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种植技术

June 18, 2013 11:14

竹子的学名是Dendrocalamus giganteus Munro,俗称竹子,属于竹亚科(Bambusoideae)。竹笋营养丰富,可作为食物。竹茎可用作建筑材料、家居用品、手工艺品和纸浆……

竹子为丛生植物,茎直而圆,平均高15-18米,平均直径8-15厘米。适宜种植竹子的地方是低山丘陵、溪边、山谷、坡地,沙壤土,土层厚度80厘米以上,土壤湿润微酸性。

1. 培育幼苗

* 采伐季节

- 春夏作物:二月至五月

- 秋季作物:七月至九月

* 土地准备

扦插:选择靠近水源、排水良好、远离病源的地方。

土壤准备:在插穗种植前 5 - 10 天对土壤进行锄地、耕作和压碎。

床铺:床长3~5米,宽1.0~1.2米,高15~20厘米,床与床之间有50~60厘米宽的排水沟。

对苗床进行消毒:在扦插前 5-7 小时,用浓度为 2-3% 的 Vibenlat 溶液对扦插苗床进行消毒,用量为 1-2 升溶液/平方米。

* 准备插穗

插穗选择:选择至少有2个节的幼枝,枝长50~60厘米,插穗基部直径1.5~2厘米。

扦插:在阴凉的天气下进行扦插,然后放入湿袋中,置于阴凉处。扦插时间不得早于种植前12小时。

- 插穗处理:插穗种植前需用清水浸泡、清洗干净。

* 插枝

处理后,将插穗移植到扦插床中,与床面倾斜45~600度,插穗大小20×20厘米,插穗深度7~10厘米。

* 插枝护理

扦插后,用白色塑料罩盖住扦插床,以保持温度和湿度。每天浇水两次(清晨一次,傍晚一次),用喷雾器或喷壶以1-2升/平方米的用量浇水,以保持扦插床湿润。
扦插后90天,除草、破皮、锄根。幼苗120-150天龄时,施用浓度为1%的氮磷混合肥(每100升水兑0.5公斤氮肥、0.5公斤磷酸盐),浇水量为2-3升/平方米。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2.种植技术

* 种植季节

+ 春季作物:二月至三月。

+ 春夏作物:5月至6月。

* 种植密度

- 200 棵树/公顷(5 x 10 米 - 树间距 5 米,行间距 10 米)。

- 500 棵树/公顷(4 x 5 米 - 树间距 4 米,行间距 5 米)。

* 土地准备

- 挖穴:穴位呈鳄鱼齿状,种植前1个月挖好。尺寸
坑尺寸为 60 x 60 x 60 厘米。

- 挖好洞后施肥:将 5 - 10 公斤腐熟的肥料施在洞底。

- 施入基肥后,立即用表土填满坑,直至坑填成龟壳状。

* 种植树木的标准

+ 4-5个月大的植株即可种植。植株高度可达80-100厘米。
树根直径超过1.5厘米。

+树体根系发达,有1代幼苗,无病虫害,无破盆现象。

* 种一棵树

+ 种植天气:选择阴凉、阴凉的日子,避免强烈的阳光和强风,洞内的土壤必须足够湿润。

+挖坑:用锄头挖一个约25厘米深的坑。

+ 撕开花盆:对于在塑料花盆中种植的幼苗,种植前请撕开花盆。将树直立放置,并在根部周围用土压实。

3.植物护理

植物每年都需要照料。每年照料两次,一次在早春,一次在雨季结束时。

- 第一年:栽植后1个月检查树木成活率,并利用有利天气进行补植。第一次养护在5月至6月进行;清除地表覆盖物,轻轻锄地并在树根周围堆土,土堆直径50-70厘米。第二次养护在8月至9月进行,每棵树施用0.1-0.2公斤尿素的无机肥料,并仅清理藤蔓和灌木。

- 第二年和第三年:后续年份的树木养护技术与第一年类似。第二年,每棵树施用5公斤有机肥,并添加0.2公斤氮磷钾复合肥;第三年,每棵树施用10公斤堆肥有机肥+0.5公斤氮磷钾复合肥。

4.病虫害防治管理

竹子经常受到害虫的破坏,例如象鼻甲虫、竹笋甲虫、蛀茎虫……或者受到叶部疾病的破坏,例如煤烟病、叶斑病、扫帚病……破坏竹笋的动物有老鼠、小鼠、猪、水牛、奶牛……

竹子防治病虫害,可用1%波尔多液,1/120浓度的Bi58,喷洒在叶片上。

5. 采收和保存

- 采摘竹笋
竹笋采收季节为每年六月至九月。竹笋生长季节,每5天采收一次,但已长成竹子的竹笋除外。采收时,应保留竹笋上的芽,以便竹笋继续生长。

- 准备竹笋

将竹笋去皮、洗净、沥干。将防腐剂溶液倒入带盖的容器中。将竹笋放入溶液中,密封,然后存放在干净的冷藏室中。最好这样做。


根据 TTKNQG - 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