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立一块石碑来纪念张氏土地的一些“红色地址”。

September 28, 2012 20:06

(Baonghean)- 荣市张氏坊刚刚庆祝成立30周年(1982年8月21日-2012年8月21日)。干部群众对近年来该坊各方面的发展感到欣喜,并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因为这里拥有一些特殊的文化和福利设施,例如:胡志明广场和胡伯伯雕像;建成的中央公园;正在修缮升级的阮必清公园(宫湖);刚刚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遗产的哈玛寺。这些都是吸引人们前来参观和旅游的景点。然而,该坊土地上还有一些具有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地点尚未受到重视,例如张氏香学校、张氏火车修理厂、张氏工人村(关楼市场)等。

乂安科举院建于黎太宗年间(1434-1442年),位于义列乡(今兴原县兴林乡),是全国13所科举院之一。嘉隆帝(阮朝)将乂安都城从林成迁至荣市(1804年),1807年科举院迁至荣市,举行阮朝第一次科举考试。科举院最初设在通桥东南(今长氏街西侧)。绍治三年,科举院迁至陈禄县安勇乡(今第四军区司令部)。特别的是,自科举院成立以来,乂族人民的考试成绩蒸蒸日上,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二名。


20世纪初,荣市-滨水区进入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出现了一批工业企业:鱼罐头厂(1900年)、火柴厂(1904年)、电力厂(1909年)、荣市铁路机车维修厂(1910年)。荣市-滨水区当时成为工业中心。


起初,这些工厂里的专业劳动力(蓝衫工人)由北方资本家调来,携妻带子迁入,在官楼市场北侧形成了北溪工人区(也称长氏工人区)。随着法国人主张以低廉的价格招募本地工人(褐衫工人)到工厂工作,工人区变得越来越拥挤。长氏工人区是党的创建时期的根据地之一,阮风色、陈富、黎笋、阮德景、陈孟贵、阮氏义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和干部都曾在这里工作。张氏也是1930年5月1日历史性示威游行的煽动者,在这次示威游行中,“工农兵在战场上第一次握手”,拉开了义静苏维埃运动的序幕……


因此,上述“红色地址”是长氏土地的传统骄傲,值得尊重。即使它们不符合被认定为文物的条件,至少也应该立碑记录名字,纪念它们,服务游客,传承悠久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