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拜四圣母习俗的起源
发言重点强调了一些相关问题,包括达成共识,确认孔庙是四圣女崇拜的起源和中心,是越南海洋文化的独特之处。
孔庙的传说和对四圣母的崇拜在很多书籍中都有提及,既有正史,也有民间传说。通过串联类似的细节,并消除书籍和传说之间的差异,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样一个故事:公元1279年左右,蒙元军队逐渐吞并了中国的南宋。
南宋在芽庄之战中大败,左相陆子富抱住当时年仅八岁的帝平皇帝,跳海自尽。太后和三位公主(传说为太后、两位公主及一位侍女)抱住桅杆,漂流至海边的一座寺庙,被一位僧人救起并抚养成人。数月后,太后和公主们恢复了体力,容颜重现高贵之美,僧人却被世俗欲望所驱使,表达了想寻欢作乐的愿望。
![]() |
琼芳宫外宫神像的游行。摄影:Tran To |
僧人遭人拒绝,羞愧难当,投海自尽。南宋太后以为僧人救了她的命,如今僧人却因她而命悬一线,于是二人一同投海自尽。母亲和四个孩子的遗体漂流到芳干乡(今琼芳乡)的干海门。当地百姓见她容貌依旧鲜活如生,便将她安葬,并认为她十分圣洁,便建庙供奉。
从此,每当船只出海遇上大浪狂风,便会在此停歇祈求平安。1311年,陈映宗亲率大军攻打占城,驻扎在芹海门,夜里梦见女神哭泣说道:“我是朝中嫔妃,为敌所迫,遇风暴溺亡,漂流至此,天神早已立我为海神,如今见陛下率军出征,求您助我一臂之力,以求立功。”(《大越书纪全书》)
果然,国王出征时,海面平静,他直奔占城,俘虏了占城国王。回程途经芹海时,国王下令群臣举行感恩仪式,并下令方芹村四季祭祀。后来,黎圣宗率军攻占城时,也曾在芹海停留,祈求女神庇佑。这位诗人国王顿时灵感迸发,写下了《夜入苍苍》(Da nhap Xuong Cang thi)一诗,其中有两句:
噢,山上的蓝色衬衫,
前世的圣女
(在山上哦,山间的空气覆盖着
圣母庙前,潮水涨起来)
黎圣宗凯旋归来,不忘在孔庙驻足感谢圣女的功德,并赐予“大贤圣女国国,南海子维上当圣”的称号。同时,他创作了一首《贤海门留行》诗,其中有两句:
安东皇帝的九轮桃花梦
圣女的香火
(暴风雨把我从有关安东王的梦中惊醒了。
圣女殿内香烟缭绕。
自此以后,孔庙变得越来越神圣,成为凤坎村村民出海时寄托灵魂的圣地。来自其他地方的船只也纷纷前来焚香,向四圣女祈求平安幸福。每年初春,凤坎村村民都会举办孔庙节,持续近一个月。
贡庙节精彩纷呈,活动丰富多彩,包括跑步、与蛤蜊一起游泳、撑竿游泳、与金奖一起游泳、与金甲一起游泳、与翁古一起游泳……每项活动都与义安省这座最著名、最神圣的寺庙的传说息息相关(一贡、一夸、白马、昭忠)。《大南一统志》一书如此描述贡庙节:“这座寺庙总是充满活力。每年十二月,这里都会举办龙舟赛,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芳坎村日益繁荣,人口不断增长,因此需要迁徙到新的土地上去开拓。无论南迁还是北迁,芳坎人通常都会选择与旧村落相似的地点(沿海、河口、入海口)建立村庄。来到新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的芳坎村民对故乡的神圣寺庙念念不忘,因此他们也带着故乡的风俗习惯来到了这里。
更不用说来自其他地区的人们经过门关时,看到这座神圣的寺庙,立即要香带回自己的村庄,并建造寺庙来供奉。因此,崇拜四圣母的习俗传遍了全国许多沿海村庄。这些寺庙有宁强寺、通后寺、夏哈寺(南定省)、茅寺(兴安省)、大罗寺(旧河西省)和生子街的寺庙(河内市)。此外,从广宁、清化、河静、广平、广南、岘港等沿海地区到广大南部省份,都建有供奉四圣母和大参圣母的寺庙。
据文献记载,琼吕省除了凤坎村外,还有大约30处地方供奉四圣女。整个清化省共有81个村庄供奉四圣女。值得一提的是,供奉四圣女的习俗传播到世界各地,催生出新的传说和奇迹,但其中仍有许多细节与凤坎村的传说和孔庙的奇迹有着某种联系。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四圣女的功绩也略有变化,以适应各个地区的生活条件、愿望和希望。
因此,尤其是芳坎村(琼芳乡,今琼琉),乃至整个义安省,都应该为四圣女祭祀习俗的发源地而感到自豪,这已成为沿海居民精神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当今交流融合的道路上,这一文化瑰宝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尊重、保护和弘扬,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先进越南文化做出贡献……
丛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