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甘蔗种植户为何总是亏损?
>> 第一课:水稻种植者的劣势和不利因素
(Baonghean) - 目前,全省甘蔗种植面积达2.72万公顷,为3家糖厂提供原料,甘蔗总产量约为150万吨/年。全省最大的甘蔗种植区是富贵县,面积达1.89万公顷,分布在贵合县、贵州县、太和镇、义丹县和琼闾县的部分地区。
甘蔗种植区多为丘陵地、低山坡下丘陵地和农作物种植地。这类土地旱季常遭遇严重干旱,雨季易受暂时性洪涝侵袭,暴雨季节则易发生树木折断。受多种因素影响,甘蔗单产快速下降,2005年达68吨/公顷,2008年降至58吨/公顷,2012年仅为55吨/公顷,预计2013年难以达到50吨/公顷的单产。
甘蔗种植户担心,由于干旱、病虫害以及集约化种植投资受限等原因,甘蔗产量正在逐渐下降,甘蔗产业将走向何方。企业采用年度合同采购机制来采购产品。甘蔗收购价格不是根据生产成本计算的,而是基于市场上糖价的波动。据归州、归合和义丹县的甘蔗种植户反映,泰特莱尔糖厂从未像2012-2013榨季那样将甘蔗收购期从上一年的11月初延长至次年5月底。种植户不得不以每吨87万越南盾的价格出售甘蔗,比之前的收购价低了每吨5万越南盾,之后又以甘蔗开花、出现病虫害等原因继续降价。
国内糖价下跌时,工厂仍需按合同收购蔗农,加工后利润微薄。蔗农收购期的延长,导致3月30日后未收割出售的蔗区大部分同时开花,甘蔗产量损失达12-15%。部分蔗区直到4月份才被工厂收购,遭遇严重旱灾和早起老挝风,导致蔗区干枯死亡,给蔗农造成巨大损失。
每年有6000到7000公顷甘蔗受到草梢病的侵袭,产量惨淡,这让甘蔗种植户很沮丧。在糖价高的年份,糖厂以每吨91万到92万越南盾的价格收购甘蔗。但今年国内糖价低迷,在每公斤1.4万越南盾左右波动,糖厂只以最高价87万越南盾每吨的价格收购甘蔗,却对收购兴趣寥寥。
宋康甘蔗公司等待进口的甘蔗。图片来源:CS
义丹县义庆乡农民潘文新先生多年种植甘蔗,并将甘蔗卖给泰特莱尔糖厂,他伤心地说:“如果这块地里有什么植物可以代替甘蔗,我们就会放弃甘蔗,立即种植那种植物。这几年,甘蔗产量越来越低,一部分原因是干旱,一部分原因是草甘膦病蔓延严重,到了收获季节,糖厂又逼着我们供货、压价拒收,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据甘蔗种植区初步测算,种植1公顷甘蔗从整地到收获的平均成本为3060万越南盾。目前甘蔗平均单产为每公顷55吨,每吨售价87万越南盾,可创收入4785万越南盾。每公顷甘蔗扣除生产成本后,净利润为1725万越南盾。
甘蔗种植户如此受益,但糖厂呢?在国际和国内糖批发价格高企的年份,糖厂利润丰厚。例如,在2009-2010年和2010-2011年压榨季,国内糖批发价为每公斤16,500至17,000越南盾,而从农民手中收购的甘蔗价格仅为每吨910,000越南盾左右。平均而言,1吨ROC10、ROC11、Que Duong、F158等品种的原蔗可加工成100公斤糖(10%)。
1吨甘蔗的最高收购成本在91-92万越南盾,加上运输、人工、机器折旧……总共134-135万越南盾,生产1公斤糖的成本在13400-13500越南盾。如果按照2010-2011年糖价16500-17000越南盾/公斤的价格出售,糖厂每公斤糖可获利3100-3500越南盾,对于一个年产数千吨糖的糖厂来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利润,更别提卖酒、卖糖蜜的钱了。仅今年榨季,由于国内糖批发价仅为13800—14000越南盾/公斤,该厂每生产1公斤糖仅能获得400—500越南盾的纯利润。
与此同时,贸易商、餐馆、超市等中等规模的糖商以每公斤13800至14000越南盾的价格从糖厂购入糖,然后以每公斤17500至18000越南盾的现价直接在义安市场销售给消费者。因此,中等规模的糖商只需买入并转售,每公斤糖的净利润为3700至4000越南盾。
近年来,气候条件对甘蔗生长不利,而且愈演愈烈。旱情日益严重,例如在最近的甘蔗种植季,由于烈日炎炎和老挝强风的侵袭,归合县、义丹县、归州县、琼鎏县和新祺县近8000公顷甘蔗到4月份仍未收割,导致甘蔗茎叶干枯,产量严重下降。雨季,强风导致甘蔗树倒伏折断,产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
最令人担忧的是,草梢病在全省大部分甘蔗种植区肆虐,目前主要集中在富贵蔗区。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该病。上一季甘蔗作物,全省有超过7000公顷甘蔗受到草梢病的侵袭。义丹县义春、义庆、义安、义兴等乡的许多蔗农因草梢病无法收割甘蔗。
甘蔗种植户的困境在于,他们的产品只有一个市场,那就是位于该地区的糖厂。因此,糖厂对原蔗的收购仍然受制于供应和价格,并未真正关注双方(农户和工厂)的利益协调,以维持甘蔗原料区的可持续性。如果农户不把甘蔗卖给工厂,甘蔗久而久之就会腐烂,农户就没有收入,因此他们被迫低价出售。与此同时,糖厂自己设定从农户手中收购甘蔗的价格,以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
在国内糖价和出口糖价较高的年份,蔗农的甘蔗收购价格较高,当年蔗厂收购甘蔗的速度也很快。相反,在2012-2013榨季,由于国内外糖价下跌,蔗厂低价收购甘蔗,并将收购期从上一年的11月初延长至次年5月,给蔗农造成了巨大损失。只要蔗农利润持续亏损,原蔗区就难以持续发展。
(待续)
段智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