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化螃蟹养殖

August 13, 2013 16:31

(Baonghean)-“商业化养蟹”模式实施三年的成果为海产品养殖户开辟了新的方向。沿海地区居民有机会将科技进步应用于生产,创造商品产品,提高经济价值,并将低效的虾类养殖区或疫病高发区转变为养蟹区。

在省级财政的资助下,义安省农业推广中心在三年内(2011-2013年)在2.5公顷的土地上成功实施了“商业化海蟹养殖”模式。在五个月的时间里,义安省在琼琉县、演州县、义禄县和荣市等县,以集约化养殖的方式,筛选出具有水产养殖经验、经济潜力、热情、敬业、勇于投资的家庭,参与商业化海蟹养殖项目……


兴化市(荣市)公社商业化螃蟹养殖模式

模式实施初期,气候反复无常,水源主要依赖自然,食品、原料和兽药价格上涨,蟹农面临诸多困难,螃蟹的生长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养殖户积极预测,提前预报,制定生产计划,及时解决技术问题,提高投入率。特别是,所有养殖户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从池塘整治、养护管理到螃蟹的防病措施,确保了螃蟹的正常养殖。第一个养殖季结束时,成活率良好(60-65%),规格达到3-4只/公斤,单产达到1.5-1.9吨/公顷,取得了圆满成功。

典型案例是,2012年,义舍乡(义禄)3村武文迈先生家在0.5公顷的土地上养殖了5000只螃蟹,平均每只40只,螃蟹主要以杂鱼为主食。养殖5个月后,成活率达60%,平均每只0.3公斤,商品蟹产量900公斤,塘边售价32万越南盾/公斤,盈利2.88亿越南盾。除去以下费用:养殖5000只螃蟹,平均售价8000越南盾/公斤,盈利4000万越南盾;用作螃蟹饲料的杂鱼4000公斤,平均售价6000越南盾/公斤,盈利近2400万越南盾;其他费用约600万越南盾。他家净赚了2.18亿越南盾。

为达到高效养殖,蟹农表示:首先,池塘整治要按技术规程进行,保证苗种质量,初次投放的蟹苗规格≥2cm/只,最适宜的放养密度为1只/平方米。螃蟹的日常饵料以杂鱼为主,饵料必须完全新鲜。池塘环境要保持清洁,不要让过量的饵料污染池塘环境,定期清理塘底,清除腐烂残饵,根据潮汐变化及时换水,保证池塘环境清洁,刺激螃蟹捕食、蜕皮,帮助螃蟹快速生长发育。

目前,省农业推广中心已组织对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并讨论了推广该模式的措施。从试验养殖模式的成果来看,通过对蟹类品种发展潜力和地方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评估和预测,专家和养殖户一致认为:义安省沿海各乡完全有能力发展商业化蟹类养殖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社会意义,有助于保护环境,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产品,为人民带来优良、易养、无病害的蟹类品种。此外,商业化海蟹养殖是农民转变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方式的基础,有助于增加收入,改善家庭经济,创造就业机会,发展多样化品种,创造新产品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在推行该模式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因此,技术人员需要重点培训参与商业化螃蟹养殖的农户,使其掌握相关知识,懂得如何将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控制病害,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武春南 (荣市 KN 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