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主场失利

February 20, 2013 19:04

(Baonghean)-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最近春节期间,漫步在义安市场,荣市的售货亭和超市里,除了知名商品和品牌外,还出现了一些来自长期以来被视为越南商品“后院”的市场的产品,例如葡萄酒、老挝啤酒和柬埔寨大米。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产品价格不菲,例如柬埔寨大米每公斤售价18000越南盾;超市里的老挝啤酒比一些国产啤酒还要贵。

越南,尤其是义安省,拥有众多酿酒厂,酒精和啤酒的年产量位居世界前十。这类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每年为国家财政贡献不少。越南是世界领先的农产品出口国之一,其中大米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过去三年年出口量约为700万吨。

此外,咖啡、腰果、胡椒、茶叶……出口量也位居世界第一。

在融入世界经济并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过程中,我们接受一些高端产品和世界强势品牌的商品,这些商品往往以高价位为代名词,以打入越南市场。然而,这些产品的销售方式,尤其是来自非越南强势市场的商品,令人深思。即使与越南国内类似种类和价格的大米和啤酒相比,其他国家的产品也拥有更“吸睛”的设计,因此一些顾客在犹豫片刻后,还是选择了上述新产品进行尝试。

作为越南人,我们每天去市场或超市看到类似品质的啤酒、葡萄酒或大米时都会感到难过,但由于对加工技术和精美包装的投入,尽管外国商品价格高出2到3倍,但仍然受到消费者的选择。

诚然,当国家深度融入世界市场后,我们的商品可以打入其他国家的市场,反之,其他国家的商品也可以进入我国,但凡不比我国产品好的,也能“挤进去”和国货竞争,这也是我们不能不担心的事情。

一位中央经济管理方面的资深专家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表示:“2005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得了成功,但只有当我们的企业懂得如何抓住机遇,将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从面向9000万人口市场的生产地推向全球时,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相反,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我国就会成为外国生产企业利润丰厚的消费市场。总有一天,当消费者为了自身利益而对国货失去耐心时,国内生产将何去何从?这就是我们面临“国内亏损”风险的原因所在!”


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