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个家庭构建文化生活方式

April 19, 2012 16:40

(Baonghean)-雄福坊虽然成立时间不长(2005年),但决心将本坊打造成文化大本营。近年来,雄福坊集中一切资源,动员群众推动经济发展,为本坊干部和群众创造一切条件,推动民主,齐心协力建设强大雄福坊。其中,文化家庭建设运动受到本坊的特别重视。

坊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黎氏碧草女士表示:“坊‘全民团结起来,共建社区文化生活’运动之所以能持续有效地开展,是因为坊在指导过程中特别注重动员群众自觉从每个家庭抓起,积极建设文化生活”。近年来,雄福坊始终坚持定期向群众宣传“全民团结起来,共建社区文化生活”运动的内容,并组织各户登记,落实家庭文化标准。此外,结合妇联“创建富足、平等、进步、幸福家庭”活动、老年协会“创建孝顺祖父母模范家庭”活动、老兵协会“创建老兵模范家庭”活动、农民协会“创建六达标家庭”活动等群众组织的竞赛活动,文化家庭建设运动正日益走向实质和深入。



庆祝“文化之乡”荣誉称号授予仪式文艺演出。

家庭更加注重充分履行公民权利和义务,不违反国家法律和街区习俗。村邻关系日益密切,联系日益紧密。7年来,该坊已投资近25亿越南盾用于文化馆的新建和升级;建设了一座价值1.5亿越南盾、拥有18个发射和接收单元的调频广播电台,用于开展宣传工作;投资数十亿越南盾用于街区体育场的新建和翻新,满足了全坊居民的文化活动和体育锻炼需求。积极开展参与街区街道清洁运动,为保持乡村道路整洁美观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建设新文化生活方式运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仅在过去两年(2009-2011年),就已在文化馆和坊总部庭院按照新生活方式婚礼模式举办了50多场婚礼。截至目前,全区11个街区中已有8个街区获得“文明街区”称号;79条巷道中已有29条巷道被评为“文明巷道”。

提高每个家庭建设文化生活自觉性​​,每年100%的家庭登记实施文化家庭标准。随着每个家庭自觉奋斗,达到文化家庭标准的家庭数量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底,全坊达到文化家庭标准的家庭有1973个(占94.8%);体育家庭有881个(占41.8%)。典型家庭有:安荣区胡福建先生、新福区武廷原先生、安福区丁氏欢先生……

雄福县生产经营竞赛运动蓬勃发展。该坊积极采取措施,支持居民扩大经营、发展经济,如吸引政策性银行资金、扩大民间储蓄信贷规模、为经营户设立项目、抵押资产等创造便利的行政手续条件等。此外,各户始终注重发展经济,发扬劳动创造精神,克服困难,合法致富。得益于此,截至目前,该坊共有经营户130户、有限责任公司10户、私营企业2户;富裕户比例达70%;贫困户比例下降至0.4%。

深入开展“全民团结共建社区文化生活”活动,每个家庭都意识到培育乡村邻里情谊,加强团结互助,互相鼓励,关心子女教育,教育子女孝顺。2011年,全坊有7名国家级优秀学生、24名省级优秀学生、63名市级优秀学生,120名学生考入大学和学院。典型代表有黎氏勇女士一家(安平坊)、阮清海先生一家、阮氏秋香女士一家、阮氏潭女士一家(安荣坊)……

尽管新分出坊面临诸多困难,但雄福坊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在多个领域成为一支强大的队伍。取得如此令人鼓舞的成绩,离不开坊内每个家庭、每一位居民的辛勤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