办五项传统仪式外,还将组织大规模的游行,通过水路和公路,从春岩村阮家庙出发,前往黄梅庙(约400人参加;4艘龙舟、12艘三板船,船上装饰着国旗、色彩缤纷的节日旗帜、鼓、轿子、阳伞和独角兽)。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是在木河上放飞花灯的夜晚,为节日营造出璀璨夺目的梦幻氛围。今年的节日活动也更加丰富多彩:义静县各地方民歌俱乐部和岩歌俱乐部之间举行了群众文化交流之夜;各乡镇运动员参加了女子排球、赛艇、拔河等体育比赛,此外,邻近的南丹县、安城县和多良县也参与其中。所有活动均在寺庙区域举办,旨在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并传承和弘扬节日的传统文化之美。
可以肯定的是,一年一度的黄梅庙会与省内其他节日一样,已成为人民和世界各地游客心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精神节日。黄梅庙遗址以其独特的景观和环境,深受人民喜爱,与光忠王庙、归阳山、黄忠府等景点一起,成为义安省林江旅游线路上的热门景点。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黄梅庙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兴原县近日已向省人民委员会提请批准“保护、修复和扩建黄梅庙会历史文化遗迹”项目。该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13.68公顷,分为精神区、服务区、庆典区和景观绿地四个区域。

目前,该项目正在实施一期工程,总投资超过1150亿越南盾,主要资金来自捐赠和社会募集。项目一期工程的灵修区和服务区已基本完工。县政府正在继续呼吁社会募集资金,以便其他建设项目尽快实施。
此外,该县还注重宣传该遗迹的形象和价值,并与本地区其他遗迹如黎鸿峰总书记纪念地、苏联义静遗迹地、阮长苏纪念地、黎王庙等一起,提升本县整个遗迹体系的价值。
未来几年,雄原县将继续完善规划,重点投资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国家管理,打造吸引游客的特色旅游产品。重点提升历史文化遗迹体系的价值,开发精神文化旅游。加强宣传推广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雄原,发展旅游业,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