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政湿米糕

February 7, 2014 18:15

(Baonghean)——年末那一天,我回到丈夫的家乡,姑姑带我去沙南市场品尝桂政村的湿年糕。我心想:“不如直接去村里?在家买年糕会更热吧?” “跟我去市场看看就知道了。那里好玩啊……”

阿姨告诉我,小时候,每次看到奶奶或妈妈从沙南市场回来,她都会跑到门口,在一筐筐的篮子里翻找有没有越南面条。当她看到一包越南面条藏在一片碧绿的芭蕉叶里时,她眼前一亮,赶紧抓起一个,跑到巷子尽头向朋友们炫耀,然后一起吃。那时候的她真是天真烂漫!除夕夜的年夜饭上,她舒舒服服地享用了一顿越南面条配鸡汤。在面条的香味、鸡肉的鲜美、柠檬叶的芬芳中,一家人围坐在炭火炉旁的柜台旁……

商贩从篮子里拿出的圆圆的、白色的、散发着绿香味的饼子还热乎乎的,有成年人的胳膊那么长。在沙南市场卖牛肉的阮氏娣女士吃了饼子,赞不绝口:“我常年卖牛肉,很少用饼子做炖牛肉。我就喜欢这样捧着每一块热腾腾的饼子,蘸着柠檬、辣椒、大蒜拌匀的鱼露,真是美味。米粉、干洋葱和鱼露的香味……营造出一种熟悉的味道,今天吃饱了,明天还想吃!”南丹镇四区的阮氏莲女士也赞叹不已:“我们家吃归政村的糕饼几十年了,虽然经过了很多人的手,但糕饼的味道和蘸料依然醇厚,是典型的归政村糕饼。我的孩子们每次过年回家,回到西贡,都忍不住要带几十个糕饼回去,送给南丹人。”

归政村70岁的陈氏文(Tran Thi Van)女士,亲手将自制的面饼卖给顾客。她早已习惯了顾客对自家面饼的赞美,但这并没有让她放松对面饼的制作。她必须努力让自家的面饼更加美味。每次做面饼,她都会想起母亲当年做的那一盘面饼。顾客们对她大加赞赏:“前天面饼还被夸好吃,今天却更难吃了。” 陈氏文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她做的面饼又酸又淡。直到有一天,她向母亲坦白:“妈,都是我的错。那天我往面粉碗里倒了几勺米水。” 陈氏文看到女儿的眼泪顺着枕头流下来,孩子的哭声也让她哭了起来。

她把孩子抱得更紧了:“完了,下次别这么淘气了。” “可是人家都说我的粿条不好,万一他们不来吃怎么办?” “孩子,放心吧,以后会有很多传扬的。” 就像妈妈说的,来吃粿条的客人都对谭太太做的粿条赞不绝口,嚼劲十足,香喷喷的,热乎乎的。这就是范太太五岁时发生的故事……范太太说,粿条好吃,关键在于米和洋葱的选择,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干的,都必须是新鲜的。还有鱼露的调制方法。泡面、铺粿条、卷粿条,这些步骤都是行家的秘诀,不能说。做粿条的人一定要选康丹米,糯米是做不出来的。做粿条的面粉磨得很细,水也刚好够用。面粉调好后,就开始擀饼。擀饼时,要擀得均匀、熟练、均匀。饼烤好后,用竹筒将饼取出,放在旁边铺有干净布的烤架上,熟练地卷饼,使饼既紧实又美观。范太太是第二代做饼的传人,收入不错。扣除成本后,每人每天可赚10万越南盾。多做的家庭收入也多。早上5点左右,归政村的村民们起床擀饼出售,下午2-3点开始准备下午的一批饼。

几十年来,归政村的村民们一直把越南糕带到沙南市场,这种糕在沙南地区闻名遐迩,既便宜又美味。那时候,人们卖完糕就回家了,没人说这是归政村做的。去市场买糕的人,如果觉得好吃,就会互相推荐去沙南买越南糕。有一首歌谣流传:

谁要去沙南区市场?

记得吃湿蛋糕,摇摆的女孩

吃五块饼就饱了。

中午和下午吃十块饼饱

吃完饭后,他求婚了。

她提着篮子跟着他回家了……

范太太兴致勃勃地聊着,说道:“那时候做米糕很辛苦,尤其是夏天,擀一筐米糕,汗流浃背,擀米的师傅总是头上裹着一条毛巾,肩上搭着一条毛巾擦汗。晚上,只有一盏小小的美国灯,家家户户都围着一筐米磨。那时候,我们主要用石磨磨米,磨几斤米磨得耳朵都累坏了,手也磨得老茧,一直磨到晚上快12点,有时凌晨1、2点就睡了,早上5点就起来做米糕。然后互相叫着去沙南市场,8点钟米糕就卖完了。姐妹俩就到市场后面去买鱼露、新鲜洋葱,准备下一批米糕……”。这份美好,至今依然保留着,亲爱的。

万太太还讲了一段往事:每天清晨,姐妹俩提着年糕路过南丹桥,就听到船上传来一声响亮的吆喝:“卖糕的漂亮姑娘,要不要雇人把年糕抬到集市去?”姐妹俩提着篮子回答道:“想吃年糕就上来吧,我没钱雇年糕。”她们开玩笑似的,买了几公斤年糕。没船的日子里,万太太姐妹俩的年糕摊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总盼着船到。归政村有五对新人,因为这些玩笑而结婚,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其中就包括万太太和她的丈夫。

“奶奶,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休息一天不做板粽子呢?”“孩子,我们到29号中午才可以上班。”在桂政村,虽然29号下午南丹和荣市的餐馆叫板粽子,但村民们还是暂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开始生火煮板粽子,准备过年。到了初四,板粽子的工作又开始了。因为知道休息一天不做板粽子会损失一大笔收入,所以自古以来,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准备过年,万太太家也不例外。

抵达归政村,正值制作香喷喷的年糕的时节,村里熙熙攘攘,人来人往。人们买年糕到餐馆里卖,或把年糕装进篮子里,骑着摩托车四处转悠。当地人会买几公斤年糕回家,放在铺着青芭蕉叶的篮子里,显得格外淳朴。

越南糕不再是一道乡村菜肴,如今在大大小小的餐馆里都能吃到。此外,越南糕也跟随义安的孩子们走遍了世界各地。许多远离家乡的孩子,每次回家乡,都会买越南糕送给亲朋好友。对于远在欧洲打工、无法回家过春节的归政村孩子们来说,他们想念寒冷天气里的越南糕,想念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的时光,光是想想蘸着鱼露的越南糕就让他们垂涎欲滴。

越南烤肉(Banh muot)的吃法多种多样:蘸鱼露、蒜蓉辣椒吃越南烤肉,或者搭配牛肉、鸡肉、鸭肉吃越南烤肉,尤其推荐搭配内脏吃越南烤肉。在义安省,越南烤肉在归政村、小市场(演州)等地尤为出名。

归政人生活淳朴,邻里情谊深厚。平日里,他们围坐在一壶绿茶旁,聊着村里邻里的趣事,交流着如何让归政村的“板粽”更美味诱人,然后回家继续包“板粽”。这份美好自古以来就存在。每逢春节,当最后一批“板粽”完成时,这片乡村便热闹非凡。他们聚在一起包“板粽”,几家人成群结队,有的劈竹篾,有的擦竹叶,有的包“板粽”,春初的欢声笑语,夹杂着阵阵清香……

文章和照片:秋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