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渔船前往黄沙渔场
12月4日下午,在广义省劳动联合会的见证下,在“渔民”——李山县安荣乡泰村“年轻爷爷”武文心(38岁)——两个多月前在报道中提到的“欠黄沙群岛巨债”的人的喜悦和泪水中,一艘长17米、宽4.6米、高2.6米的410CV渔船在广义省平山县平州乡码头下水。
为了得到这艘新船,除了《劳动报》“黄沙长沙渔民爱心网”项目提供的5亿越南盾资助外,谭先生还得“拼命工作”,借款超过10亿越南盾,以实现亲自驾驶这艘船返回黄沙渔场的梦想。
这艘船是谭文胜在海上航行了20多年后拥有的第五艘船,也是排量最大的一艘。此前的四艘船中,一艘被中国非法没收,一艘在沙姑岛被海浪击沉。谭文胜不得不卖掉另外两艘船来偿还债务。“通过《劳动报》得知我将获得5亿越南盾的资助,我立即离开李山岛,前往平州渔场(平山县)架设龙骨造船,准备返回黄沙捕鱼谋生。因为如果不回渔场,我会感到非常压力和不安。”——武文胜坦言。
广义省劳动联合会领导与渔民谭家属举行下水仪式。
照片:PK
听着谭先生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遭受了太多的灾难。2006年,他那艘价值近百两黄金的320CV渔船被中国非法没收后,谭先生被囚禁了85个昼夜,与坐牢无异,才得以释放。从一艘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轮的船主,谭先生几年来成了船上的旅伴。2010年,谭先生省吃俭用、借钱买下了一艘新船。然而,这艘船才出海几次,就被风暴沉没了。不仅如此,就在410CV的新船即将下水之际,更让谭先生心碎的是,他上六年级的小儿子却永远地死在了同校同学的刀下。 “确实,如果没有得到金心劳动基金和广义省劳工联合会的支持,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有条件建造一艘新船出海并长期在海上航行。”
2012年9月26日,《劳动报》、广义省劳动联合会配合地方政府在该码头举行了“爱心网”项目建造的一艘450CV渔船移交仪式,作为对被中国非法扣押的平山县平州乡周顺边村渔民陈方的赠礼。此外,另一艘由劳动金心基金建造、总造价超过30亿越南盾的渔船也正在逐步完工,这艘渔船是送给李山县安海乡渔工会的。
广义省劳工联合会主席吴氏金玉强调:“我们将与劳动金心基金和全国同胞一起,永远陪伴渔民们,提供物质和精神支持,让他们安心地在海上谋生,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根据NL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