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荷香间

May 16, 2014 18:36

(Baonghean) - 人们担心金莲村会越来越“具体”,也有人担心胡伯伯的家乡会失去它熟悉的形象......但是,“最幸福的是家乡的风景/金莲有好莲花,玉庭钟声响”正在恢复,这是在金莲人努力在全国人民中树立友好形象之后......

在了解胡伯伯家乡的莲花之前,我突然想起记者黄勇仁多年前在越南旅行系列报道中的一篇文章。当时,黄勇仁在义安停留,拜访胡伯伯的家乡时,惊讶地问道:“为什么这里叫森村,但在家乡却闻不到莲花的香味呢?这肯定也与歌中所唱的相反,因为在直二村阮文精叔叔的记忆中:“过去,在胡伯伯的家乡,有很多莲花,我们仍然称它们为野莲花,因为它们是自然生长的。花朵盛开,散发着芬芳,尤其是在夏天,就在胡伯伯的生日那天。”

金莲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乐章先生作为一代人,对上述问题深思熟虑。他设身处地为全国各地人民的处境着想,每次去胡伯伯的家乡,他都觉得如果来到森村却看不到一株莲花,大家一定会感到失望。因此,在政策和种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下,金莲乡领导迅速将项目部署到户。根据计划,从金莲中小学到乡人民委员会辖区,再到胡伯伯故里遗址的整条道路都将种满莲花。同样,从金莲迎宾门到黄柱的路段也将种满莲花。然而,由于担心对村民的稻田造成较大影响,乡政府只利用乡属地内现有的池塘和湖泊种植莲花。

Hồ sen dọc đường vào quê nội Bác Hồ. Ảnh: Sỹ Minh
通往胡伯伯故乡的路上,有一处荷塘。摄影:Sy Minh

种植的莲花是从同塔梅(Dong Thap Muoi)引进的粉色莲花品种,胡伯伯的父亲阮生萨就安息于此。莲花繁殖生长良好后,公社将莲花分配给各户负责管理和照料,并将公社莲花的收入留给各户自行管理。莲花池水面约4公顷,目前约有15户人家负责照料。这些户户还承诺不再饲养草鱼或使用渔网,以防止莲花受到破坏。

自2012年起,Tru 2村的杨廷林先生就一直打理着自家门前的荷塘,他认为这是家里的幸福。因此,他和就读于农业大学的小儿子不惜昼夜劳作,打理荷塘,让荷花在当季生长盛开。就连盖房子时,他们一家人也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建木屋而不是高楼大厦,以适应村庄的乡村风光。杨廷林先生没有说出口的一句话,但通过他的故事,我知道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内心深处对这片金莲土地心怀感激。杨廷林先生以前住在平山乡,这是安山县最偏远的乡之一,与新祺乡和归合乡接壤。1996年,杨廷林先生和妻子来到黄架镇创业。他和妻子在新家乡辛勤劳作了近20年,白手起家,开创了新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现在开始有饭吃,有积蓄了。他感恩这片土地,告诉自己“要比村里人更有责任感”。最近,村里修建了一条水泥路,他自愿捐了近1500万越南盾购买建筑材料……

金莲乡人民委员会副主席陈乐章先生忧心忡忡:作为胡伯伯的故乡,乡政府和人民得到了诸多恩惠。然而,恩惠越多,我们越意识到,为了满足全国人民的期望和愿望,我们仍需付出巨大努力。这就像在全国各地游客心目中树立金莲村的形象一样简单。大家都明白,来到胡伯伯故乡的游客不仅想亲眼目睹胡伯伯故乡的风貌,想亲眼见证胡伯伯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还想体验越南村庄的风情。但目前规划仍然混乱,缺乏统一性,还在不断“具体化”。或者说,尽管有一些想法,但金莲乡尚未像许多旅游开发商期望的那样,打造一个与手工艺村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民歌文化空间。

面对这一现实,在“金莲模范公社”建设过程中,该公社致力于“绿化”其公社,打造一个既保留纯正越南特色又充满新意的乡村。因此,如今沿着539号和540号公路前往金莲,就能看到黑星花开始生长。在公社人民委员会的院内以及通往黄栌的道路上,除了凤凰木、紫花蓝花楹和金合欢树外,现在还新栽种了罗望子树和星苹果树。公社计划修复果园,特别是李子、番石榴和山楂等传统品种,既要打造绿地,又要生产出质朴的农产品,供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选购。

探访森3村,这是该乡第一个实行统一友好的围栏系统的村庄,它既贴近村庄,又能保护每个家庭的隐私。此前,为了支持这项计划,村里的家庭自愿捐献土地用于修路,每户至少有20到30平方米。领导这项土地捐赠运动的阮氏香女士分享道:“起初,我们不得不拆除旧围栏,失去了土地。”有人议论纷纷,但我们后来意识到,建设新农村是为了我们自己,为什么不支持呢?尤其是我们能有幸住在胡伯伯故居旁边,为了大家的利益,我们愿意牺牲个人利益……在故事中,香女士还自豪地讲述了她父亲阮文顺先生的故事。阮文顺先生曾被授予“无名英雄”的称号,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是第一个承担起照看和保护胡伯伯故居重任的人。“过去,我父亲和乡亲们为了保护胡伯伯的遗物,不惜流血牺牲。如今,我们作为下一代,怎能不继承先辈的传统呢?”……

目前,金莲乡18/19项新农村建设标准已全部完成,“金莲乡创建模范公社”项目也已报送省人民委员会审批。在这份共同的喜悦中,今年5月来到胡伯伯故里的远近游客们感受到了公社人民的努力,感受到了金莲乡在塑造人民形象方面发生的积极变化,也再次感受到了老歌里唱到的“最幸福的是我家乡的风景/金莲荷花好,玉亭钟声响”。

我的哈