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艾岛可以听到白藤河的回声。
(Baonghean)-到达马特岛,我们仿佛随处可见先辈们当年跟随“黄沙队”、“北海队”乘着简陋的木船,冒着风浪开拓疆土,确立祖国海洋和岛屿主权的身影。
马特岛,如同暴风雨中的一盏圣灯,如同祖国神圣的土地、海洋和天空的守护者。如今的马特岛战士,秉承先辈为了美丽祖国而英勇牺牲的传统,始终决心克服一切困难,捍卫祖国神圣的主权……
会岛——六月宁静的清晨,兰河汇入母亲海的地方:淡水与咸水静静地交融,翠绿的木麻黄树林在白色的沙滩上沙沙作响。从会岛远眺,仅25公里外的大海,马特岛隐隐约约地出现在无数波涛的弧线下。每一声响亮的汽笛声,都仿佛在郑重地告别大陆,载着会岛省委机关代表团的船只驶向马特岛;港口周围的几个小贩争先恐后地提着几桶清水上船,“送给岛上的战士们,这个季节缺水”……义安省军区的船载着我们破浪前行,我们的心也欢快地望向天际。夏日出海,东海的阳光金黄如蜜,天空蔚蓝广阔,万顷波涛汹涌,溅起白色的泡沫。
面对浩瀚的大海,队伍里有人给大家哼唱着黎圣宗驾龙舟经过这个海港,惩戒入侵的占婆军的故事……在航路的反方向,一艘艘船只正返回渔港,海主们的笑容闪耀,仿佛在宣布丰收的喜讯。海风吹拂着海面,掀起阵阵波浪,波浪把满载虾鱼的船只推回到岸边,风浪唱着英雄的歌,歌颂着日夜坚守在海上,战胜自然灾害的渔民们。一位同事半旁白半比喻地说:渔民们就像大海中守护祖国海天的勇士,就像一座座活生生的丰碑,永远维护着国家领海的主权。
仅仅与海浪搏斗了近两个小时,队伍里的许多人就已经疲惫不堪(这体现了我们祖先与“黄沙队”、“北海队”一起,乘着简陋的木船,战胜风暴,捍卫祖国海洋和岛屿主权的丰功伟绩)。英雄的马特岛,如同坚固的城墙,屹立在大海中央,抵御着风暴的侵袭,确保大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该岛对义安省的国防和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抗美战争时期,为了占领该岛,敌军向其投掷了4000多吨炸弹和弹药。
率领代表团前往马岛的是乂安省军区司令员张德顺中校,他今年已年过五十,他热情地介绍马岛的情况:“马岛位于汪洋之中,又称‘海之眼’,官兵们不仅保卫和捍卫祖国的海洋和岛屿主权,还在风暴、海啸或意外事故中保护和庇护渔民。迄今为止,马岛官兵已迅速救出数百名遇险人员。如同我们敬爱的长沙岛官兵一样,马岛官兵始终克服远离大陆、家庭、艰苦生活条件、恶劣气候等各种困难,夜以继日地训练,随时准备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无愧于马岛、越南人民军的英雄传统。”在抗美战争中,32连——即今天的马岛混成营,有9名英勇的战士牺牲了……听着他时而激昂时而忧伤的声音,我突然想起陈仁宗国王为第一次抗战所感动的两句诗:“白发苍苍的将士还在,永远诉说着阮风的故事”。
“船回家了!”在迎接他们的岛上士兵们灿烂的笑容中,引水员高声喊道。他们紧紧拥抱,紧握双手,如此深情。带着咸味的海风温暖着军民之间、久别重逢的亲人之间的情感。从蜿蜒的码头出发,踏着坚固的石阶,他们参观了岛上士兵们居住、训练和备战的地方。代表团中,有些人已经多次来到马特岛,但每次来到,他们都会惊叹于岛上的变化。在士兵们的精心设计下,一座座美丽的花园——淡水池、菜园、鸡舍、猪圈、羊圈;营房、房屋、传统宽敞的会议室——在岩石和砾石上有序地规划建造。照明系统和数十台清洁能源风力涡轮机正在竣工。如今在岛上,士兵们不仅拥有了电话,还可以自由地访问和使用互联网,这让士兵们更加贴近大陆的日常生活,与世界接轨。
垫岛混合营营长阮孟雄上尉透露:“全体官兵都熟悉并适应了岛上生活;除了训练和守卫岛屿的任务外,努力改善岛上的物质生活条件也是一项务实行动,首先直接改善官兵的生活,其次有助于巩固国家对海洋岛屿的主权,为成功落实《关于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的决议》做出贡献。” 垫岛官兵都非常年轻。为了弘扬青年精神,青年志愿者们紧跟“越南智慧,越南青年致力于祖国海洋岛屿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采取切实行动建设岛屿,例如:搭建公告栏,每日更新信息;照料青年菜园;种植无土蔬菜;修建梯田以提高产量;维修泉水管道和雨水收集器;开展就地畜牧养殖等。目前,岛上有7个基本的梯田菜园,可以保证炎热季节有足够的绿色蔬菜,还有各种牲畜,可以保证新鲜的食物……军事活动始终保持良好,军事纪律也得到严格维护。
来到为保卫岛屿、保卫祖国主权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纪念碑前上香,我们更加感受到先辈们为永远建设祖国而流淌的鲜血和白骨。走访了正在执勤、大炮伸向大海、守护海天的第二排第三炮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维护和弘扬先辈们传承下来的美好价值观的神圣职责。来到马特岛,我们看到了岛上战士们的艰辛,也看到了他们的骄傲。来自兴原省的陈忠欢中士讲述了岛上战士们每天面临的困难:在岛上战士的生活特别困难,尤其是夏天,淡水供应特别紧张,战士们尽量节约用水。有时感觉很热,但作为一名岛上战士,已经习惯了这种感觉。
在岛上的树荫下,副政委阮成忠上尉说道:“每个季节都有它的困难和优势。每个困难都会逐渐变得熟悉……过去的先辈们渡过长山救国,这比现在困难得多,但他们仍然做到了。直到现在,我们下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传统,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党、国家和军队赋予的任务,圆满完成了保卫祖国海洋岛屿主权的任务。”
远在大海中央的战士们,在结束几个小时的训练后,沉浸在排球和足球等体育活动中;他们高声歌唱,淹没了海浪声,歌声抚慰着思乡之情,温暖着战士们的心。与岛上战士们的交流从肩并肩、颈并颈、手握麦克风开始,唱着歌,歌颂党、歌颂胡伯伯、歌颂大海、歌颂岛屿、歌颂长沙……由于四季的海浪、狂风和海水的咸味,麻岛总是喧闹而刺骨。然而,年轻战士们的意志依然坚定,如同东海中央这座岛屿上雕刻的陈圣和光中皇帝的雕像一样。
午后,金色的阳光仿佛再次明亮起来。太阳——生命开始的地方——落入远方内陆的群山之中;夜幕降临,沿海小镇库阿洛被节日的灯光照得通亮……深夜清冷的月光下,岛上士兵倾诉着一颗纯洁的心和两份沉重的肩膀,一边肩负着守卫祖国大海和岛屿的职责,一边是对大陆炽热的怀念,沉重的亲情……夜幕降临,黎明破晓,海面变幻,天际,映照出红宝石般的曙光。风声浪声中,我听见陈朝名士张汉绍的“千古英雄诗”《白藤江府》在一位年轻将士的雄壮歌声中回荡,歌颂着先辈在白藤江口击退侵略者的辉煌胜利……诗中写道:“荡江长河惊涛骇浪,红色波涛滚滚东海……南天生英雄,涛声静谧江山安定……千年静思太平,地之险恶,乃人之德高尚。”
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