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大桥二号:激动地“迎接”通车日
(冯宪光)今年9月,连接拉姆河两岸、全长996米的滨水二号大桥将通车使用。这项交通部采用最新技术的重点项目已按计划竣工。
大桥于2010年3月开工建设,克服了基础建设市场和恶劣自然条件的诸多困难和挑战,CTGT第4公司数百名桥梁工人、85项目管理委员会、滨水二号大桥项目管理委员会、承包商数百名工程师积极坚守在施工现场,如今,连接林江两岸的现代化大桥已经竣工。滨水二号大桥为永久性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采用当今最先进的悬臂施工和钻孔灌注桩技术。大桥主要项目有:引道、引桥和跨林江主桥,全长3640米,其中引桥和跨江主桥长996米,两侧桥头道路长2644米;总投资12596.03亿越南盾(投资方为交通部,投资方代表为85项目管理委员会)。
在 Ben Thuy II 大桥施工现场。
深秋时节,阳光灼热地照耀着大桥。施工人员正在加紧沥青路面的铺设,以及照明设施、花坛、观赏植物和栏杆的搭建。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智慧和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尤其是江心桩基的施工,每根桩深达58-62米,直径1.5米。最艰难的是钻孔桩的施工,而且正值雨冷季节;地质条件复杂,一边是山,一边是河,河床是一大块砂岩。桥跨长度达40米。最高峰时,471、482、473、491、525建设股份公司等近2000人集中精力安装梁,采用悬臂施工技术,就是直接在江面上浇筑混凝土,距离水面15米,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事故……
对于419建设投资股份公司生产队长潘廷团来说,近27年来,他一直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桥梁建设工地,修建过河内永绥大桥、富安省岘港市大桥、清昌县鲁桥等桥梁……滨水二桥可能是他从开工到落成所亲历的最有意义的项目,因为这是他作为桥梁工人(即将退休)参与修建的家乡义安省最大的桥梁。坚守桥面两年,几乎没回过家(老家在义安会门,但在河静奇英结婚建房),雨夜,烈日当空……好几个月,我们三班倒,大家都瘦得皮包骨头,黑乎乎的,但当大桥的身影出现时,辛苦就减轻了……他说:“很多时候都要上夜班,浇桥面、架梁……各个班组都要分工,不分班,混凝土就全毁了,浇完了才能休息,不三班倒,就没有现在的进度”。
值此之际,段先生因其积极向上、热情洋溢和高超技能而荣获交通部颁发的奖状。GT 4建筑公司419建筑股份公司的年轻工程师范春林兴奋地说道:“能够承建重点项目,许多复杂的施工项目,尤其是超级T梁的建造和安装,对技术性和安全性都要求很高。我始终坚守在工地现场监督工作,提醒施工人员遵守技术措施,确保公司领导提出的要求和进度。我还始终确保劳动安全,防止发生任何事故。”
义安和河静省的年轻工程师和高水平技术工人解决了复杂施工方法中的难题。他们在全国各地众多桥梁项目中的实践训练,帮助他们积累了更多经验,掌握了科学技术,能够操控超重型起重机、钻机、现代钻机和其他类型的机械,从而完成这项耗资超过1.2万亿越南盾的大型工程。他们是桥梁工程师裴文宝、机械工程师陈廷全、桥梁工程师范春林、桥梁工程师阮文全、技术人员谭光方……以及许多其他非常年轻的工程师,他们都从这座桥梁中汲取了技能和经验。
交通部第85项目管理委员会滨水二号大桥项目执行经理陈光丹表示:“截至8月30日,滨水二号大桥已基本完工,困难似乎已经过去。目前仅剩40%左右的热沥青混凝土,钢护栏已安装完毕,照明系统已安装完毕,花坛也已栽种完毕。各项工作均按要求完成。这是交通部为缓解滨水一号大桥和1A国道超载拥堵而开展的重点项目。我们吃着桥,睡着桥,聊着桥,想着桥。很多次,我们在暴雨或狂风暴雨中半夜跑到桥上,和施工人员一样担心……大家都在尽全力完成最后的收尾工作,为2012年9月初的通车典礼做好准备。”
年轻的工程师阮明俊从担任滨水二号大桥项目副经理起就参与了这个项目,由于日晒风吹,他的皮肤黝黑。出生于1979年的他参与过许多项目,而这是他参与管理的家乡最大的项目。在最后阶段,他的声音似乎被淹没了,因为要处理的文件太多,打了很多电话,开了不少会……但即将竣工的大桥的自豪感让他无法忘记大桥建设过程中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里程碑:2012年3月14日开工,2010年6月1日开始实施招标文件,三个月后的2010年9月28日,由于场地清理问题,项目终于开工,而如今,整整两年过去了,滨水二号大桥竣工了。
滨水二号桥已关闭。
滨水二号桥与荣市绕行线(8B国道)相连,将与1A国道平行,途经义安省和河静省,有助于缓解该线路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这座桥旨在完善荣市绕行线,缓解已老化的滨水一号桥的超载压力,同时提升吸引力,改善义安省乃至整个地区的投资环境。该项目意义重大,有助于加强两省之间的联系,助力义安省在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前进。
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