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如海寺——精神文​​化旅游胜地

October 6, 2013 18:07

(Baonghean) - 在越南演州县演安乡,有一座祭祀端如海将军的庙宇,纪念他在14世纪保卫边疆的斗争中功勋卓著、忠义爱国的光辉典范。这就是端如海将军的庙宇。

在建国卫国的历史上,段氏家族涌现出许多载入史册的名人,其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是陈朝提督段如海。

Đền thờ Đoàn Nhữ Hài.
端如海寺。

段如海于景欣年(1280年)出生于海阳省长新县海川村(现嘉禄县)一个具有文学和武术传统的家庭。他是段福忠将军的儿子,段福忠在陈国俊将军麾下担任将军,并直接参加过诸如1281年云屯战役、1288年白藤战役等决定性战役……相传,段如海自幼好学,手不离书。十几岁时,他来到京城,更加勤奋地研读经典。庚希年(1299年),年仅20岁的段如海被国王任命为五署中署(五署的第二位官员,负责向国王谏言和弹劾国王)。

1303年,陈映宗派段如海出使占婆。段如海凭借其聪慧的才智、坚韧的意志以及娴熟的谋略,不仅圆满完成了朝廷的使命,还打破了越南使者出使占婆时无需向占婆国王鞠躬致谢的旧规。出使归来后,陈映宗对段如海的功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提拔他为探亲使。

陈英宗钦佩段如海的才能,于甲申(1304年)十二月续任段如海为三国都护。开元二十二年(1335年),哀牢军入侵南戎地区(今昆强县奉溪乡)。当时,段如海统领丹萨、丹武两军,兼任义安京师,陈英宗遂擢他为督尚,统领大军。各军均听从段如海的指挥。

南绒地势险峻,河流众多。段如海主观上认为驻扎在南绒寨的哀牢军兵少力弱,只派了丹武和乂安两军出战。战斗异常惨烈,敌军云雾缭绕,在河两岸埋伏有将士。敌军大军突然从四面八方夹击而来,经过一番激战,段如海军溃败,大半落水。段如海战死,终年55岁。

陈朝闻讯,哀悼这位为复国奉献一生的忠义英雄,继续巩固势力进攻,击败敌区,收复土地,并号召祥阳县甑村(今昆强县奉溪乡)人民在河边村为段如海举行灵祭,并修建庙宇,供奉段如海,终年焚香。

后黎朝(景兴二年-1739年)时期,段如海将军的后代段越彦,时任琼琉郡守,见段如海的庙宇地处偏僻,子孙后代难以进香参拜,便上奏国王,将段如海的庙宇迁至演州县演安乡月仙村的庙宇内,并修建陵墓以安抚段如海的灵魂。

端如海寺占地约2300平方米,坐北朝西。寺院周围松林环绕,终年郁郁葱葱,为舍利提供荫蔽。寺院东侧200米处为1A国道,昼夜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寺院南侧约3公里处为强寺,供奉着瓯国开国英雄——淳安阳王,该寺建于莫达山脚下。寺前是肥沃的田野,繁荣的村庄,远处是连绵起伏的武占仙山脉和宁静的月仙村,它们如同一道道防风林,守护着寺庙的宁静。

最初,寺庙规模简朴。阮朝时期,尤其是嗣德元年,民众和家族对端如海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和扩建,包括三官门、庭院、下殿、中殿、上殿、左右厢房和仪仗房……端如海寺是著名的圣地,为将演州地区打造为精神和人才荟萃之地做出了贡献。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段氏族人和后裔都会聚集在庙里,祭拜和纪念著名将军段如海。如今,后裔已将祖先的坟墓迁至此处,因此这里也是中北地区的段氏宗祠。段如海祠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民众和游客前来瞻仰纪念,同时也是教育当代人和后代爱国主义传统的场所。

Van Dinh(何春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