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弘扬光荣传统
(纪念潘当流同志诞辰110周年,安城县委书记潘文晋同志接受乂安报记者采访)
记者:安城党委在潘登琉故乡弘扬革命传统,带领人民在建国卫国事业中取得了许多成就。您能否总结一下其中的一些亮点?
潘文新同志:我以身为革命先辈潘当流的故乡而感到自豪。潘当流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员,为党和民族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为今世后代树立了不朽的革命精神典范。在党的领导下,安城县全体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出色地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任务。在抗法、抗美战争中,安城县党委、人民和武装力量不仅建立了强大的后方,而且还将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美战争前线。在“一斤米不缺,一个兵不缺”的精神指导下,安城县在抗美战争中为前线提供了数千吨粮食,2.9万名优秀青年参军入伍,1736人加入青年志愿军,3400人参加前线劳动。 3715名祖国优秀子弟英勇牺牲,4000多名伤病军人将自己的血骨洒在战场上。全县全体干部、党员和人民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安城县及和成、合成、功成、山成、永成5个公社的人民和武装力量被党和国家授予人民武装力量英雄称号,6名个人被授予劳动英雄称号,81名母亲被授予和追授英雄越南母亲称号,数以万计的家庭和个人被授予和追授各种勋章。
潘文谭同志
从1986年至今,随着全国进入工业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时期,县委集中带领安城县人民与全省、全国一道开展革新进程,在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2011年经济增长率达15.24%,经济结构向好方向转变:农林渔业占比降至42.49%,工业和建筑业占比28.07%,贸易和服务业占比29.44%,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8.8%,粮食产量达近18万吨。
截至目前,全县有68所学校达到国家标准,每年有120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和学院;39个乡中有35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60%的村庄、85%的家庭达到文化标准;已修建145公里沥青路、119公里水泥路、349间教室、改造17座水坝、铺设近110公里水泥渠……许多总部、村庄文化馆和人民住宅已建成宽敞的办公楼,农村、城镇和安城镇的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生活稳定并逐步改善。国防安全得到加强,维护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健康环境。
冯:亲爱的同志,为了在未来时期内强有力地发展安城县,县委有何方向?
潘文谭同志:安城县以农业为主,人口众多(近28万人),但就业岗位有限。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将创造就业岗位作为最重要的举措。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该县以“离开农业,但不离开家”为座右铭,重点开展以下领域:职业培训、人力资源培训以及为县内儿童创造就业机会。该县已成立职业学院,提供职业培训。在不久的将来,该学院将加强设施建设,丰富课程设置,提高职业培训质量,旨在为农民和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年轻人提供职业培训;发展工业集群:城镇、长客(美城)、山城……,吸引投资者来此建厂,为工人创造就业机会。目前正在实施的日本服装厂项目将创造约6000个就业岗位,出口香蕉厂项目、TH奶牛场项目将很快吸引更多的电子装配厂、摩托车装配厂……与此同时,该县将审查和修复文化作品和历史遗迹,打造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到安城。目前,胡伯伯访问永盛纪念地已经落成,近期该县将配合职能部门修缮和美化潘当鎏遗址,建造纪念碑和潘当鎏广场;建设占地500多公顷的甘寺精神生态旅游区……根据长远战略眼光,重新设计和规划县城中心,使其成为文化和政治中心。在规划基础上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并以更长远的眼光和更高的标准调整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首先是交通基础设施(该区已完成39个公社和镇的交通规划),改善农业技术基础设施,吸引工业发展投资,公共服务......
安城职业学院为青年提供职业培训。
县委还注重领导提高文化社会活动质量,改善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制定并实施“提高党的活动质量”项目,积极建设基层政治体系,注重党的发展,培养和锻炼干部队伍。注重解决好社会问题,发扬民主,建设团结阵线,巩固国防安全,建设强大的政治体系组织,有效开展“学习和践行胡志明道德榜样”运动,及时落实越共十一届四中全会决议。
记者:中央、省、县为纪念潘登琉同志诞辰110周年做了精心准备。请问这个纪念日对全县干部、党员和群众有何影响?
潘文晋同志:纪念革命前辈潘当流诞辰110周年,是让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深入了解潘当流先生的生平、革命生涯及其对党的辉煌革命事业的重大贡献的契机。由此,有助于向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激发年轻一代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营造充满活力的竞争氛围,下定决心,本着越共十一大、省党部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县党部第二十五次代表大会精神,胜利完成经济社会、国防安全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任务。
PV:谢谢你,同志!
Duc Chuyen(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