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南吉艾乡中心到平朗村,我们要走近10公里,其中从普克村尾算起有1.6公里多。路况相当艰难。蜿蜒的道路时而崎岖不平,时而泥泞湿滑,我们不得不紧紧抓住乡干部的马鞍,以免摔倒。
平浪村人口稀少,分布在通往村庄的道路两旁。村支书颜文明(1985年出生)的家就在村集体活动中心对面。我们去的时候,平浪村村长正坐在电脑前编辑文字。看到我们惊讶,颜文明说:“电脑是自备的,打印机是上级安排的,用来打印文字和文件。刚开始自己学编辑文字的时候,我和村干部都很懵,但我们得坚持下去。虽然我学的是‘捡’东西,但现在我已经熟练了,不懂就问社干部,或者去村里的学校问老师。”

随后,在温馨的棚屋里,党委书记颜文明讲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2007年那场史无前例的洪灾夺走了许多人的生命,摧毁了房屋,田地和菜园被沙子、石头、树木和垃圾掩埋。为了确保安全,部分普村和苗村的村民不得不离开旧居,来到皮恩朗安家落户,重新开始生活。2009年,皮恩朗新村成立。起初,他们举步维艰,两手空空,交通不便,交通闭塞,几乎自给自足,生活用水不得不从溪流中汲取,也没有电网。然而,“凭借人力,石头也能变成稻米”。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皮恩朗人民的生活如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特别是在被区委民运委员会选定为打造“改造落后风俗、建设文化生活、发展居住区社会经济”的先进民运典型示范点后,大家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
例如,过去,人民生活条件落后,全村56户中仅有21户(占37.5%)拥有厕所,其余居民向环境中排放粪便。生活用水主要使用天然水。畜禽养殖仍为临时性或散养性,影响了整体环境卫生。农业和畜牧业科技应用有限,土地和家庭菜园主要种植混合植物和经济价值较低的植物。如今,得益于“巧妙的群众动员”,56户中所有居民都已建成厕所,其中区委群众动员委员会资助3000万越南盾,群众自筹8.6亿越南盾用于该项目投资;56户中52户已将谷仓搬出楼房,搬出率达92.5%。

对于经济问题,省委书记 Ngan Van Minh 表示担忧:Pieng Lang 已经获得许多树木和动物项目的支持,以帮助改变人们的生活,但并非所有模式都成功。这里曾经种植过百香果树。起初,它也是村民的生计树,帮助村民消除饥饿,减少贫困。但几年后,百香果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树木不断枯死,产量下降,于是村民们就不再种植了。目前,在区委群众动员委员会的支持下,村民们正在6公顷的土地上推行芋头种植模式,第一期只有15户人家参与。现在,这项模式正在推广到全村。在Pieng Lang土地上种植的芋头块头大、味道鲜美,经济价值高,适合村民的耕作方式。此外,村民们还积极种植金合欢、肉桂、苏木、黄麻以及10公顷土地上种植的各种作物。“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村民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富裕,全村现在共有近230头水牛和150头奶牛。”养猪30头、山羊30只、家禽2000只,还有近2公顷的鱼塘。还有不少农户发展了规模养殖,比如卢文协一家,种植芋头,饲养16头水牛、20只山羊和500只鸡……令人欣慰的是,2022年,青心农业服务合作社在平朗村成立,为路途遥远的群众解决了农畜产品的消费难题……”,颜文明激动地说道。

南贾艾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吕氏进女士带我们参观了Pieng Lang村的一些经济模式,穿过绿油油的稻田,说道:“记者,这就是Cay Noi糯米,非常适合Pieng Lang的地形和寒冷气候,味道鲜美,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种糯米蒸熟后很粘,可以放一整天也不会变硬。目前,全村有十多公顷的糯米种植面积,经济价值很高,市场上的售价约为20万越南盾/日元,所以人们都很兴奋……”
随行的还有桂风县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干部罗文德先生,他表示:“在完成03计划第一阶段工作后,县委群众动员委员会将与地方党委、政府和党支部、管理委员会和村前线工作委员会配合,动员人们改造混合菜园,建立经济模式,种植高价值作物,目前已有12户家庭报名参加。”


“Pieng Lang是一片广阔、平坦、宁静的土地,周围流淌着水,让人踏足其中,心旷神怡。远处,是神圣的Pha Lang悬崖……”——村里的长者如此解释Pieng Lang村的名字。看着如今Pieng Lang人的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我突然想起作家阮开在《紫胶季节》中的一句话:“生命从死亡中诞生,幸福从牺牲和磨难中诞生……”
南街乡党委副书记梁氏慧女士认为:Pieng Lang如今的变化,一部分归功于村政治体系中干部和党员的模范领导。例如,2007年跟随人民来到Pieng Lang定居的党委书记颜文明,最初是一名警察,后来深受人民信任,当选为村长,继而担任党委书记至今。Pieng Lang边境村党委书记能有如今的威望,是因为他始终保持着说话和做事的作风,在一切运动和活动中都身先士卒。例如,关于最近实施的混合菜园整治政策,党委书记颜文明和村长黎文山一家是最早试点的两户人家,种植了50棵菠萝蜜、荔枝、龙眼树……


此外,拥有25名先进模范党员的平浪村党支部还高度重视开拓和培养党员队伍,特别是年轻党员,以提高党的队伍素质和战斗力。该党支部平均每年发展2名年轻党员。2022年至今,已发展2名优秀党员,其中包括法律大学毕业生、乡人民议会代表卢氏贤女士。目前,平浪村各群众组织负责人、副负责人均为党员,其中包括老年人协会。
“平浪村党支部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各项决议都着眼于村里的实际问题。党支部还指派2-3个党员负责,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诉求,鼓励他们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严格遵守党的政策、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许多党员家庭都是在安置区“扎根种树”、实现创业愿望的先锋。例如,罗文尚一家、魏文章一家(夫妻都是党员),就以饲养水牛、奶牛、鸡、鱼塘等方式,获得丰厚收入。”——南街乡抗战老兵协会主席光文祥先生受公社党委委派,到平浪村党支部参加活动。

令人欣慰的是,生活逐渐好转,村里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15年以前,村里没有人读完高中学业,只读了初中就辍学结婚了。现在,村里不再有早婚现象,有学生考上大学,甚至还有县里的优秀学生。2021-2022学年,全村各年级学生68人,其中初中生27人,高中生7人,大学生1人。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平朗村是与老挝三苏县南邦村相邻的边境村庄,但村里安全秩序相对稳定,没有发生偷越边境事件,也没有社会丑恶现象。村民们自觉配合职能部门打击犯罪,保卫边境、地标建筑和村庄安全。 “社区文化馆里设有两个邮箱,用于发现和举报非法移民和犯罪行为。此外,大家下地干活时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都会及时向党支部、村委会和有关部门报告,协调处理。”平浪村前线工作委员会干部说。


此次重回Pieng Lang,除了记录下Nam Giai边境公社这片云雾缭绕的土地上人们思想和工作方式的积极变化外,也有担忧和顾虑:贫困率仍然很高(全村有42户贫困户,9户近贫户)。送别时,人们也吐露心声:希望上级重视投资修建Puc村至Pieng Lang的公路,听说有项目但尚未实施。“目前村里有幼儿园和小学,但孩子们上三年级后要去公社中心上半寄宿学校,雨季出行比较困难。只有交通畅通,孩子们才能方便上学,农产品才能消费,人民的生活才能富裕起来……”——党支部书记Ngan Van Minh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