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年来(2018-2023年任期),义安省农民协会努力克服极端天气、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观经济波动等困难和挑战。结合实践经验,全省各级农民协会发起和组织了多项务实竞赛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和会员的积极参与,在各领域产生了积极变化。
最显著的体现是“农民竞产善营、团结互助、持续脱贫”运动,有力地激发了农民艰苦创业、积极创造的精神,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大胆投入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平均每年有30多万户会员加入,15万多户会员荣获各级生产经营好户称号。通过“农民竞产善营”运动,培育了一大批典型经济模式,促进了农民会员增收致富、就业创业。

各级农民专业协会积极宣传动员农民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关于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小组的建设发展工作得到认真落实,内容和措施到位。上一届全省共成立农民专业协会53个,农民专业小组913个,会员13333人,在创新农民聚集方式方面取得突破,为集体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


全省农民日益活跃,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运动。五年来,全省农民累计捐款3.5万多亿越盾,捐建农田93万多平方米。2土地,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150万个工作日。各级协会注重组织开展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丰富农民会员精神生活,为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文明公社作出贡献。
2018-2023年阶段,各级农民协会指导、支持建设环境保护示范点1495个、垃圾收集处理入户示范点454个、有机微生物肥料生产示范点462个;建设农民示范园2125个、新农村标准园880个、“感谢胡伯伯农民树排”1931个、“感谢胡伯伯农民树园”134个,累计栽种树木182371棵。

省农民协会提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2020-2023年阶段宣传、动员、指导农民生产、经营和消费安全农产品”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级农民协会配合举办了107期安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贸易知识培训班,5000多名农民会员参加了培训;建立了近400个安全农产品生产样板;指导和支持在各县镇开设了8家安全农产品专卖店。
本省农民支持基金筹集资金超过936亿越南盾,比任期开始时增加446亿越南盾,超额完成省农民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目标。该基金管理严格可靠,帮助数千户农户致富,打造数百个应用先进科技的经济模式,对接合作,解决就业,增加会员和农民的收入。农民职业培训工作切实有效开展。


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面临诸多要求,需要各级农民协会和基层组织的积极参与。越共十三大提出“建设富强幸福的国家”的宏伟目标;越共中央委员会颁布了两项关于农民协会作用的决议,即关于2030年农业、农民和农村发展及2045年愿景的第19-NQ/TW号决议,以及关于“在新时期继续创新发展和提高集体经济效益”的第20-NQ/TW号决议。

这进一步肯定了农业是国家优势和经济支柱的地位。其中,农民是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和中心。省委还于2021年12月1日颁布了关于“结合新农村建设创新发展农业农村合作经济”的第12号指示,旨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
特别是,政治局刚刚颁发了关于义安省至2030年发展方向和任务以及2045年愿景的第39-NQ/TW号决议,其中提出了许多新方向和要求。随着全省总体发展进程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义安省农民协会和农民运动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但也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这要求2023年至2028年新任期内,全省各级农民协会和农民运动的工作要不断创新,提高组织质量、工作方法和效率,大力发挥农民阶级在新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此基础上,各级农会继续提高宣传竞赛活动质量,重点介绍和推广好的生产经营模式、致富门路、农民创业创新典型事例,激发农民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斗志,大胆挖掘地方潜力和优势,发展生产经营。
同时,推动实施帮助农民获取科技成果、推广和消费农产品的计划和项目,推广新的技术耕作方法并将其贯穿到价值链中。同时,加强供需对接,促进贸易发展;推动支持农民参与发展农业集体经济形式的活动……

协会大力实施“陪渔出海”项目,支持和鼓励渔民合法捕捞海产品,并参与维护祖国海洋岛屿主权。力争每年1个县级单位至少创建2个可持续扶贫社区生计示范点;每个社区至少带动1户成员脱贫。广泛开展“爱心砖”活动,支持贫困成员和住房困难成员的住房建设和维修。
动员农民积极落实国家目标计划,开展“全民团结一心,建设文明村落;保护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建设光明、绿色、清洁、美丽、平安乡村”运动。同时,着力建设坚强的协会组织,立足基层,维护会员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强农民对协会组织的信任和归属感。

在“团结-创新-合作-发展”的口号下,2023-2028年任期内,义安省干部、党员和农民将弘扬英雄苏维埃祖国的传统,发扬创新创造精神,抓住机遇优势,克服困难挑战,努力胜利完成协会和农民运动的目标任务。各级协会积极动员和建设义安农民全面发展、文明生产、热爱劳动,具有掌握知识、创新创造精神,加强发展联系。从而,大力激发农民的潜力、创造力和奋起直追的愿望,发挥农民在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为将义安省建设成为快速、可持续、全面发展、文明现代化的省份做出贡献,满足党中央政治局对义安省党委和人民的期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