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兵增产

February 25, 2013 18:19

(冯宪光)在DK1钻井基地,官兵们除了提供粮食、干货外,还要种植蔬菜、饲养牲畜,改善日常伙食。他们自力更生、自力更生,生活日益富裕,圆满完成了守卫天空、守护海洋的神圣职责。

DK1平台地处险峻的海中央,与外界完全隔绝。大陆与平台之间唯一的联系是电话和网络信号。因此,保障平台士兵的日常伙食并非易事。除了每两个月由舰船发放的干粮和大米外,平台还必须自给自足,改善士兵的伙食。初次踏上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绿油油的菜地,不知从哪里传来鸡鸣猪叫,仿佛置身于陆地之上。这时我们才知道,平台士兵不仅热爱生活、善战,而且非常能干。



DK1/15 钻机士兵照料菜园。

在气候恶劣、变化无常的平台上种菜并不容易。DK1/9平台骨干成员杜廷富少校谈及早期种菜实验时说:“平台从1992年才开始尝试种菜。最初,蔬菜种在木桶里,用牛粪、红土,种子从大陆买来运来,每户可以种10桶左右。由于经验不足,加之气候恶劣,种子发芽率低。很多时候,好的蔬菜已经可以吃了,一阵风吹过,叶子就全都吹掉了。”当时,171旅派后勤干部到平台上指导战士们如何种菜,从整地、播种、养护到覆盖,让蔬菜能够长得好。渐渐地,通过积累经验,各个平台都能够“自给自足”地种植一部分绿色蔬菜作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如今,用木桶种植蔬菜已被复合材料(这种材料在海水环境中比其他材料更耐用)所取代。红土被沙土取代,一些平台用微生物土支撑。每收获一批蔬菜后,将土壤从桶中取出,在阳光下晒两天,然后再播种。但如果不小心,一个月后,平台上就吃不到青菜了。风雨、灌溉用水不足甚至老鼠等“危险”让平台士兵们处处小心。Phu先生分享道:在平台上种植蔬菜必须注意朝向才能有蔬菜吃。在东北地区,为了避风,桶必须朝西南方向放置,反之亦然。此外,必须用麻袋覆盖周围区域,以免蔬菜被压坏。1月到5月,气候较为适宜,但日常活动用水不足,这使得蔬菜的照料变得困难。为了有水灌溉蔬菜,士兵必须尽可能地节约生活用水。

目前,小型平台约有60个菜畦。至于DK1/14、DK1/15等新一代平台,由于面积较大,可设置约200个菜畦。这些平台上种植大多数蔬菜,如空心菜、芥菜、甘薯、红苋菜、黄麻……甚至还种植用作香料的香草。DK1/15平台副指挥官阮玉琼中尉说:“在旧平台上,由于菜畦较少,蔬菜仅切碎煮成汤供两餐食用。但在新一代平台上,有时会有一盘炒菜或煮菜。在那些日子里,整个平台就像在开派对一样。”2012年,DK1/15平台种植了862公斤各种绿色蔬菜、100多升鱼露和600公斤豆芽。

除了种菜,平台上的士兵们还饲养牲畜。每个平台都利用底层的隔间饲养猪、鸡和鸭。笼子四周装有木条,以防风。主要食物是兄弟俩伙食费的副产品。兄弟俩每天的伙食费是9万越南盾。他们决定拿出一部分,去大陆购买鸡和猪仔。和种菜一样,在平台上饲养牲畜无异于碰运气。引进合适的品种,并选择合适的品种来适应茫茫大海中的天气,是最困难的。因为只要一阵狂风,所有的鸡鸭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富先生说:“最近值班船把狗、鸡和鸭子运到钻井平台上,但只养了一天左右,就有15只鸭子死了。每两个月,这些鸡、鸭和猪就会被宰杀,然后再养一批新的。我们当时在那里,DK1/9钻井平台上有2头猪,每头重约50公斤,12只鸭子,20只鸡和1只狗。” “鸡鸭如果饲养不当,很容易生病。一旦感染,由于缺乏药物,很难治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们全部宰杀,慢慢吃掉。特别的是,这里养的鸡都是公鸡。这里的狗叫声、鸡鸣声,以及郁郁葱葱的菜地,对海军战士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良药”。每当听到狗叫声、鸡鸣声,大家就感觉像回到了家,对祖国的思念也少了一些。”傅先生吐露心声。

与大陆相比,DK1/9平台从不缺鱼。训练结束后,战士们拿出鱼竿。“天气好的时候,一天能钓到30公斤。但有时一钓不到鱼,因为水流一变或者风力一强,我们就放弃了。平均每个月我们能钓到70到90公斤鱼,保证平台官兵吃到新鲜鱼。”富先生说。2012年,DK1/9平台的战士们捕捞各类鱼类800多公斤,酿造鱼露70升,生产大豆80公斤,饲养猪、鸡、鸭等近200公斤。他们争分夺秒提高产量,保证了伙食营养丰富,身体健康,能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

DK1 里格战士的生活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匮乏,但对大海和岛屿的热爱,对祖国和国家的热爱,给予他们力量,帮助他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坚守在海上,捍卫国家的主权。


范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