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方头罗非鱼养殖流程

July 23, 2013 18:56

(Baonghean) - 方头鲈鱼易于养殖,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经济效益高,在湄公河三角洲和西南地区的省份发展势头强劲。近期,在义安省,义安省水产养殖厅通过实施“应用科技进步,打造义安省方头鲈鱼商业化养殖模式”项目,成功试验了该鱼种。该项目已完成义安省方头鲈鱼商业化养殖的流程:



收获季节的方头鲈鱼。

1. 准备池塘

- 池塘条件:池塘面积1,000 - 5,000m2,深度1.4 - 2m,底泥15 - 20cm,土壤pH值= 6.5 - 8,塘岸修筑牢固,供水排水畅通。

- 池塘整治:抽干池塘水,清理池岸周围,堵塞漏水孔,平整池底,添加石灰消毒,除草,用量为7-12公斤/100平方米,晾干池底2-3天。

- 营造水色:将水引入池塘营造水色后:使用 2 - 3 kg NPK/100m2 并均匀撒入池塘,为鱼类创造藻类和浮游动物的初始食物来源。

- 取水:选用清洁水源,无病害,无污染,取水经网过滤,防止害虫及杂鱼进入池塘。放生前2-3天,取水深度1.2-1.5米。

- 在池塘岸边张开网,防止鱼逃走。

2. 释放种子

养殖质量:选择健康个体,无划痕、畸形或缺陷,游动迅速,颜色鲜艳均匀,无粘液流失,成群游动。选择合适的方头鲈鱼品种。放养规格:300 - 350尾/公斤。密度:20 - 40尾/平方米。
放生鱼前,用浓度为15 - 30‰的盐给鱼洗浴15 - 30分钟。

3. 护理和管理

- 饲料:使用蛋白质含量为25-30%的工业颗粒饲料。工业饲料的换算系数为1.6-1.8。定期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和矿物质,每公斤饲料添加5克维生素C和矿物质,并喂食鱼类以增强抵抗力。鱼类的投喂量为体重的2-4%,具体取决于鱼类的体重和发育阶段。每天喂食两次,分别在上午8-9点和下午4-5点。

- 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需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清洁。水色浅时需施用无机肥,氮肥用量为1.5-3.0公斤/1000平方米,磷肥用量为0.8-1.5公斤/1000平方米,视水色情况选择合适的用量,天气凉爽时施肥。施肥后需观察水色变化,避免施肥过量,造成水质污染。定期换水,保持池塘水流规律,避免水质浑浊,鱼类易患病。始终保持池塘水质清澈度在35厘米左右。定期检查pH值,pH值应在7-8左右。如果pH值下降,需使用沸石稳定水质,用量为7-10公斤/1000平方米。每15天定期使用石灰处理池塘水环境,用量为2-2.5公斤/100平方米。

4. 鱼病防治

方头鲈鱼很少生病。然而,方头鲈鱼的一些常见疾病包括腹胀、黑体、急性出血、水真菌病和溃疡。疾病的成因包括喂养不当、池塘环境污染或饲料质量差。

预防这些疾病,需要适当调整饲料和每日投喂次数,保持池塘环境质量,定期对池塘环境进行消毒,尤其要补充维生素C。

当鱼生病时,需要正确诊断疾病(真菌、寄生虫、蠕虫、吸虫、细菌……),使用正确合适的药物,及时治疗并结合水环境治理,限制病原体的传播,避免鱼类大量死亡。

5. 鱼类的捕捞和保存

a. 收获

为了有效捕捞且不影响商业鱼的质量,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 选择性捕捞:对于商业用方头鲈鱼,体型越大价格越高,因此可以先捕捞体型较大的鱼出售,体型较小的鱼留作进一步养殖。选择性捕捞方法可以使用渔网捕捞鱼。

- 全面捕捞:对于已达到均匀大面积的鱼塘,进行全面捕捞。捕捞前1-2天停止投喂。在抽干塘水前1-2天用网捕捞部分鱼。将塘水完全抽干后,继续捕捞。

b. 产品保存

方头鲈鱼捕捞后必须保持其鲜活状态以提升其产品价值,因此在捕捞前,必须做好具体的准备工作。需要联系收购机构并约定交货日期。捕捞过程中,需要准备好工具和存放鱼的场所,确保水质清洁、通风良好,以提高捕捞后的成活率和整体销售量。捕捞时动作轻柔,避免抓挠,以免鱼体死亡,并迅速将其运送至鱼的储存点。对于死鱼,应迅速清洗并冷藏。


Ta Quang Sang(义安省水产养殖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