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稻育苗、播种、养护经验

December 18, 2013 15:39

(Baonghean)-浸种育种看似简单,但在每个生产季节,都会出现很多浸种育种后种子因各种原因而腐烂的情况。除了种子质量差的原因外,常见的原因包括:浸种时水分不足(浸泡时间不够),导致种子无法吸收足够的水分,无法将淀粉转化为糖分,从而促进发芽。相反,浸种时间过长会导致胚乳腐烂,淀粉发酵,最终导致整粒种子腐烂。

还有许多情况是,种子浸泡在足够的水中,但在孵化时却严重受损。这些情况包括种子没有发芽,或者虽然发芽了,但发芽率很低。这种情况在春季作物中很常见,因为在孵化种子时,没有用密封的柜子覆盖,而且室外气温过低(160摄氏度或以下),导致种子孵化时温度不足以使芽苗发育成幼苗。

种子孵化后,也会出现根短芽长或根长芽短的情况。这是因为种子孵化前,水分尚未饱和(缺水),导致芽长根短;或者在孵化过程中,种子被压得太紧,没有被搅动,导致种子缺少空气呼吸,从而出现短芽根长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请农民采取以下措施:

- 浸泡和孵化前的种子:需要在阳光下晒干1-2小时,以增加吸水能力。

- 浸种:春季浸种时气温通常很低,气温通常在17至18摄氏度之间,甚至更低。因此,种子吸水能力较弱。因此,春季应使用5至4摄氏度的温水(3沸水+2冷水)浸种,这样种子才能快速吸收水分,同时还能有效杀灭稻壳上寄生的真菌和细菌。浸种时,平均每公斤种子需用1.5升水。

- 浸泡时间和浸泡技巧:用5-40摄氏度(3沸水+2冷水)温水浸泡5-6小时,然后取出种子,洗净,换上清水继续浸泡。浸泡期间,每5-6小时换一次水,浸泡约28-30小时。浸泡后,取出种子,彻底清洗,待无异味后,放入篮子、托盘等容器中孵化。

在孵化过程中,必须通过以下方式定期检查:

如果伸入孵化篮时手是干的,请立即喷水并再次搅拌种子,以确保它们有足够的水分。

如果在孵化篮或孵化盘中伸手摸到种子时,手沾湿了或者沾上了黏液,必须立即用水洗掉种子上的黏液,然后才能继续孵化。如果不及时洗掉种子,种子就不会发芽,反而会腐烂。

如果将手伸进育苗盘或育苗篮的中间,感觉很冷,则需要向种子上喷洒温水并充分搅拌,为种子发芽创造条件。

如果看到种子已经发芽,但芽长根短,就要多浇水,并翻动种子,然后继续孵化。反之,如果看到芽太短根太长,就要由内向外、由外向内、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翻动种子,为芽生长提供足够的氧气。

在孵化过程中,如果种子芽的长度达到根的2/3,那么就可以将它们播种到田里了。

播种时稻田必须无杂草,土壤必须彻底翻耕,床面必须平整,床宽1.2~1.4米,播种时要均匀播种,轻轻抛撒,使种子进入土壤的2/3深度。

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并定期保持土壤和苗床湿润、无裂纹。

当幼苗长出2.5~3片真叶时,即可移栽。移栽前3~5天,要逐渐揭开覆盖幼苗的塑料袋,使幼苗充分接触并逐渐适应外界不利条件,以增强幼苗对不利天气的抵抗力。

端智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