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Ro 市场……春节前的日子

January 28, 2008 16:34

春雨蒙蒙,乡间仿佛被人们熙熙攘攘的脚步声所震撼,人们正为春节采购。跟随大家,我们将来到一个位于拉姆河畔、常年水流潺潺的乡村集市——那就是罗市场。

该市场位于昔日武列乡的土地上,武列乡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今位于清章县武列乡。自古以来,人们选择这片土地作为传统商品交易场所并非偶然,而是因为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靠近河运码头,同时也是周边地区的中心。

通常,乡镇里都有集市,但规模较小,每月只在特定的日子开市几次。至于罗市,每月30天都有,但每5天,也就是5号、10号、15号……都会有一个主要集市。大约在12月,从25号、26号开始,集市似乎每天都人头攒动,从清晨到中午,通往集市的道路上,人们、家家户户都忙着搬运货物,仿佛要过节一样。乡镇的人涌进来,下游的人也涌进来,甚至拉姆河右岸的人也不得不挤在拥挤的渡船上,前往罗市采购春节用品。人们涌来这里买东西、卖东西,也有不少人只是来参观、学习……


春节假期的乡村集市。插图照片


集市面积不大,却有近40间竹棚,摆满了各种农家产品。衣服、肉、鱼、糖果、斗笠……不过,春节前夕,来自四面八方的货物络绎不绝。正门外,两排绿油油的侗树叶整齐地用扁担挑着,往里走,是一排排稻米和糯米。妇女和姑娘们热情地招呼顾客,熟练地筛着每一捆稻米,并根据顾客的要求称量糯米,让集市的气氛变得格外热闹。稻米行旁边是水果行,篮子里装满了香蕉、橙子、橘子、番石榴、人心果……每家每户、每个菜园的农产品都挂在树上,直到今天,妇女和母亲们才把它们拿到集市上去卖。蔬菜的绿色、水果的红黄……再加上附近香店飘来的香味,让赶集的人心里更加兴奋,感受到即将来临的春节气息。

如果我们走进画摊……会惊讶地看到鲤鱼望月的图案、色彩斑斓的孔雀以及各种写满美好祝愿的排比句在廊柱下摇曳,照亮了市场的一角。这里的画品主要由纸、各种百叶窗制成……简单质朴却适合很多人的喜好。逛春节市场,也许没有人像我们这些孩子一样无忧无虑、惬意自在,手里拿着五颜六色的球,吃着各种夹心糖、姜汁酱、蜂蜜蛋糕……可以偷偷地逛逛,看看各种美味又漂亮的商品,可以偷偷地躲在大人身后靠近放鞭炮的地方,看听那美丽的红绿鞭炮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有时,我会跑来跑去,把玩着五彩缤纷的纸花束,花束中点缀着在捆扎严实的扫帚束上飘动的气球,而李子和桃子的树枝虽然粗糙而简朴,但在卖家闪亮的目光下,却骄傲地展示着它们色彩鲜艳、繁茂的花蕾和嫩枝。

这里的春节市场很特别,在市场的一个小角落里,还堆满了嫩草。有一次,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春节那天人们卖草干什么?”妈妈拍了拍我的头说:“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忘记家里的动物,因为对人类来说,春节意味着吃面条和糖果,但对水牛和奶牛来说,草永远是最美味的食物。”

30日上午,市场还开着,但人却明显少了,因为此时只有一些因为有事而迟到过年的人,或者长途旅行回来后还想顺便去市场买些礼物给家人的人,而其他人都在家里忙着祭祀祖先,准备带着新的喜悦和希望进入新的一年的重要时刻。

如今的罗市场依然保留着昔日的集市风貌,保留着旧时的面貌,但商品更加丰富多样。横跨河面的新桥为右岸居民的购物创造了更便利、更便捷的条件。或许不久的将来,市场会迁往一个更大的新址,但各级政府,尤其是那些曾经生活、眷恋和了解罗市场的人们,却担心它会改变它的传统价值。因为在这个时候,罗市场总是许多人关注的中心,是整个左岸的贸易“中心”,尤其是在春节前夕。或许这正是罗市场的独特之处,一种魅力,就像一道曾经闻名遐迩的菜肴一样,它为家乡的文化认同贡献了一份力量:

我的家乡因南丹甘蔗而甜蜜
罗市场的红薯,Xa Doai 的香橙。

阮玉乂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