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营造原料林

DNUM_CBZBBZCABC 14:41

(Baonghean)-近700公顷的原料林面积肯定了兴山乡植树造林的努力,这得益于团结和多种积极因素的结合......

八年多前,对于阮文嘉先生(兴山一村)来说,最困难的是他分到的翁岛山上的六公顷林地,藤蔓缠绕,山势险峻,没有道路。开荒人工成本巨大,但国家却没有补助。据阮文嘉先生计算,每公顷约1700个栽植穴,开荒人工成本为140万越南盾,挖穴人工成本近480万越南盾(200-300越南盾/穴),加上种子成本约400越南盾/盆,总成本为680万越南盾/公顷。因此,开荒总成本高达1000多万越南盾/公顷。对于任何公民来说,这都不是一笔小数目。在公社的支持下从农行贷款、安保、防火工作以及种子和肥料费用的50%补贴下,他购买了12万株树苗,建成了4.5公顷的原料林。凭借着他的勤劳,对土地和森林的坚守,他的洋槐树山在2009年迎来了第一茬树苗,洋槐价格为96万越南盾/吨,5年内净赚了8000万越南盾。今年是第二季植树季(从2009年开始种植),凭借他丰富的经验,他最多种植了2万株树苗。据测算,如果洋槐价格稳定在96万越南盾/吨,他的年利润将近1.5亿越南盾。贾先生吐露心声:“很多困难都过去了,现在山丘即将迎来第二个收获季节。看着这些健康挺拔的山丘,我感到非常安全和兴奋。”



在兴山(Anh Son)购买相思木材料

阮氏玄女士(兴山县6组)家住的近4公顷的洋槐林距离她家近5公里,目前正在为第二茬洋槐做准备。她说,问题在于如何找到销路。她算了一笔账:将1吨洋槐运到南甘工业园区的造纸厂,汽油费近400万越南盾,运费200万越南盾,车费……所有这些费用占了这一趟总收入的近50%。“在这片林地上,洋槐树是最突出的优势。我们家主动出资近2000万越南盾,用于填土、开路,方便车辆把货物运到采伐地。”玄女士说。

兴山乡是位于安山县林江左岸的一个公社。全乡目前拥有1200多公顷天然土地,其中近500公顷计划用于工业茶种植,其余为生产林。兴山乡地籍官员黄文红先生说:“对民众来说,实施植树造林最困难的是,起初民众不知道效益,劳动力分散,土地复垦得不到支持,原材料运输依靠7B国道,但这条路线因施工缓慢而障碍重重。特别是在雨季,金合欢树的采伐可能会被推迟数月。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近2个采伐季,但大部分产量仍基于民众的自主协议,尚未实施签订收购合同和稳定价格的形式。”

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兴山公社党委和人民仍然决心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势……从2000年开始,外国民间自然灾害防治项目CRS资助了25公顷森林,包括种子、肥料和洋槐树的费用,这些森林开始在兴山山上生根发芽。到2004年,根据县和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运动的计划,兴山发布了关于种植原料林的封闭决议,将计划落实到每户每村,动员群众分享和宣传植树造林的好处。公社动员民兵支持开辟地区交通路线,方便群众生产。因此,2004年,公社动员40多户人家种植了近60公顷原料林。看到树木生长迅速、生长良好,适合丘陵林区的土壤和地形,公社继续发动群众克服困难分株造林,此后每年都达到近60公顷/年。然后,在2009-2011年的三年中,根据500万公顷造林目标计划中的国家支持机制147,100%支持人们种子,每公顷施用90公斤氮肥。在这三年中,该地区的人工林面积不断增加,已超过260公顷,集中在一些重点地区,如Khe Rong、Khe Mon……。2012年初,该省投资修建了一条14公里长的碎石路,为该地区约300/700公顷森林的采伐和养护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截至目前,兴山县已完成承包地原料林封山育林近700公顷,平均每户3公顷,每年均超额完成省、县下达的原料林种植任务,许多农户如1村的陈德洲、陈德统等,都拥有近10公顷的林地。在很多重点地区,大多数农户都选择背井离乡,扎营扎寨,与林为伴,如溪嘎、溪汉等,他们拥有近200公顷的林地。据农户测算,通过开展植树造林运动,5年来兴山县农户扣除各项费用后,共创利润近90亿越南盾,其中许多农户的收入达数亿越南盾。兴山的植树造林运动封闭了所有裸露的山丘,防止了水土流失,保护了环境,并为数百名当地工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良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