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加工业:与潜力不相称!

May 30, 2014 15:01

(Baonghean)-义安省被认为是一个拥有良好水产经济发展条件的地方,其水产开发和养殖原材料来源相对较多,但由于水产加工产业分散、规模小、发展滞后,产品价值较低。尽管人们已经关注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义安省在水产加工技术方面的投资仍然不足……

Cơ sở chế biến cá  phi lê  của anh Nguyễn Văn Hùng, xã Diễn Ngọc, Diễn Châu.
阮文雄先生的鱼片加工厂,位于越南演州县演玉乡。

相关新闻

义安省发展渔业经济的条件十分优越,加工原料来源丰富。海岸线长82公里,河口众多,为渔业开发不断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水产品产量不断提高,质量也不断提高。2012年产量超过7.6万吨,2013年达到8.47万吨。特别是,由于产业转型、投资大型船舶和大型机械,近海捕捞比例已接近60%,出产鱿鱼、鲭鱼、带鱼等许多高价值产品。与此同时,水产养殖产量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商业化养殖,为加工和出口提供原料。该国水产养殖面积超过2.3万公顷,2013年水产养殖产量超过4.2万吨,其中咸水养殖产量达到9000吨。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为海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产品价值,从而加速出口额的增长。然而,现实情况是,包括出口加工在内的加工产业仍然非常分散和落后。

国内加工方面,目前全省有3家股份制企业和近10家私营企业参与加工,主要产品为鱼露、鱼粉和各种鱼露。在黄梅、琼琉、演州、门炉等地,还有水产品加工村和100多个冷藏设施。每年,这些设施向市场供应近2000万升鱼露、3500多吨鱼粉和6500吨各种鱼露。必须肯定,这些设施已经打造了产品品牌,占据了一定的市场地位,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价值。但产品仍然比较单一,价值较低。加工厂主要依靠自身力量,没有得到国家的重视和资金投入,扩大生产经营。

例如,被评估为具备发展加工工业条件的琼闾县,但实际上发展条件还很有限。琼闾县工贸部副部长胡义阳表示:该县的海产品加工活动并不集中,仍然比较零散。该县大多数手工艺村以家庭为主,没有企业来组织生产和消费产品,因此活动没有实现很高的产值。主要产品是各类蒸鱼和干鱼,用于小规模出口和国内消费。干货的加工取决于天气,多为手工制作。产品单一,仅停留在原材料加工阶段,因此产品产值不高,缺乏竞争力。

出口加工方面则更加不景气,到目前为止,全省还没有一家企业有实力直接正式向国外出口,更遑论欧盟和日本等严格市场。目前,有一些私营企业,如琼堤坊的芳迈公司、琼芳坊(黄梅镇)的金莲公司等,加工产品后通过非官方渠道出口到中国,但因为只进行初加工,竞争力不强。目前,万潘水产股份公司(位于演州县演玉市)已向马来西亚和老挝市场出口一定数量的鱼露。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第二水产进出口股份公司(位于琼琉县纸桥镇)。尽管条件艰苦,运营资金只有4.5亿越南盾,厂房和设备都很老旧……但该公司仍在稳定运营。

2013年,该公司加工原料471吨,收入近900亿越南盾,外汇收入近430万美元。但该公司的加工业务主要通过外包或通过南部公司代销出口。该公司经理潘廷德表示:目前,公司面临诸多困难,如资金不足,必须从外部借款才能维持运营;设备陈旧,但因经营场地狭窄,无法扩大规模。此外,由于货源不稳定,公司的经营面临诸多困难。像该公司这样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确实需要省里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帮助。

2005年,该省海产品出口额达1600万美元,但7年后,到2012年,这一数字仅增长至1900万美元,2013年则为2100万美元。尽管近年来该省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加工出口产品价值增长缓慢,与其潜力和优势不相称。2013年,该省吸引泰国Royol食品集团在Nam Cam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一家总投资2800万美元、日产量为100吨的出口鱼罐头加工厂。然而,该项目自2013年10月破土动工至今仍是一片空地。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财政计划处副处长阮越智评价道:“尽管海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受到省委和省人委会的重视,但加工产品出口额,尤其是直接出口额仍然较低。大多数出口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加工规划区基础设施尚未投入,工厂和生产区域规模过小。此外,设施设备、管理水平以及市场准入仍然薄弱。”

尽管海产品加工业在连接生产与市场、增加出口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年来国家对海产品加工业的投资非常有限。特别是对出口加工设施的深度投资仍然缓慢且低迷。例如,第二海产品进出口股份公司尚未完成对工厂进行升级改造以确保符合欧盟市场准则的投资。近年来,对该省中小企业的支持投资过于有限,没有为这些企业获得生产贷款创造有利条件。一些地方集中加工区规划仍然重叠且不科学,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阮越智先生补充道:省人民委员会需要继续建立开放的机制来吸引投资者,并需要分配资金来大力发展加工业。

根据省委常委会2012年5月14日第07-KL/TU号决定的实施意见,省人民委员会指示农业厅配合各部门制定2011-2015年及至2020年义安省水产经济发展计划。其中,水产加工业产值目标是2014年达2300万美元、2015年达2500万美元、2020年达5000万美元。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一个时期,本省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远洋渔船发展的支持力度,投资建设水产养殖基础设施,增加稳定的加工原料来源;建立扶持企业改善生产条件、革新设备技术、机械化生产、吸引外资进入加工领域等机制,旨在提高生产水平,与世界现代加工业接轨。此外,该省需要建设集中加工区,鼓励和吸引组织和个人参与加工投资发展,以克服目前生产分散的现状。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该省需要加大优惠贷款、支持计划和项目的资金筹措力度,在未来大力发展水产加工产业。

范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